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如何教育儿子的?她始终成为不了一个优秀的母亲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构建了一个皇帝家庭,夫妇二人是皇帝,他们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个也都是皇帝:长子李弘死后追封为孝敬皇帝、三子李显为中宗、四子李旦为睿宗。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不幸之处在于家人结局大都不好。李治与武则天有四子二女,八口之家只有李治与李旦善终。武则天被政变搞下台,晚景凄凉;长女夭折,也有传闻被武则天扼死;小女儿太平被玄宗李隆基赐死;李弘暴毙;李贤被武则天逼迫而死;李显中毒而亡。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皇帝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被身边形形 *** 的人觊觎着,随时会被算计,甚至包括亲人。
然而,权欲就像毒瘾,权力所带来的支配力,会给人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让人不顾一切的去追求,亲情、爱情、一切情义与之相比皆黯然失色,甚至人间最难以割舍的母子之情也会被撕个粉碎。武则天正是这样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权欲毁掉了这个家庭。
武则天是一个女强人,也是个悍妻。在她的要求下,太子李忠被废,自己年仅四岁的长子李弘,被立为太子。她还通过“上官仪事件”一箭双雕,震慑了另有新欢的李治,还帮儿子除掉了前太子李忠,这个潜在的敌人。不但如此,其他三个儿子与女儿太平公主,都是年幼册封,所享受的食邑与礼制都远较其他亲王、公主尊贵。在物质条件上,武则天让孩子们尽显尊贵。
她也是一个严母,对孩子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她的子女们,无一不是博学多才,恭敬仁孝之人。
李弘自幼仁孝,学习《左传》,看到其中的弑君行为,忍不住叹息,要求老师换教材,说:“这种事情,不但讲不出口,听了都不忍心!”他酷爱学术,组织学士,集古今文集,编写了《瑶山玉彩》。太子的仁德、学识与礼仪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
次子李贤,外表英俊,才思敏捷,举止高雅,《尚书》、《礼记》等经典,看一遍就能领会要旨。他组织编纂的《后汉书注释》至今都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当太子期间,理政公允,得到朝野的认可,李治认为他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幼子李旦,谦恭好学,对待下人平易近人,对音乐、书法、学术都有很深的造诣。
就连最不着调的三子李显也能写一笔好字,飞鹰走马更是样样精通。
在武则天的严格的管教下,虽然孩子们一个个都很优秀,但却相继与她发生了冲突。因为,封建社会子继父业是天经地义,李治身体不好,孩子们相继成为太子,有义务替父监国,掌握权力。
孩子们年轻,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向李治那样对她百依百顺。而武则天的权力欲望在一步步增大,所以,她与孩子们的冲突不可避免。只是四个儿子面对母亲的干政,反抗的程度不同。
李弘身体不好,二十三岁就暴毙于绮云殿,有很多人怀疑是武则天所为。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其一,李弘出了名的仁孝,与母亲虽有冲突,但并不严重;其二,杀死李弘并不解决问题,当时大权仍在李治手中,李弘死了,还有李贤等继任者,以武则天的心智不会看不到矛盾的关键。就算急于把持朝政,目标也应是李治。
李贤是兄弟四人中最刺头的,当了太子后急于施展抱负,霸气过于外漏。当时,李贤与身边的宰相们团结一致,与武则天和她领导的干政集团“北门学士”之间的矛盾迅速升级,双方进行了针尖对麦芒的夺权斗争。这种“忤逆”行为,引起了武则天的不满。于是,没过多久,李贤便被发配到了巴州。在武则天即位之前,为了消除威胁,斩草除根,武则天狠心逼死了李贤。
李显吸取大哥二哥的教训,当太子期间对母亲唯唯诺诺,李治驾崩后,李显即位。他天真的认为当了天子便可为所欲为,迫不及待的提拔岳父,培植势力。此时的武则天篡唐自立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绝不容忍儿子这种行为。于是,李显被废为庐陵王,软禁于房陵。
李旦可以说是兄弟四人中最聪明睿智的一个,表面性情淡泊,三让天下,实则心机深沉,城府极深。在武周一朝,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的威逼陷害下,有惊无险。他对于权力不但拿得起,还能放得下,从这点看,其睿智超过了母亲,所以能够善终。其谥号为“睿”,实至名归。
可以说,武则天能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所攫取到的权力,全都来自与他的儿子们。通过与李弘、李贤的争权,武则天控制了朝政,打下了根基;通过与李显、李旦的争权,武则天夺取了天下。在皇家,冷酷的权力与温柔的亲情向来是一对矛盾。
直到晚年,武则天都没有放弃过权力,她宁愿让男宠“二张”兄弟充当自己的爪牙,也不愿将权力交给太子。她之所以被“神龙政变”赶下台,这是更大的内因。
那么武则天晚年传位于子,还政李唐不是注重了亲情吗?其实,表面来看,李昭德、狄仁杰等人是利用亲情,通过解梦等手段说服了武则天。但实质上,武则天之所以传位于子,是她看到了天下士庶的思唐之心。
作为皇帝,武则天可以固执地将皇位传于武氏,来打造武家江山;但武则天又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国泰民安是她的终极目的,她不可能违背天下大势,不惜分裂与战争,而传位于武氏。
所以,武则天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合格的政治家,但她始终成为不了一个优秀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