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 *** ?北宋是如何防止科举作弊的?

历史文化6年前 (2018-08-10)320

相较于唐朝,宋代对于科举进行了很多革新,完善了之前的很多弊端,在防止作弊方面也有了创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到清光绪帝三十年(1904年),科举考试在中国延续了将近1300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举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国家招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文人进入仕途的重要方式。创立科举制之后中国就逐渐摒弃了门第选拔官员的旧俗,是贫寒子弟跨越阶级的工具。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武将黄袍加身篡位得来的皇帝,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就开始了文官治天下,直到真宗年间文官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形成。宋代重视文官,科举考试又是宋代文官的来源,防止科举作弊选拔真才实学的士大夫在宋朝显得尤为重要。

宋代的糊名制以及相貌册可以说是今天考试的雏形。

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方法?北宋是如何防止科举作弊的?

一、科举考试作弊现象

作弊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考生,另外一方面是考官。

就考生来说的作弊 *** 有:夹带、请托、替考等。从考官的角度作弊 *** 有:泄题、受贿、批卷等。宋朝分别对考生和考官作弊制定相应的对策。

1。考生怎么作弊

夹带作弊,说通俗点就是写小纸条,写小纸条过于明显易于发现,所以夹带起来就要在隐秘的地方。

古代需要用毛笔写字,有毛笔就有砚台,有作弊的考生就以砚夹带,在砚台底下做出一个镂空,可以携带大量的小纸条。就连衣服都做成夹带衫,在衣服里边放上许多自己背不下来的知识点。还可以在自己的靴子里、干粮里加上小纸条的,总之夹带的地方五花八门。

在清代出土了一本“五经全注”,是一本极小的小册子,里边包括对五经的全部注释。以及一双靴子,靴子倾斜四十五度角就会出现一个小抽屉,里边就装了很多的小册子。

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方法?北宋是如何防止科举作弊的?

看到这里不免有些熟悉,在现在曾经考试的时候是不是也在橡皮或者某个角落记上一两个数学公式,说起来还很有趣,如今的人们和古人的做法都是一样的。

考生除了这些小打小闹的作弊 *** 之外还有另外一个 *** 就是——替考。

在现代替考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没有照片的古代以及各种因素的制约,没有办法清晰地辨认出每一个考生的容貌,即使是统治者想出应对之策,替考现象也是源源不绝的。

如果在太平盛世还好,每个人的户籍都登录在册,但是碰上战乱年代户籍丢失和人员损伤就没有办法及时更新。

2、考官作弊

考官作弊的 *** 就比考生简单多了,科举考试由中央官员主持、出题、监考以及批改卷子。

考官可以在进入考场后与外边的学生沟通泄题。

另一种就是收受贿赂,如果出现考官受贿的情况,就可以对抄袭的学生视而不见,如果是自家的孩子甚至会帮上一把,在批改卷子时也会高抬贵手。

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宋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取得更广泛的支持,以便吸取更多知识分子参加政权,从北宋初即对科举考试制度做了多次改革。逐步制订了防范考试舞弊的多种制度,以满足朝廷对文官的需求。

1。防范考生

上文提到考生会用多种方式夹带进入考场,宋代就衍生出了搜身检查制度,在考生进入考场之前要接受全身的检查,脱掉衣服和鞋帽,甚至在头上的发结也要打开来检查一下,带来的干粮也要掰开检查一下。

并且还实行相貌册制度,这是初代的准考证,宋真宗年间开始使用,后来一直为后代所继承,但是相貌测在古代并不是很完善,加上南宋战乱,相貌测只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过作用。

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方法?北宋是如何防止科举作弊的?

在考场周围围上一圈荆棘的棘闱 *** ,防止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有人传递答案作弊。

在考生报名考试的时候还需要有担保人,一个由自己本人确定,一个由担保人确定身份,如果发现有人替考,考生本人以及担保人,甚至监考官员都要受到惩罚。发现有考生作弊的当场黜退,停考三年,重则要被流放甚至是斩首。

当然斩首和诛九族等情况是很少见的,朱元璋时期发现南北榜事件,当时株连了很多官员,是因为朱元璋害怕结党营私以对抗朝廷,牵连甚广这种事件是很少发生的,最常见的就是停考三年。

2、防范考官措施

除了对考生的一些防范之外,也对考官进行了一些限制,其中就有锁院制度。因为科举考试的官员是固定的,所以会出现贿赂的事情。之后宋朝的考官经皇帝随意指派,一经委派立即住进贡院,有官员看管贡院防止出现贿赂制度。

此外还有糊名制度。就是考官在看考生答卷的时候要把真实姓名糊住,防止考官作弊,但是考生有时用墨水在指定的卷面做记号,方便考官认出自己的卷子。对应的有出现誊录制度,就是考生答完卷子会有专门的官员把卷子重抄一遍。

复试制度。复试在古代称之为殿试,就是皇帝亲自面见考生,亲自出题,防止官员徇私舞弊,有很多考生在笔试之后殿试被刷下来了。

当时的惩罚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砍头、流放、株连等都是有关考试的惩罚。

可见宋代皇帝为了能得到有真才实学的士子也是煞费苦心,经过这样一番考试,国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比如誊录制度,如此大的工作量,在世界所罕见。宋代的许多防止作弊的措施为后代所继承,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制度也在逐渐地完善,科举考试逐渐成为士人子弟发挥才学的地点。

三、诚信考试重要性

科举制起于隋朝,发展于唐朝,完善在宋代,宋朝开创了誊抄制度、相貌测制度,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选贤举能是政治统治的需要,是国家机器行之有效的必经之路,另一方面促进考试的公平,给平民子弟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舞台。

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方法?北宋是如何防止科举作弊的?

1。宋朝需要文官

在中国还没有进入朝代纪年的时候就有了禅让制,也是最初的选拔模式,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而被选举为部落首领。

《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秦朝祖先为了网罗人才,曾说过能使秦国富强者,愿把秦朝江山分与一半,果然就有商鞅这样的人才来到了秦朝,改革为秦朝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从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等制度的实行,大家可以看出古代的帝王多么的求贤若渴。国家政治的有效运行就是依靠这些贤德之人。

反观宋代更是如此,宋朝科举取士达到历代之最,是历朝历代最渴求文人的朝代,只有宋代的词可与唐朝的诗所匹敌,可以看出宋朝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宋代重视科举制度还为了可以满足文官治天下的政治需求,宋代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宋代更加需要文官是宋朝的历史遗留问题。

科举制在宋代逐渐被完善,一扫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这更加有利于封建皇帝扩大统治基础,满足了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将地方人才都集中到中央,壮大中央的力量,防止出现前代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现象。

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方法?北宋是如何防止科举作弊的?

用文官管理武官,用文官管理军队,文官接受儒家礼仪熏陶的,对皇帝更为忠心,基本上不会出现唐代地方武官割据一方的现象,让统治者更加的安心。

促成了普遍读书的风气,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养成,扩大科举考试的范围有利于贯彻中央的思想,尤其是治国思想,能够更好地统治人民,巩固统治。总之宋代需要文官甚于前朝,所以科举考试对于宋代来说尤为重要。

2、清明的科举考场

春秋时代孔子老先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始创办私学,逐步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风气,科举考试的实施也打破了世卿世禄的选官陋习。

平民子弟进京考试已是一种极大的经济压力,很少能有多余的钱贿赂考官,如果能打通官场各个环节顺利过关的考生,一定是非富即贵,宋朝应对考生作弊措施的实行无疑为平民子弟入仕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环境。历朝历代的经验证明能够使国家政治平稳运行的一定是贤德的官员,而非一些酒囊饭袋,所以考场清明就是政治清明的保证。

总结

科举考试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经过历代不断地完善,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保证了社会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国家政治的平稳运行,维护了中央集权制。

宋朝对科举考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科举考试难度提升,很多考生通过夹带、贿赂和替考等方式作弊,宋朝 *** 也对此做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对考生搜查、隔离、画册等方式防止考生作弊。

考官方面也有收受贿赂、泄题等作弊问题,朝廷通过锁院、糊名、誊抄等方式防止官员徇私舞弊,结党营私,为考生创造清明的考试环境。统治者为了网罗人才也是煞费苦心,考生为了金榜题名也是绞尽脑子,但是追根揭底考试还是要诚信为准,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参加考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8/203981.html

“古代考生有哪些作弊 *** ?北宋是如何防止科举作弊的?” 的相关文章

古代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 李治娶自己的小妈为何无人骂

古代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 李治娶自己的小妈为何无人骂

对李治娶了自己的小妈,为何没人骂他?你看看他究竟是什么出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汉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封建礼教是十分重视的。对于儿子娶自己父亲的妻子这件对更是不能容忍,会遭到世人的唾骂。然而,李治娶了武则天之后,满朝文武和后人却貌似并没有什么反应,也没有...

马希范:南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

马希范:南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在土家族民间具有极高的声望

马希范(899年-947年5月30日),字宝规,楚武穆王马殷第四子,衡阳王马希声异母弟,母陈氏,南楚第三位国君,在位16年(932-947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希范初任镇南节度使。长兴三年(932年),马希声去世,马希范继位。在位前期,与土家族首领彭士愁,歃血为盟...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古代帝王为什么总是会杀掉有功之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君主集权统治下,整个国家就是皇帝和家族的私有财产,既然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皇帝肯定是往往会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而这危机感就源于朝堂上手握大权的臣子。在皇帝内心里边,解决的方法肯定是有...

历史上真实的法正对蜀汉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上真实的法正对蜀汉都有哪些贡献?

三国演义中,各大猛将各领风骚,文臣也是针锋相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熟悉三国历史故事的朋友,一定都非常津津乐道于当中的谋士和武将。论及武将,大家也都会想到蜀汉的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曹魏的五子良将两张、徐、于、乐,东吴的周、鲁、吕、陆...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作为唐朝名相,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时期政治家、名相,唐朝四大贤相之一,他是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能力怎么样?与关羽和魏延相比如何?

三国时期赵云的真实能力怎么样?与关羽和魏延相比如何?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刘备手下有几位名将,比如,正史记载中,刘备称汉中王后,封了四位名将,前将军关羽、左将军马超、右将军张飞,后将军黄忠,还有镇远将军、汉中太守魏延,而赵云当时被封为翊军将军。因此,赵云就被冠以“杂号将军”的标...

古代太监和宫女成为夫妻就叫做对食 他们的生活幸福吗?

古代太监和宫女成为夫妻就叫做对食 他们的生活幸福吗?

还不了解:古代对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对食究竟是什么样的?太监和宫女是如何做夫妻的?关于“对食”这个词,以及这个词背后的含义,估计很多人都是从清宫剧里了解到的,其实,“对食”在古代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的“对食”记录,可以追溯到汉朝汉武帝时代。在清宫剧里...

历史上雍正帝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得的什么病?

历史上雍正帝的真实死因是什么?得的什么病?

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清朝雍正皇帝是历史上比较富有争议的一位皇帝,而争议所在之处就在于他继承大统的过程。对于清朝最为惨烈的夺嫡之争“九子夺嫡”,就发生在康熙晚年,而在这次夺嫡之争中,最后的获胜者则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历史上的雍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