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喜爱的弘昼为什么没能称帝?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26)250

雍正喜爱的弘昼为什么没能称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自古帝王多薄情,一入宫中深似海,在三六九等、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皇宫乃是权力的象征、身份的代表。皇亲国戚、达官贵族拥有着常人穷尽一生努力几乎都无法得到的荣华富贵。在世袭制的背景下,皇子诞生意味着毕生的锦衣玉食,他们享受高等教育、身着华丽服饰、使用天下珍馐,衣食无忧、高高在上的风光令很多人仰望叹息。

皇帝皇子众多,皇位争夺战在历朝历代时有上演,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看好信任的皇子,比如勤于朝政的雍正。雍正子嗣稀少,他在位期间特别喜欢弘历、弘昼,二人雄心壮志、发奋图强、勤奋好学、品行端正,都有帝王之霸气、君主之仁慈。

雍正喜爱的弘昼为什么没能称帝?

若论能力,二人不差上下、若说登皇概率、二人概率相同。为何最后继承皇位的是弘历而非弘昼?雍正封弘历太子绝非一时冲动,结合当时的大背景和二人出身来看,雍正封弘历为太子有三大原因,每个原因对弘历争夺皇位都有极深的铺垫,每一个铺垫都百利而无一害。

之一:弘历命带富贵、贵人相助

得宫斗冠军甄嬛力挺

弘昼和弘历的亲生母亲出身低微,相对于弘昼,弘历养母甄嬛就霸气侧漏、所向披靡。看过“甄嬛传”的小伙伴对甄嬛的政治手段、宫斗手腕并不陌生。手段高明、城府极深的甄嬛为顾全大局、打消雍正疑心,在讨论储子之事时,甄嬛极力推荐自己的养子弘历。雍正和甄嬛历经磨难、他对这个端庄大方、知书达理、识大体、懂政治的女子颇为信任,听到甄嬛如此推荐,便对弘历多了几分重视!

可能是天助弘历,又让他遇到了命中贵人康熙,弘历虽然年纪尚小,由于出身低微、他颇为努力,经历过寄人篱下的冷暖,弘历有着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早熟。他谨言慎行、时刻关注着表现机会,终于等来了康熙。

受爷爷康熙青睐

康熙有次在圆明园举行聚会时,弘历厚积薄发、在康熙面前稳重不失风度地狠狠地表现了一把,深得康熙帝的赏识。虽然年幼丧母,但康熙帝看弘历谈吐不凡、品行端正、礼貌有加,再要得弘历的生辰八字后,更为大喜,他觉得眼前的少年命中带贵气,长大后一定不同寻常,将其接到身边抚养教导!

雍正看出了康熙对弘历的百般宠爱,对其更加青睐,有意培养他的才能。弘昼虽然未能在康熙帝面前表现,但他才高八斗、满腹才华,综合素质毫不逊色弘历,可惜他没熹贵妃和康熙的力挺,有甄嬛和康熙做后台,弘历登皇位是早晚之事。

第二:弘昼明哲保身、自愿退出

弘昼装疯卖傻躲过迫害

雍正让弘历代替自己参加祭祀时,公众之人就已明白:不久之后,弘历将是未来的大清皇帝。尚未成年的弘历得到如此殊荣,足以见证雍正用意,雍正内心人选已定,接下来就是为弘历扫清障碍、平定内乱。这是每个父亲都想在晚年为自己孩子所做的仅有贡献,任何一个引发内乱弘历的哥哥弘时用尽手段想要打压弘历,被雍正毫不留情地处理,和弘历争夺的下场让弘昼震撼惊呆!

弘昼深知伴君如伴虎,但却没能想到皇位可以让父子反目成仇!他童年和弘历一同上下学、一同玩耍、极为浓厚的兄弟之情再权利争夺面前不堪一击。他和弘历都深得雍正器重,但一山不容二虎,即使他没有争夺皇位之意,在各方势力的煽动算计下,他难免不会被卷入到争夺皇位的漩涡中无法抽身,所以他急需想法设法撇清自己!

弘历当政已是定局,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牵连,弘时作为前车之鉴,他惶恐不安。为了自证清白,弘昼决定先发制人、以疯明志。

身为父亲,雍正有时也在纠结弘昼和弘历谁更适合治理天下,二人不分伯仲、难较高低,弘历有位高权重之人做支撑,登基后可保朝堂安稳;弘昼无权无势、一旦上位势必会引发朝廷大乱。雍正深思熟虑后定了弘历,但生性多疑的雍正又担心弘昼参与到皇权的争夺中,在他忧心重重之际,聪慧如弘昼,他怎会不知父王和兄弟的担忧,为了打消他们的疑心,开启了装疯卖傻数年之路!

对于自幼就发奋图强、刻苦努力、如履薄冰、艰难处世的皇子来说,至高无上的皇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有争夺必然有牺牲,为争夺皇位、杀父弑君、残害手足的事件已屡见不鲜。自古帝王多薄情,在权力面前,兄弟情深显得微乎其微、不足为提,一旦参与到皇位争夺的漩涡中,很少有人能够全身而退、得以善终。

弘昼为了隐藏锋芒,故意表现得莽撞无知、有勇无谋、毫无城府,最为典型的就是他经常在宫中为自己大办丧礼。古人忌讳生死,弘昼这般行为虽然不妥,但并没有得到雍正和弘历阻挠。这样做不仅使他们放松了警惕,也让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对其灰心至极!如此颓废之人,怎能扶持?

除此之外他还特意做了一首金樽吟来表达自己只想及时行乐、安度余生、无意皇权的想法。雍正看到弘昼如此行为,便知道了他无意争夺皇位的意向,也打消了他的所有疑虑。不得不说,弘昼确实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目光长远、能伸能屈之人,一旦他卷入到和弘历的争斗之中,下场不堪设想!

第三:谨言慎行、表现良好、征服雍正

不动声色、以退为进、深得雍正认可

雍正还曾用经意的考验来勘察二人,弘历和弘昼年龄相仿,雍正对急功近利、手足相残之人满心反感,所以打破了立嫡子的传统、秘密立储。他先是立弘昼为宝亲王,一年之后才立弘历亲王,正是这一年的时间让雍正毫无后顾之忧地立弘历为皇太子!

如果弘昼在受封之后打压弘历,必将重罚!如果弘历有所行动、拉帮结派,也必将会动摇雍正立储之心!

好在二人都安分守己、不动声色,尤其是弘历的表现真正满足了雍正的想象,他在弘昼受封后给予更大祝福、不争不抢。这让雍正坚信弘历是重情重义之人。在此期间,弘历一如既往地帮助父亲分忧解难、尊重兄长,不得不说弘历确实是老谋深算、洞察人心之人!

皇宫聚集了全国各地的能人异士、才子佳人,尤其是三千佳丽于一地的后宫,无休无止地猜忌算计在很多时候直接能决定一个皇子的命运。虽说人定胜天,但世事无常,尚未面世的皇子只能命由他人不由己。

自古以来,皇位争斗就伴随着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皇权对于一个人有致命的诱惑,人人都想“倾国皇权、尽操吾手”,操纵皇权需要“逆吾王道、定杀不留 ”的魄力、也需“天时地利、贵人相助”的运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7/201541.html

“雍正喜爱的弘昼为什么没能称帝?”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的大学问家胡三省评价说“使绍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如果袁绍能够采纳沮授的建议,天下争夺就没有曹操什么...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康熙和乾隆孩子都那么多 最后三代皇帝为何没有子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

三国时期颜良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三国时期颜良为何会被关羽所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袁绍派大将颜良率军进攻白马,东郡太守刘延不能抵挡,曹操派张辽和关羽救援,迎战颜良,关羽在万马军中看到颜良的麾盖,策马冲过去将颜良斩杀,袁绍手下的将领无人能抵挡关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解白马之围”。颜...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在位时间都长达60年 两人寿命为何那么长

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帝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享年68岁...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绩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绩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绩(188年—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人,东汉末年大臣,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六岁时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谓欲以遗母。好直言,出为郁林太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孙权授予奏曹掾,常以直道见惮,出为郁林太守,加偏...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朱棣和李世民都得位不正 李世民口碑为何比朱棣要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房玄龄、长孙无忌、侯君集、尉迟恭等人谋划之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自己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还软禁了父亲李渊 ,而也就在仅仅二个月之后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李...

王莽的治国方案为什么那么超前 王莽是一个什么样的统治者

王莽的治国方案为什么那么超前 王莽是一个什么样的统治者

对王莽是怎么样的一位统治者为什么他的治国方案能如此超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到王莽,有些朋友对历史了解不多,他们认为当年王莽杀了自己所有的儿子,真的是这样吗?非也。其实当年王莽只是杀了自己的三个嫡子,并没有全部儿子。大家也知道,如果从历史评价而言,其实王莽和刘秀属...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最老的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