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德裕身为李吉甫次子,他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立足于朝堂的?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28)100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饶,小字台郎,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他与唐武宗的君臣相知被誉为晚唐绝唱,历朝历代对其评价甚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李商隐曾有言: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

这里所说的万古良相便是唐朝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也是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是也。作为唐朝宰相李吉甫的儿子,这李德裕自然比别人具有着更加得天独厚的身份优势,而仕途之路也仿佛是他的必然选择,自小就被父亲灌输政治方面的理念,也使他拥有着一腔抱负。

长大之后的李德裕按照父亲所想进入朝堂之中为官,为避免父亲的缘故而遭到旁人的猜忌,他曾一度自请到地方为官,曾经担任过太原,浙西以及西川等地的地方官员。

李德裕对于地方的治理迫有经验,并且拥有着不俗的政绩,从而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朝堂中立足,得到百姓爱戴。

李德裕身为李吉甫次子,他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立足于朝堂的?

这李德裕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官宦世家,他的父亲便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宰相李林甫。在这样的家族之中长大,既是幸运也是不幸,这仿佛规定了他往后必须要从事的方向。从小时候开始,李德裕便胸怀天下之志,苦心专研儒家书籍,尤其精通《汉书》等经典著作。但他却不愿与其他学子一样参加科举考试,成年之后凭借着家族荫蔽进入朝堂为官。

李德裕也知道只依靠父亲的力量,并不能真正的在朝堂中挺起腰来,因此为避免嫌疑,主动到藩镇地区任职。在好友张弘靖出任太原,担任河东节度使时,李德裕就被征召为掌书记,直到好友卸任回朝之后,李德裕才回到朝中任职。

等到唐穆宗继承皇位之后,唐穆宗就将其征召进翰林院为官,担任翰林学士一职。早在他为储君期间,就常常听说李吉甫的大名,因此对于他的儿子颇有好感,对李德裕很是看重,常常让其起草朝廷的诏书。

自己就是国家重臣,这李德裕对于国家发展也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并且常常不顾他人,哪怕得罪权贵也要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就曾经针对外戚干政的现象向皇帝上奏,并提出约束他们的权利,并且得到了唐穆宗的认可,不久之后他就得到了升迁。奈何之后由于牛李党争导致李德裕被罢免官职,甚至被外放到浙西担任观察使。

前往浙西任职也是对李德裕的一次巨大挑战,因为当时的浙江地区正值叛贼兴兵作战之时,前任观察使虽然殚精竭虑的对当地进行治理,不断提供军需物资,这却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

李德裕身为李吉甫次子,他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立足于朝堂的?

士兵们骄横跋扈,而官府财政极为拮据。等到李德裕到任之后,他便从自身做起,倡导节俭持家,尽力减少官府开支,将节省下来的财务全部用来供给军队虽然补给仍旧不足,但却使将士们看到了他的态度,因而没有任何不满之心。

李德裕还对当地的一些陈规陋习进行摒弃,大力宣传儒家伦理文化,对那些不遵从传统的人则将以处理,在短短几年内就让江南地区的作风焕然一新。此外,李德裕还重新整理当地祠堂,对先辈贤人进行供奉,使当地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新的发展。

长庆四年,唐穆宗突然驾崩,他的儿子唐敬宗继承皇位。这唐敬宗可不像父亲那样一心致力国家,他本就年少又是初登皇位,对于一切都感到好奇,格外崇尚奢侈的生活。唐敬宗虽然下令各地不允许上供,但却派遣许多使者前往各地征收贡品。

不久之后就轮到了浙西地区,据统计,总共需要白银2万多两,黄金100多两,这个问题就落在了李德裕身上。李德裕考虑到当地的财政确实困难,若是向下面分摊,则会不断加重百姓的负担,或许会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因此果断向皇帝拒绝并陈述其中情况。

李德裕身为李吉甫次子,他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立足于朝堂的?

唐敬宗也不是不明事理,勉强同意了他的请求。等到下次又命其上奏之时,李德裕忍无可忍,便上奏劝说唐敬宗应该向唐太宗等人学习,崇尚汉文帝简朴的风尚,停止这样的行为。奈何当时是李逢吉当政,李德裕的建议始终得不到重视。

好在不久之后,唐文宗就继承了皇位,而这作为三朝元老的李德裕也得到了加封,被重新调回京城为官,担任兵部侍郎。本来他还可以有更高的位置,那就是宰相之职,但由于吏部尚书得到朝中宦官帮助,抢先一步拜相,他又担心李德裕威胁他的统治,就干脆将其外放到地方为官。

说来也是可笑,李德裕在外任关18年之久,一度远离朝堂,回到京城不到10天,又再次被排挤出京,真是无奈。好在唐文宗早已认识到李德裕所具备的才华,想要将其召回京城任职的念头从来没有停止。

奈何情况还在不断的恶化之后,凡是与李德裕关系友好的官员大多都被排挤出了京城,使得李德裕的势力再次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川地区恰好遇到南诏政权的入侵,当地社会秩序极为混乱,而前任节度使却因为生病难以对当地事务进行管理。

李德裕身为李吉甫次子,他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立足于朝堂的?

李德裕就干脆自请到当地任职,等他到任之后他便开始着手对军队进行整顿。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熟悉当地的山川、道路、关口等,并绘制了一张与南诏以及吐蕃方面有关的军事地图。

在他与南诏沟通的过程中,他还一度挫败南诏威风,将南诏方面俘虏的 *** 全部接回唐朝。之后李德裕便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对西川地区进行治理,在其治理期间,西川境内一片和平,百姓民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发展。

李湛曾这样评价他:卿文雅大臣,方隅重寄。表率诸部,肃清全吴。化洽行春,风澄坐啸,眷言善政,想叹在怀。

本来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之中,这李德裕本应该是平步青云的,奈何由于与父亲的理念不一,父亲没有成为他的助力,反而还成为了他的阻碍,说来也是无奈。但不管怎样,在多次地方为官期间,他也算是积累了许多为官经验,为之后拜相奠定了基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91196.html

“李德裕身为李吉甫次子,他是如何凭借自身努力立足于朝堂的?” 的相关文章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乾隆和康熙儿子不少在位又长 乾隆晚年为何没有儿子夺位

对乾隆和康熙都在位六十余年且儿子都不少,为何乾隆儿子没有争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与康熙虽然都在位长达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却没有像康熙晚年那样出现诸子为了争夺皇位展开激烈争斗,这又是为何呢?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个问题。乾隆寿命太长去世时儿子并没有剩多少,而且乾隆没...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

班布尔善是什么人?鳌拜被擒后他是什么结局?

班布尔善是什么人?鳌拜被擒后他是什么结局?

班布尔善,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康熙擒鳌拜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了。在清王朝,的确出现过这档子事情,但我们知道,康熙制服鳌拜后,最终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饶了他,并给了他一个爵位,也算是他有功一场罢。可在这件事的背后,康熙却没有...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孙韶(188年-241年),字公礼,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孙韶的伯父孙河,本姓俞,孙策很喜爱他,便赐姓孙,将他列名孙氏家族之中。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九年(204年),孙河被杀,孙韶统帅孙河的军队,被孙权任命为承烈校尉。后任广陵太守、偏将军。黄...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司马懿既然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要选择撤军

对司马懿明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说《三国演义》描述司马懿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奸臣,正史《三国志》中描述司马懿是一个老谋深算,为曹魏鞠躬尽瘁的权臣。不论对司马懿的描述是好是坏,他们都表现了司马懿的不属于诸葛亮的强大智慧。《三国演义》小说中,...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 他是怎么处置大哥的妻儿的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 他是怎么处置大哥的妻儿的

宋太宗继位后,为何用令人发指的手段处置大哥赵匡胤年轻的妻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嫂子被幽禁,两个侄子一个抑郁而死,一个等同于暴毙,这是赵匡胤仅剩的挂念和血脉,也是赵光义给大哥的交代。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乃是宋朝的一大谜案,后世人所传的“烛光斧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