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很多朝代都修建长城,为何唐朝没有这么做呢?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5)300

万里长城作为中国古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誉,外国人称之为“伟大的墙”。但是,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从这里,足以看出其宏伟程度令人称奇。

长城最早是在周朝修建的,当时,周幽王上演的烽火戏诸侯,是长城最早的典故。在公元前七世纪,楚国为了防御他国开始建筑“楚方城”;战国时期,各国也接连修建了“诸侯互防长城”;而从秦国统一中华之后,掀开了长城的之一次大规模修筑,动用了百万劳动力,占当时国家人口的二十分之一,规模之大,世界惊叹。

到了汉朝,又对长城进行了系统化的修建,用来抗击北方匈奴的侵扰。期间,汉武帝对长城的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随后的各个朝代,也都没有停止对于长城的修筑,隋帝杨坚父子在位的近40年间,对长城进行了大大小小五次修缮。宋朝时期,宋太祖和太宗两兄弟,对于长城的修筑也是非常赞同的。

很多朝代都修建长城,为何唐朝没有这么做呢?

而到了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被推向了一个新的 *** ,目前留存于世的明长城,就是在那个时间修建而成的。直到清朝,康熙皇帝颁布了“永不筑长城”的指令,才使得这场规模浩大,历时悠久的修建工程告一段落。但即便如此,大修没有,小修也是不间断的,康乾年间,对于长城的多个关口、城墙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缮和维护。

到了同治年间,还专门修建了清代长城,用来对付捻军,在山东、安徽、河南等多地均有分布,工程十分浩大。甚至,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仍然发起过“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活动,可以说,长城的修筑几乎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见证了中国的成长轨迹。但即便如此,中国的朝代中,仍然有两个朝代对于长城没有进行修缮,分别是唐朝和元朝。

当前位于牡丹江边墙的唐长城,实际上,是靺鞨族所建,跟唐朝没有关系,而元朝因为当时的国力强盛,无人能敌,更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

那么,为什么唐朝不修建长城呢?这个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缘故。

唐太宗不修长城其实是有原因的,当时,李渊仰仗着儿子李世民的军事才能,得以推翻隋朝,夺取政权,建立了大唐王朝。在百废待兴的初建时期,李渊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完成国家统一大业之上,同时,还要兼顾皇权的稳固,所以,无暇去修建长城。九年以后,李世民以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篡权称王,以兄弟之血圆了自己的治国之梦。

唐太宗登上皇位之后,施仁政,铸廉洁,轻赋税,免徭役,团结各个少数民族力量,制定出一系列利国利民的优惠政策,促使国家能够在一个非常稳定的环境下,得到良好的发展,更呈现出了“贞观盛世”。但在李唐成立不久的时候,国家还处于被边外蛮夷民族不断侵扰的时期,如何处理好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平衡好各方政权,是摆在唐朝统治者面前的大问题。

这个问题,对唐太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在唐太宗上位的第三年,东突厥侵扰边塞,但是,唐太宗认为:修筑长城劳民伤财,且对突厥人起不到震慑作用,所以,一口回绝了修筑长城的建议。李世民认为:隋炀帝杨广之前也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建筑了千余里城墙,但是,依旧没能抵抗住胡人的进犯,所以,他认为,抗击外敌不能靠城墙,这种大肆营造,消耗民力,弊端颇多。

所以说,如果真的想抗击外敌,还是要依靠武力的震慑作用,以及合理的边境处理原则,而非单纯的防御。李世民对那些一再建议修筑长城的官员们说:“我为了大家,将边塞地区肃清,让突厥等外敌因为大唐的威望而产生惧怕,促使他们不敢再来侵扰我们的疆土,这不比修长城更有用吗?”

更是因为李世民的祖母孤氏,以及其母亲窦氏都是胡人,所以说,李世民身上本来就流淌这一半胡人的血,所以,他在高祖的“天下一家”、“胡越一家”的理论基础上,缔造出了新的处理边境问题的理念,那就是“华夷一体”,将各民族大融合的思想继续升华、放大,让少数民族人民更加亲密无间。

很多朝代都修建长城,为何唐朝没有这么做呢?

此外,太宗还摒弃了之前的“贵中华,贱夷狄”的偏见思想,将团结和友爱的思想在各民族之间传播开来,让各民族平等、和平共处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同时,他也给了更多少数民族官员以机会,提拔少数民族人才,主张联姻、通婚、结盟等一系列活动,让更多的汉民与少数民族人民相互接触,相互融合。

唐太宗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包容与大度,让周边各少数民族国家更加亲唐,并心甘情愿成为大唐的附属国和朝奉国,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倡导民族融合,也让少数民族国家都尊称其为“天可汗”。并且,之后的大唐,除了唐太宗外,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也曾被称为“天可汗”。

唐太宗在边境安全问题上的处理,可以说是颠覆了传统思想,他没有把可以防御外地的长城作为自己处理安边问题的砝码,而是利用自己先进的思想和包容的政策,使得周边问题可以得到更为彻底的解决。可以说,在解决安边问题上,修筑长城是治标,而实行合理政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才是治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唐太宗没有对长城进行修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8976.html

“很多朝代都修建长城,为何唐朝没有这么做呢?”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为了改变八旗,在登基之后都做了哪些政策?

历史上雍正为了改变八旗,在登基之后都做了哪些政策?

八旗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清朝入关后,八旗权贵及子弟在特权、物资供给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多好处。江山被人家打下来了,这没什么好说的,抢也好,强行的资源再分配也好,八旗权贵和子弟当然是最大受益者。不过,在入关之后,随着江山稳固,八旗...

何进作为东汉时期的大将军 何进为何会被宦官轻易干掉

何进作为东汉时期的大将军 何进为何会被宦官轻易干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何进身为大将军,朝廷实际当家人,却为何轻易被宦官干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何进再是大将军,出身也是一个杀猪的,杀猪和杀人是两个概念,何进就是一个猪脑子,宫里的太监虽然没卵子,但每一个人都从政治博弈中杀出来的,政治经验十分丰富,比这个政治小白的杀猪将...

王慧龙: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建立了哪些功勋?

王慧龙: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他建立了哪些功勋?

王慧龙(390年~440年),字慧龙, 太原晋阳人。北魏名将,东晋尚书左仆射王愉之孙、散骑侍郎王缉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十四岁时,遭遇东晋太尉刘裕灭门,渡江投奔后秦。义熙十三年(417年),后秦灭亡后归顺北魏。泰常八年(423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南征...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在清朝立国的两百多年时间里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

还不知道:为什么清朝统治200多年没有出现宦官乱局的现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宦官,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宦官才全由阉人担任。宦官作为皇帝及其家族役使的奴仆,又称太监。因为可以长期接...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为什么会变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位 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宋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赵构出生于都城东京汴梁大内,生母韦贤妃。同年八月丁丑日,赐名为赵构,授定武...

西汉经济的发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贡献?

西汉经济的发展桑弘羊付出了多大的贡献?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洛阳人,其祖辈世代经商,家境殷实。桑弘羊年轻时经选拔成为汉武帝刘彻的侍中(贴身护卫),他的才智在追随汉武帝时逐渐显露,得到汉武帝的重视和信任。在他对西汉经济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西汉经济增长贡献很大,其...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周瑜是什么出身?他选择跟随孙策的原因是什么?

周瑜是东吴名将,在年少时与孙策交好。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准备脱离袁术自行创业的孙策,写了一封信给好友周瑜,召其相助,周瑜慨然率部来投。从此,周瑜成为孙策身边不可或缺的心腹将领,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在孙策死后,又辅佐孙权,为东吴鼎足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孙权称...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西汉时期齐国作为实力最大的诸侯 七国之乱时为何没有存在感

对西汉齐国: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七国之乱时为何毫无存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垓下之战打败项羽,一统天下。后世人都说,项羽之所以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都是因为他当初开历史倒车,搞了分封制。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刘邦的桌案前。现在有这么一大帮脑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