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文武双全的太监,刘承规有多厉害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8-07)150

文武双全的太监,刘承规有多厉害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文武双全的太监,刘承规有多厉害呢?

刘承规,自宋初当宦官,历事三朝,深所倚信。他掌管内藏三十年,对度量衡很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太宗实录》及《册府元龟》等史籍的编修,就有刘承规的一份心血。另外,还曾参与封查府库,平定土民动乱,防备契丹等事件。刘承规是宋代宦官中较有作为的人物。他的一些事迹,值得人们重视。

在宋朝,皇帝多喜欢任用亲近人员外出公干,也因此用太监干了许多坏事,尤其是在军事上,只有刘承规除外,给皇帝挣足了面子。刘承规之一次外放就和知州乔维岳配合默契,一举平定了当地山民暴乱,因功担任胜州刺史,太监当市长,不知刘承规是不是宋朝之一人。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契丹人进犯,宋太宗命刘承规率师屯住定州以便接应,这个时候,刘承规已经是方面军大员了,时逢黄河决口,刘承规又奉命治河。他率领军民夜以继日抗洪救灾,最终不负使命,护卫了河堤,挽救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宋廷计议修建天雄军防卫事宜,刘承规奉宋真宗诏令,传授赞襄,他建议增加甘肃环县国防军兵力,以便战争爆发随时救援,后来,战事发展一如所料,可见,在军事上,刘承规有一定的见解,也能因地制宜提出制胜策略。

军事上还不是刘承规最牛的一面,刘承规更大的成就在于经济和文化方面,他担任大内财政部长和税务局长三十年,主要负责为皇帝招财进宝,供奉所用,因此擅长理财,熟知经济方面知识,尤其是对度量衡颇有研究,为宋朝的权衡改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自汉唐以来,权衡屡有偏差,铜钱的重量大小不一,为宋朝铸铜为钱带来麻烦,他采用二进位制推算出银两铜钱定数,即一两等于二十四珠,并以识黍为准,经刘承规改制后,钱两益为精准,全国以此度量衡颁布,“好弊无所指,中外以为便”,解决了财政方面一直沿用的旧弊,宋朝商品流通和此后的经济繁荣,刘承规功不可没。

刘承规在编纂史籍、整理图书方面,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咸平元年(公元998年),宋真宗命令他与杜镐一起整理大内藏书,刘承规分门别类编写目录,并进行排列。宋真宗见其工作积极负责,且富有成效,此后,所有重要的典籍图册都让其领衔编缉整理。真宗朝最重要最有名的《册府元龟》就是由刘承规居首,王钦若、杨亿等学界大佬编修的,此书内容庞大,上至远古下至五代,所引诸书,皆为古本,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此后,宋朝本朝国史的修订和增补,皆由刘承规典领。假如刘承规不通文墨,不学无术,宋真宗是不会把修史这样重要的事情,放心交传付给他的,可见,刘承规在文化、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一个太监,能够能文能武兼领各种 *** ,已经很让人惊讶了。《宋史》上还说,刘承规勤学好问,善于读书,尤其喜欢历史,每次都要刨根问底,对于故事探明究竟,他还喜欢藏书,对于那些有名望的读书人,常常礼贤下士,并暗中推荐到朝廷作官,这位太监,简直就是读书人的伯乐,皇帝身边称职的人事部官员。非独如此,刘承规在宋人笔记中也得分很高,这个太监不像心灵扭曲的残疾人,而是充满了暖意,令人击节赞叹。

《丁晋公谈录》记载,刘承规在做黄门小太监时,被宫中人唤作刘七。宫中常常有挑选珍珠之类的差使,刘承规也经常参与,为了防止珍珠失窃,皇帝派高级宫女们在一旁看管监督,尽管如此,仍然防不胜防,经常有人趁女官们走神的时候,藏在衣袖中偷偷拿走,但是,刘承规遵纪守法,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一次也没干过。

太宗朝时,经常有宫中之人暗中翻墙逃走,这一天,又有一个宫女偷逃,可惜运气不佳,被守卫逮个正着,太宗犹豫不决,到底是杀,还是不杀呢?刘承规在一旁从容奏道“此人不可饶恕,官家你若放过她,就会纵容宫女总是逃走,还是交给为臣处理吧,我一定会活取其心肝,以敬效尤。”宋太宗深以为然。于是,刘承规领走小宫女,将其送入尼姑庵,稍后找了户好人家嫁了。回过头来,刘承规找了一副猪的心肝,用盒子装敛,遍示宫中,众宫女见状,吓得花容失色,哭哭啼啼,自此,宫禁森然,再也没有人敢翻墙逃跑了。

另有一次,刘承规负责为宋真宗建造宫殿,许多人都向他告发,铸铁监监守自盗,将皇家的铜偷盗了数千金,然后,像鼹鼠一样打洞埋在地里。刘承规听后,不动声色,仍然和颜悦色像以前一样对待他,稍后探知到埋藏地点,偷偷派人把盗取的铜如数取回,然后将地面恢复原状。尽管如此,盗铜的铸铁监还是发现自己私藏的铜不翼而飞了,也知道一定是刘承规派人干的,心里忐忑不安,既害怕又感激刘承规,稍后,将这种复杂的心情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本来该十五年建造的宫殿,在此人的知恩图报后,七年就大功告成了。

通过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仁厚宽容的正人君子形象,尽管这是一个身体残缺不全的人,然其人格魅力丝毫不逊于身体健全的人。不过,人无完人,刘承规也有让时人诟病的地方,如前所述,他为了满足宋真宗一己私欲,而大兴土木,建造气势恢宏的宫殿,虽然当时丁渭为正使,他为副使,但其在建造过程中,凡是不合其要求的,一律推倒重建,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耗费无数,后用他掌管的内帑,塑造了三尊塑像,流光溢彩,金碧辉煌。不过,刘承规并非贪财之人,在做地方行政长官时,所得薪酬都交给了有关官员,宋真宗曾下诏褒扬赞美。

宋真宗非常信任和器重刘承规,把他当成腹心之人,凡宫中大小事务,皆由刘承规负责。刘承规亦不辱使命,所做之事循规守礼,令人信服,宋真宗为此还写过一首诗赞美他。更难得的是,作为一个权倾朝野的太监,刘承规并未恃宠骄横,而是进退有据,就在他名声如日中天时,先后两次提出退休申请,一次是丁渭曾当面劝说宋真宗,承规这个人退不得,内宫还需要仰仗他的管理,可从优褒奖,设置一个独特的官位挽留他。刘承规听从了皇帝与大臣的挽留。另一次是宋真宗祭祀归来,刘承规再次上表请退,宋真宗仍然难舍,敕封他为宣政使,迎州观察使。

后来,当刘承规重病在身,自知大限将至时,他仍然牵挂的是公事,监死前,刘承规写好奏疏,请求朝廷不要赠送财物,礼谢真宗皇帝不要下诏治丧开追悼会。宋真宗深为赞叹惋惜,派身边亲近的宦官与负责祭祀的官员共同主持葬礼,并且亲自为刘承规写了祭文,赐其谥号为“忠肃”,后追赠为“侍中”,刘承规是有宋以来,之一位被赐与谥号的太监,纵观其平生所作所为,不失为一个好太监,当为后世太监师表,可惜太监中的好人,终归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8/203456.html

“文武双全的太监,刘承规有多厉害呢?” 的相关文章

让扶苏去边关,秦始皇这么安排到底有何用意?

让扶苏去边关,秦始皇这么安排到底有何用意?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始皇在东巡的过程中猝然去世,赵高和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扶胡亥上位,同时矫诏赐死扶苏。结果由于胡亥昏庸,朝政陷入混乱。陈胜吴广一声号令,天下大乱,强大的秦帝国只经历了十多年,便很快土崩瓦解。之所以出现这一系列的变故和悲剧,根本的原因,就...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琼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是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时期,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使杜琼追赠丞...

武则天上位后大肆屠杀 李世民当初为何没有除掉她

武则天上位后大肆屠杀 李世民当初为何没有除掉她

对唐太宗在位时,为什么不早点除掉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太宗在位时,为什么不早点除掉武则天?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的大唐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最开放的国家,但依然没有开放到能接受一个女子做皇帝的事(太宗估计想都没敢想),所以武则天上台后大肆屠杀,只剩下圆滑明哲...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自杀的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卫子夫,出身微贱,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卫子夫最终死于巫蛊事件。精明一世、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历史笔墨。在不同学者的心目中,对刘彻的评价褒贬不一。刘彻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历史功绩可圈可点,但对他的非议,也...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刘备在荆州时期实力最为鼎盛 和孙权开战又会怎么样

对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要是和孙权发生全面战争,谁会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在荆州最鼎盛的时候,应该是取得益州之后、湘水划界之前。如果曹操不插手的话,刘备与孙权全面开战,胜负难料,谁都没有取胜的把握。但这取决于孙权的战略决策,很可能孙权会主动放弃,刘备再次夺...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曹操不愧为枭雄,不计前嫌接纳杀子仇人张绣,多年后张绣下场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说曹操一生最为后悔之事,因自己风流而害死长子曹昂,绝对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张绣作为杀死曹昂的罪魁祸首,数年后当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丝毫未提报仇之事,甚至表现得相当热情,这又是为什...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颖西晋宗室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马颖部将石超在荡阴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晋军,俘获晋惠帝北归邺城。自此司马颖牢牢控制西晋朝廷,但不到一年,司马颖就兵败逃往洛阳,被堂叔司马颙抓获。那司马颖为何会迅速走向败亡呢,一,...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三国时期东吴重臣,以正直及屡次劝谏孙皓闻名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