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犯人被判死刑后 古人为什么还放妻子和他们同吃同住
对古代死囚和妻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死囚行刑的前一晚,为何同意妻子入狱同住?
自古以来,死刑都是一种特别严厉的刑罚,虽说古代的酷刑有很多种,但是执行起来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无论在哪个朝代,死刑的宣判和执行都有着一套极为成熟的操作方式,而古代的“听妻入狱”制度,是对死刑犯仁慈的一种体现。
所谓的“听妻入狱”制度,是指在宣判犯人为死刑后,在执行死刑前的一段时间内,允许死刑犯的妻子进入大牢,同死刑犯同吃同住,直到妻子怀有身孕之后,再执行死刑。那么这种制度是因何而起的呢?
《后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称在东汉时期,安丘城有一位名为毌丘长的孝子,此人平时就极为孝顺,因此即使结婚之后,仍旧时不时的伴随在母亲左右。某天母子两人结伴一起外出游玩,居然碰到了一个泼皮无赖。
这个无赖在当地极为出名,平时就爱欺压百姓,加上当天喝了一点酒,居然当中诋毁侮辱毌丘长的母亲,甚至要动手。这种事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无法忍受,更不用说毌丘长了,他直接一拳打在了泼皮的脸上。
两人你来我往,没想到最后毌丘长居然失手将泼皮给打死了。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当地的百姓不但没有引起恐慌,还纷纷走上街头,为毌丘长的义举欢呼。可见这个泼皮在当地作恶多年,早已经被百姓厌弃了。
话虽如此,可是由于东汉时的刑罚较为严厉,因此不出意外的话,毌丘长势必要被判处死刑的。当时负责审判这个案子的官员是一位吴姓官员,他十分钦佩毌丘长的行为,因此迟迟无法宣判。
毌丘长不光是个孝子,还是个特别讲义气的人,当他得知吴姓官员的难处后,主动站出来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并且丝毫不畏惧死刑,称自己替母伸张正义,死而无憾。这番说辞再一次打动了吴姓官员,他打算为这个家庭做点什么。
经过调查,吴姓官员发现毌丘长虽然已经结婚了,但是还未诞下子嗣,于是他开恩将其妻子接到了狱中,允许毌丘长的妻子跟其一起起居,直到怀孕之后再离开。不久之后,毌丘长的妻子果然怀孕了,而毌丘长的死期也到了。
他临刑的那天,附近的百姓全部出动,一齐为他送行。而毌丘长在被押赴刑场之后,咬断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对天发誓:假如妻子生下了一个儿子,就起名为吴生,以报答吴姓官员的恩情。
就这样,“听妻入狱”制度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且在魏晋时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不过这种制度可不是谁都能享受的,毕竟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有钱人的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总是隔着一个巨大的壁垒的。
魏晋时期的“听妻入狱”制度,主要服务于那些即将被处斩得巨贪,这些人中或者还未有子嗣,或者希望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因此在被判死刑之后,家里都会尽量花钱打点,希望在死刑犯死前能留下更多子嗣。
到了后期,这种制度逐渐平民化,一些普通人被判死刑后,无论是否结婚,父母有时候也会花钱买个姑娘送进监狱,好为家族留下点血脉。而到了现代,也曾有人提出过类似的制度,也就是“同居会见”制度。
所谓的“同居会见”,是指挑选出合格的囚犯,让其与自己的配偶同居一定的期限,一般以24小时为准。不过这种制度在实行了十几年之后逐渐被抛弃了。理由也很简单,囚犯大都是被剥夺了人身自由的人,再执行这种制度显然有悖于法律的初衷。
那么在古代为何能盛行“听妻入狱”制度呢?其实这属于“悯囚”方式的一种。在古代,掌权者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百姓,往往会制定一些较为严酷的刑罚。这样做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住百姓,但是也加剧了百姓的怨言。
于是在酷刑严厉的朝代,一些官员就会默默地执行类似“听妻入狱”的制度,这也算是死刑犯之间的一种潜规则了。可能很多现代人不理解,想要怜悯或者关怀死刑犯有很多种办法,为何一定要将妻子送到监狱里呢?
其实这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古代假如一名成年男子没有及时留下子嗣,是会被视为极大的不孝。古代人崇尚儒家思想,假如被判为不孝,那可是无比严重的刑罚,甚至会惊动族中的长老。
清代时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位皇子,因被皇帝斥责不孝,最终惶恐而死。因此“不孝”在古代是一项极为严重的罪名。而古代囚犯在国家有喜事时是可以获得大赦机会的,但是不孝之人不在其中。
由此可见,不孝对于古代人来说是一项极为沉重的枷锁。这种枷锁不光困住了个人,同时也给整个社会附着上了一个沉重的课题。当死囚犯被判死刑之后,假如没有后代,就连监狱长都得帮忙想办法。
当然了,这只是“听妻入狱”制度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其一便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要了解在古代,许多达官贵人为了保命,会花钱买卖人口,私自换出死囚犯,随便找个乞丐就能蒙混过关。
将死囚犯的妻子送入监狱,某种程度上杜绝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同时将妻子送进监狱,也是为了防止死囚犯被重刑折磨屈打成招,一旦死囚犯真有冤情,势必会跟妻子诉说,这样一来,妻子出去后就可以马上替丈夫申冤了。
原因之二,古代人口稀少,百姓在某种程度上是皇帝重要的私人财产,冷不丁地少一口人,劳动力自然就少了。因此为了保住出生率,“听妻入狱”制度也就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了,并且延续了很多年。
“听妻入狱”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死囚犯的怜悯和同情,是一种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尤其对于死囚犯的父母来说,能够延续香火、延绵子嗣,算是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和关怀。
除了听妻入狱制度之外,死囚犯在临刑前往往会得到一顿无比丰盛的食物,俗称“断头饭”,这也是对死囚的某种关怀。到了现代,死囚甚至可以自主选择一首歌当最后的安眠曲,算是做到了更大程度的人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