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6-14)220

三国时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为何只有曹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情。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件事,对于曹操人生的事业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在此之前,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看好曹操。大多数人的眼里,他只不过是袁绍手下的一个分公司而已,而且由于出身宦官之后,得不到主流世家大族的认同。

在那个时代,明眼人都知道,得世家大族者得天下。所以,在有识之士眼里,跟着曹操混是没有前途的。但是得到了汉献帝之后,郭嘉、陈群这些人就纷纷跑去投靠了他,就连徐州那边跟他有着血海深仇的陈珪陈登父子,都在暗送秋波。

那问题就来了,既然天子有这么大的好处,为什么只有曹操抢到手里,其他各路诸侯为什么不出手抢一下呢?

天子, 有能者居之

回到当时,有资格抢天子的人并不是没有,这些人自从逃离了关中之后,就一直在今天山西省西南部,河东平原的闻喜一带安身立命。

当时汉献帝身边主要的军事力量,是被当时东汉 *** 认定为叛贼的河东白波贼,这些人是黄巾起义的一脉,还有就是一个地方军阀吕布的结义兄弟上党张扬。

白波贼的首领韩暹,就做起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美梦。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事情,不是哪个阿猫阿狗都能够做得到的。你实力不够强大,天子放在手里也只是个烫手山芋,世家大族是不会去投奔你的。你名声太臭,世家大族也会怕跟着你落下污点。

后来的世家孔融这些人之所以去投靠曹操,除了仰慕大汉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曹操名声不错,又有有足够的实力,能够在乱世之中自保。

你看之前董卓不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嘛,又有哪个人去搭理他呢?

而曹操这个时候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18路诸侯联军的时候唯独他一个人敢于孤军深入去追杀董卓,妥妥的汉家忠良一枚。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各怀鬼胎的军阀

当时在汉献帝周围,有实力、有名气,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只有四个军阀,曹操、袁绍、刘表、袁术。但是很可惜啊,除了曹操之外,另外三个人是各怀鬼胎。

先说一下这个袁绍,当年袁绍召集18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为了否定董卓手 *** 朝廷的合法性,曾经公开宣称汉献帝不是汉灵帝的儿子。

这不仅深深得罪了汉献帝,而且也让他自己骑虎难下。如果他这个时候去迎天子,那么之前的话不就是打脸的吗?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更有甚者,如果天子到了河北,会让袁绍集团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河北并不是没有人看到天子的好处,出生于河北广平的沮授就告诉袁绍:现在天子落难,我们赶紧去迎接。

沮授说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可出身颖川地区的郭图和淳于琼,却反对袁绍这么做。

这是因为河北派系树大根深,是当地的地头蛇。如果天子来到河北的话,之一个要拉拢的就是河北这些地头蛇,肯定到时候会给他们加官晋爵。

袁绍为了留住他们,难免要开更高的价码。袁绍这个时候只不过是一个车骑将军,能够分给他们的爵位有限,但是汉献帝则不一样,什么三公啊,大将军啊,骠骑将军,四征四镇,这些将军他都可以封。

而颖川派系本来就是追随袁绍而来的外来人。在河北地区,属于是无根浮萍,他们的生死荣辱跟袁绍息息相关,自然是不希望袁绍集团的势力得到削弱。

第二个有资格迎天子的就是袁术。但是很可惜,这个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他自从听说天子从长安逃跑之后,一路上的狼狈不堪,就对着家里的宾客哈哈大笑。

甚至还试探性地问自己的谋士阎象说:“代汉者,当涂高也,你看我能不能上啊?”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时候你让他把汉献帝给接过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第三个有资格迎天子的,则是宗亲荆州牧刘表。这个刘表对于汉献帝这个流亡小朝廷也是够意思的。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当初他们在关中长安饿的饥肠辘辘的时候,是刘表千里迢迢派人走武关,给他们送去了粮食。朝廷回到洛阳之后,一片残垣断壁,荒无人烟,天子与诸侯公卿都在荆棘里开会。

这个时候,又是刘表源源不断地给小朝廷输送物资,帮他们重建宫殿。

但是,刘表却死活不愿意把天子接到荆州去。因为天子对于有志向争霸天下的诸侯来说,是个好东西。但是对刘表并不一样,刘表自身严重受限于荆州本土的四家大族,有抱负而无法舒展。

大家之所以推举他为荆州的主人,不过就是看在他汉室宗亲的名号而已。一旦汉献帝到了荆州,那可就没他什么事了。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朝廷内斗,引狼入室

恰好这个时候,上天又给曹操送来了一个大礼包。当时汉献帝身边那是鱼龙混杂,派系林立。

我们前面说过,汉献帝逃到河东地区之后,落到了白波贼的手里。白波贼的老大韩暹就动起了挟天子令诸侯的想法。但是奈何实力不济啊,最后只得乖乖地跟着汉献帝回到洛阳。

可这个时候,他身边的白波,依然是汉献帝身边最主要的武装力量。这就引发了同样野心勃勃的国丈董承的不满。

这也是个不识时务的人,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变了,还做梦希望凭借天子国丈的身份,能让天下诸侯臣服。听说曹操是个浓眉大眼的忠臣,于是就想借助他的力量赶走韩暹。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他自以为凭借天子在手,就能够让曹操乖乖低头沉浮。

可没想到啊,这个曹操是一个比董卓更加厉害的人物。刚一到来,就把汉献帝身边杂七杂八的小猫小狗都给清除了。然后又掉转枪口,把国丈董承的架空,彻底把天子攥在自己的手里。

这天子,大概是注定只能落到曹操的手里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6/194117.html

“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好处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曹操能做到” 的相关文章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李隆基将朱允炆的江山都坑没了 朱允炆为何会相信还重要他

对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重用李景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咱们知道,李景隆是带引号的建文战神,把建文帝的江山都给坑没了,反而成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那么,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如此相信又重用李景隆呢?咱们要知道,李景隆不是外人,他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亲姐姐的儿子,那李...

诸葛亮死后正是进攻蜀汉的好时机 司马懿为何终生没有攻打蜀汉

诸葛亮死后正是进攻蜀汉的好时机 司马懿为何终生没有攻打蜀汉

对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为什么终生不曾伐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一个人才鼎盛的年代,各方势力为了争霸,经常发生战争。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不少的谋士,而在这些人当中,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最出名的。两人都是天赋异禀,天赋异禀,经常是竞争关系,但司马懿却经常输给诸葛亮。...

历史上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是好人吗

历史上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是好人吗

对正史中,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注脚,那么他的老对手也就是一生之敌的刘备,形象则会显得没有那么出彩,当然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刘备这个角色本身的多面性。实事求是地讲,在正史中的刘备和在野史以...

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都没有孩子 嫁给李治为何就有孩子了

武则天和李世民在一起都没有孩子 嫁给李治为何就有孩子了

还不知道:武则天嫁给李世民13年,却没有生下一个孩子,为何刚嫁李治就有了孩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封建王朝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有着人尽皆知的是非功过,但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心酸。这个心酸来源于她的第一段婚姻,在十四岁那年,武则天作为才让被挑选入宫。在当时来看,1...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是什么人?刘承祐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慕容彦超,五代时军事人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乾祐三年(950年),后汉大将慕容彦超率军与反汉的郭威在开封城外大战。李太后嘱咐慕容彦超要好好保护皇帝刘承祐的安全,但慕容彦超却不以为意,认为自己轻易就能大败郭威。结果第二天慕容彦超就兵败而逃,刘承祐也死于...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东汉末年刘璋部下,暗助刘备被刘璋斩杀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历史上康熙帝是如何称赞于成龙的?

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从副榜贡生历任知县开始、因政绩突出不断被朝廷提拔,数十年来在知府、按察使、巡抚、总督等任上,严守初心,一如既往地秉公办事,关心百姓疾苦,生活节俭、拒绝,被康熙皇帝誉为“清官第一”。(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