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宁锦战役,袁崇焕为何没有后金偷袭大本营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6-21)140

天启初年,后金军继沈辽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今北镇)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

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后来锦州、右屯和大、小凌河等地城堡均被明朝放弃。唯袁崇焕申明利害,誓守宁远。

天启六年(1626年),征战一生的努尔哈赤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终年六十八岁。在代善等人的支持下,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继承了汗位,成为了后金军的领袖。自幼便跟随父亲南征北战的皇太极,一直对明朝的锦绣江山虎视眈眈。

这下当了大汗,他更是大力招兵买马,想要突破明王朝在东北设立的防线。天启七年,刚当了一年大汉的皇太极就迫不及待地对明王朝的锦州城发动了进攻。但是,经过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精心谋划,一条牢固的关宁锦防线已经屹立在了明朝的东北方。

这条背靠山海关,以宁远为支撑,以锦州为前线的防御工事长达四百多里,有效地阻挡了皇太极的攻势。后金军虽然将锦州城围了起来,但始终无法攻破城门。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好将劝降书射进锦州城,想要说动守城的明军大将赵率教与纪用二人投降自己。可是,赵、纪二人对袁崇焕的能力深信不疑,知道援军很快就会来就,因此,对皇太极的招降不屑一顾。

锦州城被围十五天后,守城的明军仍然情绪高昂,没有露出丝毫的败象。而后金军则因多日以来暴露荒野的缘故,将士们都感到疲惫不堪,士气非常低落。皇太极见状,不由地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落得个腹背受敌的局面。仔细考虑之后,他决定向西攻打宁远城,并派出得力干将代善、莽古尔泰和济尔哈朗,势必要在宁远找到突破口。但让皇太极没料到的是,在宁远城坐镇的大将正是令他非常畏惧的袁崇焕。

袁崇焕接到锦州遇袭的消息之后,马上就在宁远做好了防备。此时见皇太极来攻,他不慌不忙地令城上的明军抬出早已备好的红衣大炮。在炮弹的轰击下,皇太极引以为傲的八旗骑兵根本派不上用场。即便有人侥幸来到了宁远城下,也很难越过明军布置的深壕。而且,袁崇焕见后金军败象已现,果断地打开城门令明军出击。这一役,皇太极的营帐被红衣大炮炸了个粉碎,大将济尔哈朗也受了重伤。

死伤惨重之下,皇太极恨恨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大败后的皇太极痛定思痛,完全认识到了关宁锦州防线的坚固。他可以拿八旗兵去硬攻,但肯定会死伤惨重。后金本就没有明王朝地大物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仗是万万打不得的。因此,皇太极另想他法,决定从蒙古绕道,然后,直攻北京。此时,明廷上下还沉醉在宁锦大战的胜利之中,根本没有料到皇太极的这一阴谋。

宁锦战役,袁崇焕为何没有后金偷袭大本营呢?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在蒙古喀喇沁部的带领下突破了明王朝的长城关隘,然后,轻装行军,很快便来到了遵化城下。遵化距离京城只有三百多里,明朝已然是危在旦夕了。袁崇焕得知之后马上命赵率教领兵四千兵马驰援遵化,自己也赶忙提兵前往蓟州布防。但是,皇太极此举谋划已久,明军仓促应战,根本不是对手。很快,赵率教战死的消息传来,令袁崇焕心头一惊。

随后,他又了解到后金军已经越过了蓟州,更是面如死灰。事已至此,他只好率军直奔京城,和皇太极来一场决战。这场决战,是一场只许胜利不许失败的决战。因为一旦失败,明朝也就灭亡了。当年的十一月二十日,后金军来到了北京城下,战斗一触即发。蓄谋已久的皇太极令多尔衮、多铎、阿济格等精锐直接出击,想要尽快攻下北京。但是,明军方面都知道此战的重要,全力拼死奋战。

袁崇焕、祖大寿等人更是以一当百地冲在最前面,不肯退让一步。皇太极发动了两次冲锋,袁崇焕身受数箭但仍然坚持战斗,终于打退了后金军的进攻。第二天,战事稍缓的时候,崇祯皇帝召见了袁崇焕、祖大寿等人,以示慰问。遍体鳞伤的袁崇焕在叩头谢恩的同时,也向崇祯帝提出了“让麾下将士进城休息”的请求。不料,崇祯帝以京城安全为由,断然拒绝了袁崇焕。

宁锦战役,袁崇焕为何没有后金偷袭大本营呢?

袁崇焕虽然感到很不是滋味,但还是强撑着继续作战,坚决不让皇太极踏入京城一步。经过几场惨烈的战斗,皇太极被袁崇焕的悍勇所震撼,不得不率军后撤。这场京城保卫战,最终,以袁崇焕的胜利而结束。可是,崇祯帝被皇太极所施的反间计所迷惑,不仅没有重赏立下大功的袁崇焕,反而将袁崇焕打入了大牢。朝中大臣们见皇帝对袁崇焕心生猜忌,于是,纷纷见风使舵,开始弹劾起袁崇焕来。

这期间,甚至有人说:“正是袁崇焕将后金军引来的。”崇祯帝本就多疑,这下更是认为袁崇焕和皇太极之间有勾结。就这样,对明朝忠心耿耿的袁崇焕落了个凌迟的下场。崇祯帝自毁长城的举动固然令人叹息,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袁崇焕直接进攻后金老巢的话,皇太极肯定会领兵回援。如此一来,京城的安全便不会遭到威胁,崇祯帝也就没必要怀疑袁崇焕了。

要知道,这可是典型的“围魏救赵”思路,明武宗时期,王守仁 *** 宁王叛乱的时候就用了这一招。当时,宁王气势汹汹地进攻南京,可是,王守仁不仅不率领救援南京,反而直接攻打南昌,只因为南昌是宁王的老巢。后来,宁王果然退兵,南京城的危机就这样解除了。

那么,袁崇焕为何想不到这一招呢?难道是他作战经验太少,看不出后金后方空虚吗?

其实,袁崇焕选择救援京城是没错的。“围魏救赵”这样的军事入门理论,他也自然听说过。但是,很多怀疑袁崇焕的人却不知道,明军在以往的作战中,向来是以防守态势为主,因此,对后金老巢的位置和部署更是一无所知。而且,辽东不仅气候寒冷,地形也非常复杂,如果一击不中的话,崇祯皇帝就会有生命威胁。到了那个时候,就是袁崇焕将沈阳、辽阳和抚顺全部占领,也是于事无补了。

因此,袁崇焕从稳妥的角度出发,率军去驰援京城,是完全正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6/195392.html

“宁锦战役,袁崇焕为何没有后金偷袭大本营呢?” 的相关文章

为何说周瑜的死对刘备来说是件好事?真相是什么?

为何说周瑜的死对刘备来说是件好事?真相是什么?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东吴大将周瑜病逝。周瑜的病逝,对刚刚有了自己地盘没多久的刘备来说(当时占有荆南四郡和半个南郡),是个绝对的利好。因为周瑜不但对刘备抱有恶意,还觊觎着已经被刘备视为囊中之...

李卫当初养了一个百万人的黑帮 雍正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李卫当初养了一个百万人的黑帮 雍正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对李卫养着一个百万人的黑帮,满朝文武都怕他,雍正为什么视而不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之后,这场“九子夺嫡”的闹剧,已经让整个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个派系,内部争斗不断。直到雍正登基,这件事也就结束了。但康熙对太...

历史上朱棣为什么没有传位给朱高煦?

历史上朱棣为什么没有传位给朱高煦?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根据历史记载,朱棣是一度想传位给次子朱高煦的。说他想传位给朱高煦,是有根据的。在“靖难之役”中,他亲口给朱高煦这样说过。而且为了让朱高煦相信,朱棣还说,当时作为“世子”的朱高炽常常生病,活不了...

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 最后为什么还能够善终

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 最后为什么还能够善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传奇太监汪直,权倾朝野杀人无数,为什么结局却是善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够不够清楚”,这个无比嚣张的男人就是西厂厂花雨化田,这么帅气的太监有历史原型吗?还真的有,雨化田的历史原型,便是明朝成化年间,权倾朝野的大...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与隐居襄阳一带的名士交往密切

庞德公是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公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亮、庞统等人交往密切。庞德公曾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被誉为知人。对诸葛亮、庞统...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朱允炆都没有给朱棣 朱元璋出于什么考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曾想传位于朱棣,为什么又改变了计划?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呢?先说答案俩原因。第一呢,是因为长子继承制所限,这朱棣,他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马皇后所生。靖难之役后,朱棣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修改...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孙权当初固守江东52年时间 孙权为什么迟迟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权凭什么固守江东52年,又为何迟迟不称帝,看孙策遗言就知道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剧照人们对三国的认知,大多来自于《三国演义》。在小说里,作者给孙权集团的评语是占了“地利”的便宜。这句评语的确不假,但东吴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一种不健康...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与史学方面,裴松之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