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多次挫败突厥入侵,扬大唐之风,柴绍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28)90

柴绍(588-638年),字嗣昌,隋唐时期名将,钜鹿郡公柴慎之子。曾跟从秦王李世民平定四方,屡立功勋,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李渊的女婿柴绍而言,摆脱岳父带来的光辉依靠自己的努力立足于国家或许就是他更大的追求吧。事实证明,在柴绍的不断努力下,柴绍做到了。在当初反击突厥方面的战斗中,柴绍可谓是表现出色,硬是凭借着自己的本领吓退了敌军,打得突厥方面不敢还手,甚至还斩杀突厥方面一众官员,扬大唐之风。突厥都已经无力反抗,那又何况是突厥所庇护的梁师都政权呢?

在柴绍的指挥之下,唐朝军队大获全胜,再次展现了唐朝方面的强大军事实力。过了不久,大军征讨东突厥,虽不是主将,但柴绍也表现出色,足以另敌军产生畏惧之心。

在唐王朝建立之后,突厥方面就趁着这个新生国家政权不稳,陆陆续续的对中国边境地区发起挑战。秦王李世民曾经率领军队在凤翔一带击退突厥军队,而为了与之相配合,柴绍也是积极的领兵出征,在杜阳古一代重挫突厥军队。

在武德八年的时候,突厥方面更是猖獗不已,多次南下骚扰中国边境,突然带兵占领邯州地区,情况十分紧急。柴绍奉命带领军队前往救援,在到达前线之后就立马与那些少数民族开始交战。

多次挫败突厥入侵,扬大唐之风,柴绍是如何做到的呢?

恰在柴绍于边境地区作战之时,宫中爆发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以及秦王李元吉,成功的捍卫了继承人这个身份。而这柴绍本就拥护李世民的统治,因此也得到了升迁,担任右卫大将军。

这些对于远在边境地区的柴绍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一心想着如何才能够击败突厥力量。在他的不断努力之下,突厥方面终于退却,但不久之后又再次卷土重来,气势更加浩荡,也显得更加嚣张。突厥方面兵分几路进行,在攻打秦州的同时还骚扰兰州,对此,唐朝方面不能容忍。

在皇帝的命令之下,,可以说柴绍再次带领军队出征,最终在秦州地区大败突厥军队,斩杀突厥方面高级官员一名以及士兵一千余人是凯旋而归。也是在这个时候唐高祖宣布退位,李世民成为了新任统治者,他开始大肆分封功臣,柴绍再得加封。

除了突厥这个明面上的侵略力量之外,还有一股力量经常在暗中与唐朝方面做对。早在隋炀帝统治末年时期,朔方郎将梁师都就占据陕西割据为王,自从唐朝建立之后,这个政权就依附于突厥方面,经常配合突厥方面南下骚扰的行动。

多次挫败突厥入侵,扬大唐之风,柴绍是如何做到的呢?

但由于这个政权受到突厥方面的庇护,导致唐朝方面虽在与其的战斗中屡获胜利,却始终不能将其歼灭。直到唐太宗登基为帝之后,这种形式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突厥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政治斗争,导致政治动荡,实在无力在庇护梁师都。唐太宗见此情况就自己写信给梁师都劝降,但梁师都却坚持不肯。

柴绍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利用其内部矛盾使了一出离间计,使梁师都内部矛盾彻底激化。柴绍见时机成熟,主动请求出兵。唐太宗表示欣慰,让柴绍与朝中另一将领薛万均共同率领军队对梁师都发起进攻。

梁师都走投无路,干脆破罐子破摔,直接与突厥军队勾结,将突厥军队引到了朔方东城楼下。唐朝守将从大局出发,暂时没有轻举妄动,等待梁师都方面退军之时突然发起进攻,大败梁师都。突厥方面立刻派遣援军前来,奈何柴绍早有准备,埋伏在离朔方仅十余里的地方。在突厥援兵到达之后,柴绍就果断的带领军队与之交战,获得胜利。

梁师都自知大势已去,但仍旧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还在负隅顽抗。他的侄子可不愿意如此,就干脆谋杀了梁师都,主动交出军队投降于唐朝。

多次挫败突厥入侵,扬大唐之风,柴绍是如何做到的呢?

就这样,柴绍带领军队占据原属于梁师都的城池,并以朔方为中心,为反击突厥方面提供了准备基地。唐太宗喜悦,将其加封为左卫大将军,兼任华州刺史。

即使梁师都政权已经灭亡,但突厥方面仍旧没有认识到唐朝方面的军队力量。在不久之后,突厥方面刚刚平定下来又开始对河西地区发起了骚扰战争。唐太宗仍无可忍,命令各路军马对突厥方面发动反击,唐朝方面一共有五路军队共同前往,而这柴绍则担任其中一路的行军总管,与其他四路军马共同出击。

但是在这次出征的过程之中,这柴绍并不是军队主将,他所拥有的权利也始终有限。但这丝毫不妨碍他战斗的 *** 。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终完成了自己分配到的任务,打得突厥方面不能还手。在众人团结一心的情况下,东突厥政权成功覆灭,柴绍方面大获全胜。

贞观七年,凭借着多年来的积累,柴绍的官职再次发生了变动,担任镇军大将军,同时赐予谯国公的爵位。五年之后,由于常年来征战沙场时的旧伤复发,柴绍病重。唐太宗感慨,亲自前往探望。

多次挫败突厥入侵,扬大唐之风,柴绍是如何做到的呢?

不久之后,柴绍就去世了,唐太宗悲痛欲绝,特追封为荆州大都督。在唐太宗将功臣画像珍藏于凌烟阁之时,即使柴绍已经去世多年,但唐太宗仍然感谢他的贡献,将其列入其中,位居十四名,享受世人的供奉。

史学家刘昫曾这样评价他:殷峤、刘政会、柴嗣昌并在太原,首预举义,从微至著,善始令终。

在当初李渊最开始晋阳起兵的时候,柴绍虽然不在其身边,但他却在收到消息的之一时间就赶往晋阳,支持李渊的一切行动,也因此得到李渊器重。而在之后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柴绍更是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为李唐帝国大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面对突厥这些外来敌对分子之时,柴绍更是挺身而出,积极带领军队抵抗,挫败突厥阴谋,捍卫了唐朝领土的完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91195.html

“多次挫败突厥入侵,扬大唐之风,柴绍是如何做到的呢?” 的相关文章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汉武帝为何要推出推恩令

推恩令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汉武帝为何要推出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刘彻推行的一个重要法令,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各个诸侯的封地,并且削弱各个诸侯王的势力,简单说就是一个削藩的手段和措施而已,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能够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汉武帝推出推恩令,是因为要削藩。当年汉高祖刘邦分...

嘉庆弄死和珅十五年后 嘉庆为什么又后悔了

嘉庆弄死和珅十五年后 嘉庆为什么又后悔了

对扳倒和珅15年后,嘉庆皇帝就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四年正月十三日,嘉庆皇帝公开宣布了钮祜禄·和珅的20款大罪,下令将其入狱抄家。面对内外诸臣“和珅罪当以大逆论”的建议,嘉庆皇帝并未采纳,反倒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为由对其宽大处理,命其狱中自尽。在...

秦始皇如果让扶苏继位的话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秦始皇如果让扶苏继位的话 秦朝最后还会灭亡吗

还不知道:扶苏继位究竟能不能救秦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扶苏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焦点人物。说他是焦点人物,因为扶苏与整个大秦帝国的命运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后世的很多历史评论者都认为,秦朝灭国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选择扶苏,而选择了胡亥。如果选择扶苏为继位者,秦朝断不...

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李世民为何要这么做?

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李世民为何要这么做?

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世民想把自己16岁的小女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敬德(尉迟恭),正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一出?答案是肯定的。这件事言之凿凿,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都有详细记载。有人会说,李世民是不是老糊涂了,自己贵为九五之尊,女儿乃...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将军何进部将,蜀汉将领吴班的父亲。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诛杀宦官吴匡是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

乾隆对令妃是真爱 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做皇后

乾隆对令妃是真爱 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做皇后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立令妃为皇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令妃这个人,知名度不大,热度非常高!在80后眼里,她是《还珠格格》里平易近人的“令妃娘娘”,在00后眼里,她是《延禧攻略》里敢爱敢恨的魏璎珞。如果这两个人你都不认识,没关系,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嘉庆皇帝...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众所周知朱瞻基是明君,他创造了仁宣之治,明朝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就是从仁宣之治开始的。但是明君也会犯错误,那么他犯了哪三个致命错误呢?一、明宣宗重新重用宦官。朱元璋立国以后,为了吸取唐朝被宦官擅权的教训,特地立下祖训: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这事儿如果好好实行下去,对大明朝只有好处。可问题是,到了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