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6)160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登之围当中,刘邦之所以能脱困,是因为当时刘邦采纳了谋士陈平的建议,向匈奴单于的妻子行贿,借助这场枕头风,让匈奴单于意识到根本吃不下汉军,所以才最终退兵了。

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简单来说,就是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曾经率军和北方的匈奴开战。但是在战争过程当中,刘邦率领的军队,被匈奴人围困在白登山上整整七天,最后脱困的事情。不过,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这件事所带来的历史影响,却极为深远。

要想说清楚白马之围,我们还得从楚汉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说起。

公元前202年,随着垓下之战结束,楚霸王项羽自刎而死。就在垓下之战刚刚结束后不到一个月,刘邦便在几个异姓诸侯王的推举下,正式登基称帝,西汉也就此开国。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不过,西汉开国之后,刘邦却并没有像童话故事里描写的那样,从此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相反,此时的刘邦,需要面对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异姓王的问题。

当年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刘邦便是其中之一。楚汉战争开始之后,刘邦为了对付项羽,尽可能地拉拢其他诸侯,一起针对项羽。而且,为了击败项羽,刘邦自己也封了几个异姓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站在项羽那边的诸侯王,逐渐被刘邦消灭。而支持刘邦的诸侯,则开始和刘邦联合,一起进攻项羽。

历史上真实的垓下之战,便是刘邦联合几大诸侯王,围殴项羽,最后成功逼项羽自杀。而项羽自杀之后,刘邦也正是在这些人的支持之下,顺利登基称帝。

此时的刘邦,虽然已经称帝,但其实并没有统一全国。而刘邦如果想要统一全国的话,就势必要解决这些异姓王!

到了这个时候,刘邦和这些异姓王,已经从之前的盟友关系,逐渐变成了敌对关系。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不过,刘邦也没那么傻,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和这些异姓王开战。所以接下来,刘邦开始用上了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地剪除这些异姓王势力。

当时的异姓王,一共有七个。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兵仙韩信。不但掌握了整个山东地区,而且手下的军队也最多。不过,就在垓下之战结束的同时,刘邦悄悄潜入韩信的军营,偷了韩信的虎符,直接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而后又将韩信改封为楚王,暂时解决了一大隐患。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刘邦首先剪除了北方的燕王。此后不久,韩王因为种种原因,选择投靠了匈奴,和匈奴一起进攻汉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刘邦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北上征讨韩王。

韩王造反这个事,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当时刘邦把这位韩王,封在了山西朔州地区。这地方在汉朝初年的时候,是汉朝和匈奴的边境。刘邦的本意,大概是想借匈奴干掉韩王,然后自己再摘果子。但是韩王也不傻,看到燕王被杀之后,心里自然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所以,当匈奴进攻韩国,汉朝这边又迟迟不派援兵前来的时候,这位韩王也没了选择,干脆直接倒向了匈奴,跟着匈奴一起进攻汉朝。

这就是白登之围发生之前,汉朝这边的详细情况。

说到这里,我们暂时打个岔,再来说一下匈奴那边。要不然我们恐怕很难理解,后面白登之围发生的那些事情。

不知道大家在看汉初历史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汉朝之前,中原北方一直没什么特别强大的敌人?但是汉朝开国之后,北方的匈奴忽然就强大起来了?而且在这之后,上千年的历史当中,北方草原上的强敌,始终不断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长城!

在秦朝之前,北方草原上其实也有很多游牧部落。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没有统一,北方也没有完整的长城,所以这些游牧部落,在遭遇天灾的时候,可以轻松南下抢劫。至于为什么要抢劫,这不是文明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需要。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但是,随着秦朝开国,北方建造了万里长城。这些游牧部落,再想以小规模的部落形式,南下抢劫,实在是不太可能。而为了生存的需求,他们又不得不抢。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北方草原上的统一,也就逐渐成了一个趋势。

就在这个时候,匈奴内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首领,名叫冒顿单于。冒顿单于掌权之后,不但统一了整个匈奴,而且还向西发展了不少地盘,一直打到了中亚那边。汉朝建立的时候,正是匈奴最为强大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当时冒顿单于手下的军队,至少在三十万以上!

不过,匈奴那边,其实也很忌惮中原。毕竟,之前秦朝的时候,实在是太能打,着实把匈奴给打疼了。所以到了楚汉战争的时候,匈奴也没有及时入侵中原。而随着汉朝开国,这位韩王又投靠了匈奴,刘邦又率兵前来进攻。汉朝和匈奴的之一次大规模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之一个回合,韩王投降,和匈奴大军一起进攻汉朝,兵锋直指太原。在这个过程当中,匈奴人让韩王的军队做先锋,匈奴军队殿后。

韩王进攻太原的时候,刘邦已经率军入驻太原。所以接下来,韩王的军队被刘邦打得一败涂地,汉军首战告捷。就连这位韩王,也不得不逃往匈奴避难。此后,韩王的部将拥立另一位韩王即位,继续带领残兵,和匈奴人联手进攻汉军。

第二回合,匈奴这边见到韩王被打垮,干脆直接自己上了。韩王战败之后,冒顿单于派了两万多骑兵,和韩王麾下的残部联合,屯兵于山西代县阳明堡地区,企图阻止汉军北上。但是,此时的汉军,正是士气最鼎盛的时候,兵力又占了绝对的优势,哪是区区两万匈奴骑兵能挡得住的?

所以,接下来,汉军一路追着匈奴打,三战三捷。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连番的胜利,让刘邦产生了一个致命的战略误判,或许所谓的匈奴,也没那么强大。但实际上,之前汉军所遭遇的,并非匈奴的全部主力,所以才能打得那么顺利。

正是因为这个战略误判,接下来,当刘邦得知,匈奴的主力可能驻扎在山西省繁峙县的时候,果断指挥汉军全军出击。而匈奴这边,则是耍了一个花招。在汉朝使臣和间谍前来探查的时候,故意把精锐军队隐藏起来,示敌以弱,给汉军设了一个圈套。

而刘邦这边,在多次得到匈奴主力并不强大的谍报之后,自然也进一步误判。接下来,刘邦率领麾下轻骑,脱离主力部队,抢先抵达山西大同,生怕匈奴人逃走。但结果,刘邦这次贸然突进,却直接撞入了匈奴人早已布置好的口袋。慌乱之中,刘邦只能率领军队,逃往大同城东的白登山,依托山地固守。

这下,麻烦大了。

要知道,当时的刘邦,已经是整个汉朝的皇帝了。如果皇帝战败被杀,那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好在,刘邦麾下的这支轻骑,倒也没那么弱。匈奴人几次进攻,都被打退了回来。所以最后没办法,冒顿单于只能选择围而不攻,想要困死刘邦。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这一招,确实很厉害。

之前刘邦是率轻骑突进,根本没带什么补给。所以,当匈奴人开始围而不攻的时候,刘邦也有些慌了。接下来的七天时间里,刘邦和麾下的军队,几乎被困死在白登山上,没有任何补给,也没有任何援军。因为之前刘邦突进得太快,导致汉朝主力军队,就算是连夜行军,也不可能在七天之内赶到。

到了这个时候,刘邦似乎已经是必败无疑,被匈奴人活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实际上,其实并非如此。

在这场攻守战当中,双方真正比拼的,其实是耐心。

匈奴是游牧民族,自身补给其实也不多。能够围困刘邦七天,自身的消耗已经很大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汉朝大军全面来援的话,匈奴主力大概率会战败,而且会损失惨重。所以在这场攻守战当中,看的就是刘邦先扛不住,还是汉朝援军先赶到。

到了第七天,局面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白登山上的汉军,已经坚持到了极致,马上就不行了。但同时,汉朝的主力军队,再有一日时间,就会抵达。这个时候的匈奴,其实也是骑虎难下,不知道该怎么办。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就在这个时候,白登山上,刘邦身边的谋士陈平,给刘邦出了个计策。让刘邦花重金去贿赂冒顿单于的夫人,借这位夫人之口,给冒顿单于吹枕头风,分析形式。

接下来,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计策,而冒顿单于的夫人,收到礼物后,起初并不打算替汉军说话。但是接下来,汉朝使臣声称,如果刘邦被擒,汉朝会给匈奴献上很多美女。这位单于夫人,担心自己会失宠,所以才答应了下来。

此后,单于夫人开始给单于吹枕头风,进行了一番冷静分析。首先,汉军的援军即将抵达,一旦援军抵达,匈奴极有可能战败,损失太大。其次,就算抓住了刘邦,汉军主力未损,以汉朝当时的国力,也不是匈奴能够一口吞下的,意义不大。

另外,那位韩王的残部,原本按照约定,此时应该已经前来汇合,但却因为一些意外没有出现。这也让冒顿单于进一步怀疑,或许他们和汉军那边有勾结。

在一番权衡利弊之下,冒顿单于发现,继续围攻,似乎也没什么好处。反倒是就此撤退,和汉朝签订一些协议,好处更大一些。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于是,匈奴人开始漫天要价,刘邦开始坐地还钱。最后,双方决定以和亲的形式,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如此一来,双方都不用再打仗,刘邦可以安然撤退,匈奴也能得到巨大的利益。所以在被围七天之后,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匈奴人将包围圈放开了一个口子,刘邦借着大雾,终于安然撤退了。

白登之围,虽然只是一场接触战,但却让匈奴和汉朝双方,都认清了对方的实力,意识到对方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敌人。匈奴这边,当时虽然很强,但想要全面入侵中原,乃至吞并中原,根本不可能做到。而汉朝这边,刚刚开国,也急需休养生息,没有实力去和匈奴全面开战。

所以最后,刘邦安然撤离白登山之后,依然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和匈奴签订了和平协议,并且派遣宗室女子,嫁给冒顿单于和亲。后来数十年的时间里,汉朝也一直执行着这种和亲政策。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89257.html

“白登之围是怎么回事?匈奴最后为何放任刘邦离去?”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姜夔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姜夔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他曾著《大乐议》宁宗时献于朝,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其中《白石道人歌曲》是其自度曲附有旁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轶事典故...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作为忠义勇猛的象征,受后人膜拜,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害,蜀汉因此全失荆州,仅剩益州一州之地,实力大为受损。诸葛亮荆州、益州兵分两路北伐的长期战略规划也落空了,后来的北伐只能从道路崎岖的汉中等地进军,因粮草补给大受限制,未能...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马超是怎么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马超从“督军从事”晋升为“骠骑将军” 的故事。一、督军从事《典略》中记载: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建安七年(202年),袁...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

侯方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侯方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侯方域,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一生数次游历江南,深受江南文化的熏陶。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夏,他赴金陵应试,指点江山纵论天下的豪情及才华横溢的名士风度令江南士人折服。从而名列明末“四公子”,并被推为复社领袖之一。他在江...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明代文学史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讲到了一件事:“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这里的张乖崖,就是宋朝开国初期的大臣张咏。宋朝建国以后,四川很不平定,爆发了多场动乱。规模最大的莫过于王小波...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他一生经历也是颇具传奇性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琼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是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时期,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使杜琼追赠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