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为何能平定北汉?北宋战争动员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
北宋时期,战争动员与战争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的战争动员就是在战争期间,以国家为主体所实行的一些非常性措施。在面临大规模的战争前,战争动员能够使整个国家竭尽全力来准备;在面临大规模战争前,国家则实行局部动员,集中精锐部队投身战争。
战争动员就是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动员,将国家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争实力。战争动员发挥作用的程度,对于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重大乃至决定性的影响。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下面就以北宋的几次战役为例来探讨北宋战争动员与战争之间的关系。
一、平定北汉
宋太祖于建隆元年,平定李筠之后,就意图对北汉用兵。当时的忠武军节度使张永德认为“太原兵少而悍,加以契丹为援,未可仓促取也。”张永德看到了北汉的优势所在,一是军队的战斗力,二是契丹的援助。
针对北汉当时的情况,指出北宋要派出游兵对北汉的田事造成骚扰,田事不利必然影响军粮的储备、供应,进而削弱北汉士兵的战斗力;另外还要派使者、谍者入契丹,以断绝北汉的外援。华州团练使张晖认为“潞泽疮痍未愈,军务洊兴,恐不堪命。不若拥兵育民,俟富庶而后图之”。张晖指出刚经历过战争的地区需要时间恢复经济发展。
也就是说,要想拿下北汉,必须在战争前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建隆三年(962),朝廷开始派部队修筑跨越太行山的道路,为进攻北汉作好准备。宋太祖在位时,北宋也曾集结大军围攻北汉,但由于宋太祖的驾崩,平定北汉的任务就落在了宋太宗的肩上。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针对北汉问题征询曹彬的意见,曹彬认为北宋军队精锐,讨伐北汉的时机已经成熟。在筹谋对北汉用兵的这几年中,根据张永德的建议,北宋不断对北汉进行围堵、骚扰,北汉于997年就开始不断向辽借用粮草。北宋对征伐北汉已经有充分准备。
宋太宗调动军队十分高明,在用兵河东之前,尽量不让对方发现北宋的异动。贸易如常,使辽朝放松警惕,以便北宋抢夺战机。太平兴国四年(979)初,宋太宗决意出兵,“先遣常参官分督诸州军出赴太原”,这也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首先发邢、贝、洺、泽等州军储,接着又发齐、汝、蔡等州军储。
宋太宗出发亲征前,发曹、单、滑、潍等州及京兆、河南、大名府军储。三月,又诏发安、复、唐、邓、商、海、密、蔡州军出赴太原。接着,宋军在出征前就分配好各军部所攻略的地段,此外还任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以在此处截堵辽军。因为宋军前期保密工作做得较好,出兵后辽朝才察觉到异动,宋军取得了战略优势。
有记载“契丹数万骑入侵,大破石岭关南。于是北汉外援绝”,在北汉外援断绝的情况下,宋军攻势益加猛烈。宋太宗抵达太原城之后,动员一些可以抛剑的勇士献技,以动摇北汉军队的士气。宋太宗在战争中身先士卒,动员宋军的士气,“士奋怒,争乘城,不可遏。上恐屠其城,因麾众少退”。
宋军的士气高昂,锐不可当,之后刘继元投降,北汉灭亡。宋军之所以可以顺利地平定北汉,在于前期准备充分,又在战前做了大量的动员工作。从北汉方面来说,宋朝对北汉不断地侵扰,阻碍了北汉生产的发展,导致北汉粮草供应不足,依赖辽朝的粮草来维持军队,是北宋战略上的成功。
再看北宋方面,这一时期,宋朝的统治者对双方态势有明确的认识,从宋太祖到宋太宗这一长时段的准备,国内生产得到了恢复,使得对北汉作战有充足的经济实力支持。 *** 在战前不断调发各地的粮草到前线,来保障战士的军需供给,使战士在作战中无后顾之忧。
北宋有效的战前军队的部署,阻隔了辽朝的援军。战前宋太宗还利用北宋武士献技,从精神方面压制北汉军队,打击北汉军的士气。在多方面动员的配合下,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二、满城之战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在灭北汉之后,即刻转向幽州,发起了对辽的攻势。宋军的部队刚刚经历对北汉的征伐,大军驻扎在前线并未离开,节省了调动军队的时间。宋太宗下令将粮草转输幽州,北宋大军包围了辽的南京,企图再次抢占先机。
史料记载“及高粱之战,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大败宋军”。宋朝大军随后被辽朝耶律休哥、耶律斜轸带兵击溃,辽朝还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冬天,辽朝皇帝下令伐宋,“以报围城之役”,满城(今河北满城)之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宋太宗此时已随大军离开了前线,离开之前宋太宗认为:“契丹必来寇边,当会兵设伏夹击之,可大捷也。”即使刚刚经历过高梁河之败,宋太宗也认为此时军队士气不能够低迷,要对辽朝可能的进攻做足思想准备。这也是在告诫边疆不能放松警惕,要积极备战,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其次,史料记载,此时备战的宋军数量多达八万人,可以说,北宋一方为了准备满城之战,将当时在定州、镇州、关南所驻兵力联合起来,动员了大量的兵力。《长编》记载了宋太宗的指令,“命崔瀚及定武节度使孟玄喆等留屯定州,彰德军节度使李汉琼屯镇州,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屯关南,得以便宜从事”。
满城此地多山谷,易守难攻,有记载“满城西境多山,运载往来,率用驮骡,远山之地,则用车马”。满城北侧是徐河,徐河是双方都想抢占的战略要点,若北宋在徐河屯兵,就可以有效地限制辽朝的骑兵。这也是贯彻了宋太宗的指示“当会兵设伏夹击之”,宋太宗要求崔瀚、孟玄喆、李汉琼会师于徐河。
从史料的记载看,“廷让先阵于徐河”,宋军首先到达徐河,并在徐河排兵布阵。皇帝虽不在军中,但却颁下阵图来指挥作战,“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在战前排兵布阵时,崔翰用宋太宗颁下的阵图布阵,“阵相去数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面对这种情况,赵延进认为:“今敌势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乘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李继隆也认为“兵贵适变,安可以预料为定”。后来重新排阵“士众皆喜”。根据战场的实际形式排兵布阵,可以起到安定军心的作用,可见也是十分必要的。
关于这场战役的结果,《宋史》记载:“太宗北伐,即班师,上以边备在于得人,乃命廷翰、李汉琼率兵屯真定,崔彦进屯关南,崔翰屯定州。冬,契丹果纵兵南侵。廷翰先阵于徐河……崔翰、李汉琼兵继至,合击之,大败其众于满城。”宋军取得满城之战的胜利。
关于满城之战还有一种说法,《辽史》有记载在满城之战前夕,北宋曾经向辽军请降。“军于满城,方阵,宋人请降。(韩)匡嗣欲纳之”耶律休哥却认为宋军士气正高,请降是疑兵之计。“匡嗣不听,俄而宋军鼓噪薄我,众蹙践,尘起涨天”。北宋军队在战前假意投降,使得韩匡嗣放松了警惕,宋军又趁机奋起进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宋史》记载这场战争的成果说“斩首万三百级,获三将,马万匹”。《辽史》也记载说“冬十月乙丑,韩匡嗣与宋兵战于满城,败绩”。总之,满城之战中,宋朝大败辽朝。从战争动员的角度看满城之战的胜利,一是源于宋太宗对宋辽双方的局势有清晰地认识。宋方刚刚经历了高粱河之役的失败,士兵的士气难免低迷。
但在这种状况下,宋太宗却不忘告诫将领不能懈怠,从思想的角度作出了警示的作用,这无疑让军队时刻保持警惕,防备辽朝的进攻。第二,满城之战前,北宋动员了大量的武装力量投入战争,组建了八万人的大部队。此外,宋太宗还派出了优秀的将领领兵,以控制战争局势。
第三,北宋部队能够充分利用满城的地形状况,提前抢占战略要地。辽朝的骑兵战斗力很强,一直被宋方视为心腹大患。只要宋军可以提前抢占徐河这一战略要地,就能够遏制辽朝的骑兵。正是由于宋方前期不间断的战争动员准备,军队迅速而整齐地先于辽朝占据了徐河,赢得了这场战役的先机。
第四,宋太宗虽然不在军中督战,但却颁下了僵化的阵图指挥排兵布阵。而将领能够及时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排兵布阵,避免军队无斗志的情况发生,振奋了军队的士气,为作战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五,宋军假意投降使得辽军将领麻痹大意,振奋宋军气势的同时消灭辽军的气势。总之,没有不经准备就可以胜利的战役,战前动员军队,并保证军队士气高涨,在优秀将领的领导下才能打败辽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北宋的两次对外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离不开战前对军队的动员,鼓舞士气,在保证军队士气高涨的条件下再出征作战,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果。战斗低迷时期,动员鼓舞士兵,有时候可以力挽狂澜,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