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顷襄王作为楚怀王嫡长子,为什么没有营救自己的父亲?
楚顷襄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怀王之子,在位期间楚国已经处于衰落状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299年,楚怀王收到秦昭襄王的邀请到武关谈判,没想到秦国使诈,用卑鄙手段把楚怀王挟持到秦国。
《史记》有记载,“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
次年,太子横即位,是为楚顷襄王。
让人奇怪的是,作为楚怀王嫡长子,父亲身陷秦国三年之久,他却没有任何营救措施,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经过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幅度提高,对外表现在取得了一系列的战争胜利,三晋方面暂且不说,对楚国就连下八城。
虽然秦国实力强于楚国,却没办法吞并它,原因有两点。
一是楚人历来悍勇,想要彻底消灭并非易事,很可能会陷入战争的泥潭而不可自拔;
二是其他五国隔岸观火,只要稍有机会,他们绝不会放弃背后捅刀子。
有鉴于此,秦昭襄王向楚怀王写了一封延迟恳请的书信,邀请他到武关谈判。
这个问题引起楚国满堂议论,一部分人认为更好不要赴约,因为秦国不守信用,一部分认为秦国是好意,不应该拒绝。
最后,楚怀王还是选择了赴约,如人所料,他被秦国关押了。秦人如此做法,目的是要楚国割让土地,楚国大臣们为安全考虑,决定另立新君。
《史记》有记载,“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
然而,太子横还在齐国做质子,想要短时间回到楚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可是,楚国上下乱作一团,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楚国不可没有掌舵之人。
许多人建议,既然太子不在国内,就让庶子登基为君,至少可以稳定当前局势。
然而,楚怀王的庶子相当多,如果扶立一人,其他皇子未必信服,弄不好就会动荡不堪。这一切,昭雎看得清清楚楚。
昭雎是楚国贵族,戴着多重面具,做过许多错事,比如暗通张仪,令屈原出使齐国失败;
秦军进攻楚国,他坚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导致楚将唐昧兵败身亡。
可是这时候,昭雎一反常态,先是劝谏楚怀王不要去秦国,然后又认为唯有把太子横从齐国接回来,楚国才能从根本上稳定下来。
于是,昭雎派出使者,前去齐国把太子横接回来。
使者一到齐国,依照昭雎早就定下的计策,向齐王撒谎,楚怀王已经在秦国身亡。
齐国也是东方强国,不缺乏能人异士,他们预测楚怀王就算没死,情况也不乐观。
知道楚国迎回太子的急迫性,因此趁机要价,拿淮河以北的土地交换。
好在孟尝君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帮助太子横回楚国对齐国更有利。公元前298年,公子横回到楚国继位,是为楚顷襄王。
按理说,太子横之所以能安然地坐上王位,昭雎的功劳无疑是更大的。
可奇怪的是,楚顷襄王在位时期,并没有重用昭雎,反而让子兰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
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子兰的建议,楚怀王才身陷秦国,而昭雎却强力阻止。
《史记》有记载,“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
其实,楚顷襄王的心思与后来的宋高宗一样,他们都不是“名正言顺”的得到君位的,这也是楚顷襄王不救楚怀王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