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出身世家大族,为何却一败涂地呢?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不断,各路群雄纷纷而起。袁术集团作为汉末军阀的一支具有鲜明的特点。袁术集团是汉献帝前期势力最强大的军阀势力之一,它迅速壮大却又迅速失败。它是汉末唯一公然僭号称帝的政治集团,它的败亡对魏吴两国崛起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袁术是“汝南袁氏”之后,出身世家大族,曾以“气侠”闻名,是兼具豪族和侠者双重身份的重要人物。中平六年的新君之争使东汉的外戚宦官遭到毁灭打击,继而董卓之乱成为汉末豪族混战的前奏曲。袁术出奔南阳,标志袁术集团的形成。
袁术集团在讨伐董卓过程中开疆扩土,势力发展迅猛,成为汉末强大的军事势力。袁术集团自南阳起兵,地涉荆豫二州,交恶袁绍后拉拢公孙攒、陶谦、黑山军等势力进逼曹操的充州。封丘之战后袁术集团转战淮泅,与曹操对峙豫州,遣孙策南下江东,与吕布刘备竞夺徐州。袁术集团纵横荆、豫、徐、扬多州,其内部构成十分复杂,如马日碑、徐缪均是名士大族,刘勋、桥夔则为袁术部曲亲信,雷薄、陈兰为庶族武装,甚至还包括后来建立孙吴政权的孙坚孙策势力。
面对已经陷入泥潭的东汉政权,董卓废刘辩而立献帝,袁绍谋拥刘虞,刘表僭礼于荆州,公孙度称王于辽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群雄虽然对于汉室心存不轨但都采取了间接手段。
建安二年(197年)春,袁术于淮南僭号,自称“仲家”,以九江太守为河南尹,置百官公卿,郊祀天地。袁术僭是汉末重大的政治事件,更是袁术集团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袁术集团作为一个庞大的军事政治组织,其成员众多。袁术出身汝南袁氏,按理应当有着丰富的名士资源,却意外地得不到名士大族的支持。究其原因有二:一是随着与袁绍的决裂,名士大族自然进行了重新站队。由于袁绍得到了盟主之位,其号召力在袁术之上,故豪族名士更容易向袁绍倾斜;二是袁术与名士大族意见相左,得名士而不能用。因此袁术集团内的名士大族自然就不会多。
名士大族的汉家观念根深蒂固,袁术集团内部的名士大族、儒学修养较高的部分亲信以及依附势力中的孙氏反对采取僭号,但由于有多数亲信部属和部分依附势力的支持,袁术集团还是通过了僭号决策。僭号后袁术从左将军、假节、阳翟侯进位天子,集团内成员自然也得到加官进爵。名士大族虽然不同意僭号,但因旧负名望也得到了进位。
袁术僭号之后本欲趁士气高涨出征克敌,无奈先有吕布斩使背盟,后有杨奉韩逞临阵倒戈,虽然克复陈地,无奈孙策反叛,后院失火。当然袁术之败亦有天灾之因。
建安二年(197年)五月爆发蝗灾,天下大饥,江淮间民相食。袁术士卒冻绥,取给蒲赢,极大降低了军队战斗力。接连的失利使袁术集团士气大挫,众将开始怀疑袁术膺号的合法性,纷纷反叛自立,遂有袁术“奔其部曲雷薄、陈兰于潜山,复为所拒,忧惧不知所出。’袁术僭号这一具有赌博性质的重大决策终于在两战皆败的军事颓势下走向了全输的结局。
自曹操迎天子都许后,袁绍与曹操走向失和。一跟不振的袁术欲归帝号于袁绍共抗曹操,便起兵向青州投袁谭,遭到曹操派遣的刘备、朱灵阻击。袁术集团自薪阳兵败以来即呈现瓦解态势,赖领袖袁术之功尚可维系集团不坠,建安四年(199年)袁术行至江亭,愤慈而死,袁术集团由此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