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如何改革军事制度,实现皇权高度集中的?
赵匡胤,即宋太祖,小名香孩儿,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众所周知,由于藩镇割据,导致唐王朝的统治一度处于动荡之中。
为了从中吸取教训,巩固自己的皇位,宋太祖赵匡胤在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之后,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就是通过酒席宴会的方式,在一阵的威逼利诱之下,逼迫朝廷中的那些手握兵权的将领交出兵权。
可以这样说这杯酒释兵权的作用,那就是兵不血刃的解决了各个将领,重新将军队权利全部归于皇帝手中,实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此后,宋太祖继续在军事方面进行改革,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实现了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
也可以理解为过河拆桥吧,在国家实现了大致的统一之后,赵匡胤便开始为分散在外的兵权感到苦恼。对于一个统治者而言,自然是希望所有的权利都掌握自己的手中,尤其是发生了五代十国的种种变动之后。
这也成为了赵匡胤的心病,他做梦都想要去除这些威胁。时间越久,赵匡胤越觉得烦躁,干脆于建隆二年在晚会结束之后将所有禁卫军的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
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权势所得也。
在彼此正在酣然状态之时赵匡胤突然将所有的侍从屏退,长叹一口气,对将领们说:“如果不是因为你们的帮助,我不然不会如此顺利就成为皇帝,我也因此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但是当皇帝实在困难,还不如节度使来得自由。”
事发突然,将领们各个不知所以,还是在追问之下赵匡胤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谁不想做皇帝啊。那些将领听了之后感到惶恐不已,急忙表示此乃上天注定,谁也不敢心怀异心。
即使将领们已经这样表态,但赵匡胤仍旧不放心。他十分担心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的故事再次发生,始终紧皱眉头,不愿意就这样轻易的放过他们。这时的将领们已经完全知道现在所处的局势,害怕一句话不对就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之间竟然害怕的哭了起来,纷纷恳求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道路,他们愿意为清除皇帝的顾虑而作出的妥协。
赵匡胤见目的已经达到,便缓缓的讲出自己的安排。
其实他早就有了打算,想要这些将领主动放弃兵权,前往地方任职。多置办一些土地豪宅,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财富。这样一来,君臣同心,没有猜忌实在是太好不过。
话已至此,其他将领已经明白了宋太祖的真正意思,知道现今已经不能改变结局。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赵匡胤已经牢牢的控制着中央的禁卫军部队,其他的将领根本就没有办法,只能选择听从,并再三感谢赵匡胤的恩德。
等到第二天,这些将领就纷纷主动上奏,说自己有病在身,请求将兵权还给皇帝。宋太祖也没有虚假推诿,果断的就同意了他们的想法,并罢免了他们的官职,转而担任节度使。
从这之后,赵匡胤又将禁卫军分别分为三个部门,由三个不同的将领管理,而这些将领大多都是威望不高且容易控制的人,这也意味着皇权的加强。
早在之前,宋太祖还许偌了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些将领,保持他们之间的良好关系。他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将妹妹嫁给了高怀德,而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石守信的儿子,并将张令铎的女儿嫁给三弟赵光美。
就这样,这些将领被迫“心甘情愿”的放弃了军权,当初与赵匡胤同掌军权的结义兄弟几乎都没有了实际权利,虽然也有人保持着原来的头衔,但早就已经被架空了权力。
另一方面,宋太祖仍旧不放心让他们停留在京城,便将他们派遣到了地方镇守边疆。例如,
李汉超负责镇守在关南地区,
韩令坤则负责镇守在常山,
李继勋镇守在朝邑,
王彦升正守在袁州等等。
其中目的自然是为了分散将领手中的权力,以陡峭的地理环境来防止他们之间私下来往,阻断密谋叛乱的可能。
总的说来,通过杯酒释兵权,使宋太祖的权力得到加强,他的统治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即使如此,宋太祖仍旧不满意当初的军事制度,因而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根据历史记载,他的改革大概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首先便是建立了前朝所没有的疏密院制度,其长官分别为疏密使以及疏密副使手中的权力,极大可以调动整个国家的军队力量。
但这个疏密使也有所区别,不能调动禁卫军,禁卫军也始终掌握在皇帝身边。他们虽然有调集军队的权利,但也不能直接掌握军队,使得将士分离,有利于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其次就是将国家的军队分成两个大的部分,其中一半人马驻扎在京城地区,而另外一半人马则驻守在全国各地。这样一来,就使京城始终留有足够的军队,若是地方发生叛乱,那也可以及时调遣军队前往镇压。
但这也增加了地方军队联合京城驻军发动政变的可能性,但不管怎样,这也使这两支军队相互制约,谁也不敢贸然的发起攻击。这两支军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管是驻扎在京城内的军队,还是驻扎在外地的军队,其将领都必须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调动。
名义上是打着锻炼士兵的幌子,实际上是想要频繁的更换将领,让士兵们不对将领产生更友好的关系。这样将领不能在军队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实力,那自然就难以与皇帝相对抗了。
不管是当初的杯酒释兵权,还是后来所进行的一系列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都足以看出赵匡胤对加强皇权,削弱将领军权的看重。但这一切实在是有迹可循,谁让当初唐朝的教训实在是太过惨痛,导致于五代十国如此混乱局面的形成。因此在我看来,赵匡胤的措施极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