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两银子是多少钱?放在现在相比又是多少钱
银子又称白银,它是古代货币和装饰品的一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拿出银教买办的材料”
以上句子来自《水浒传》的第四次。我想你经常可以在古装剧或者小说中看到用银买素材的场景。久而久之,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古代一两个银儿子相当于今天多少人民币。
因为古装剧里,一两个银儿子的价值很模糊,有的“江湖少侠”随便吃了一顿饭就放下一锭银儿子,还说“不用找了”,有的人为了几两个银儿子就把儿女卖了。前后对比莫名其妙!
今天,我将为你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来研究一下古代的“一两个银子”相当于今天多少人民币。顺便说一下,你也可以看看你的月收入换算成银!是多少
为了保证我们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边肖将从两个方面探索一两个银儿子的价值!
首先,从银二号本身的价值开始。
学过《政治经济学》的朋友一定清楚,货币是一定阶段商品交换的产物,其本质是普遍等价物,而贵金属黄金和银则是充当普遍等价物的固定商品,现代社会流通的纸币实际上只是贵金属黄金和银的“替代品”既然银是商品,就有价值,那么我们可以从一两个银儿子本身的价值入手!
到2020年1月,一克白银等于3.954人民币,按4元计算,而封建社会一两个大概等于现在的40克。经过简单的乘法运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两个白色银大约等于160元人民币的结论!
当然,这个结论不是很准确。毕竟,我们只考虑贵金属黄金和银,的价值,而没有考虑供需、价格水平、白色银产量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将研究一两个白色银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二、历代日用品价格的比较。
单纯研究一两个白银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注意现在一两个白银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既然涉及购买力,我们就必须研究商品的价格。然而,古代和现代生产力的差距太大,这使得商品的价格差异很大。所以我们选择——粒的价格作为参考,这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不大!
由于不同朝代一两个银儿子的购买力不同,我们选取了清代、明代和唐代几个有代表性的朝代的粮食价格进行研究。根据《清史稿》,清朝的“上白米(石)95分钱,中白米(石)92分钱6分钱,下白米(石)83分钱”相当于一百文钱,可以用一两个白银。
所以在清朝时,一两白银大约可以购买一百斤白米,而我们现在一斤白米的价格大约为2元,所以清朝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2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据《明史》所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可购买两石白米,而明朝的一石大约为95公斤,也就是说,当时一两白银就能购买将近400斤白米,按照现在一斤大米2元的价格,明朝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七百多将近八百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据《唐史》所载,唐朝时期的物价水平有两个“极端”:一是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这等盛世,国力冠居全世界,物产极为丰富,白米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很低,一两白银就能买200斗米,200斗相当于20石,一石又大约相当于60公斤,所以贞观年间一两白银可购买2400斤白米,按照现在一斤白米2元的价格,贞观年间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800元;二是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通货膨胀,就连白米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涨了一倍有余,所以开元年间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000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历朝历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整体的变化趋势是一两白银的购买力越来越小了,唐朝时一两白银的购买力最多相当于现在的4800元人民币,而到清朝时,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只相当于区区200元人民币,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咋舌!
既然历朝历代一两白银的购买力不同,我们在古装剧或者小说中看到有关白银的情节时,应该以哪个为准呢?
三、毫无疑问,明清时期
据《中国古代史》所载,银两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也就是说,虽然早在两汉时期,就出现了银两这种货币单位,但由于其产量太小,价值太高,是不在民间流通的,通常只在核算“GDP”时才会用到白银这一货币单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
直到明末清初,银两才作为一种常用的货币单位,开始在民间流通,除此之外,古代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明清两朝,我们现在看的很多小说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虽然写的是宋朝、三国、唐朝等不同年代的故事,但作者在文中所使用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价值为标准!
由上可知,虽然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在历朝历代有所差别,甚至悬殊巨大,但我们只需知道明清两朝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就足以应付我们看古装剧与小说的需要了,而清朝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元人民币,明朝一两白银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七百多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