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元朝时期,帝王更迭为何如此频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04)130

元朝,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国祚从忽必烈定国号的1271年开始到公元1368年元顺帝被赶出北京城有98年,在这短短的98年中元朝一共诞生过11位皇帝,其中开国之祖忽必烈当政24年,元朝末帝元顺帝当政36年,中间这38年,元朝更换了9位皇帝,如此频繁的皇位更迭,在历史上绝无仅有。为什么元朝帝王更迭顺序会那么频繁呢?其根源是什么?造成的后果又是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法令,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为“大元”,至此一个崭新的王朝成立。新王朝建立以后,忽必烈也很合适宜的在公元1273年立自己的嫡长子真金为皇太子,不过令人惋惜的是真金早忽必烈一步先离世。虽然嫡长子先自己一步离世,但忽必烈并没有从自己的其他子嗣中再选择继承人,而是将目光放到了真金的孩子身上。

公元1293年,忽必烈将自己曾赐给真金的“皇太子宝”赐给真金的第三子铁穆尔,间接表明了他的传位意图,除此之外忽必烈又派铁穆尔镇守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令他掌管北方防务,铁穆尔在和林的这段经历不仅让他与精锐的北方驻军结下了特殊关系,也为他和他的后裔登上帝位提供了重要保证,当然这一切当时的铁穆尔并不知晓。

元朝时期,帝王更迭为何如此频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公元1294年,忽必烈驾崩后,铁穆尔顺利登基为帝,是为元成宗。元成宗登基为帝后,立自己的独子德寿为皇太子,可惜德寿早夭,皇位继承出现空缺,就此在元成宗去世后,元朝陷入皇位内斗的动乱。

元成宗去世后,左丞相阿忽台拥护皇后卜鲁罕与信奉 *** 教的安西王阿难答监国,并有意让阿难答称帝,海山之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与右丞相哈剌哈孙不认同皇后的做法,他们趁皇后不备发动大都政变。控制局势后,爱育黎拔力八达自感自己的实力不足以登基为帝,因此他率先拥护镇守和林的自己的哥哥海山为帝,海山得知情况后在元上都登基为帝,是为元武宗。(海山与自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是前太子真金之孙,元成宗二哥的孩子)

元武宗因自己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之后的元仁宗)在自己的登基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册封自己的弟弟为皇太弟,相约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弟弟的儿子相互交替称帝,此即为武仁之约。元武宗去世后,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不过他上台后在继承问题方面违背与元武宗的约定,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并将元武宗的长子周王和世琜(后来的元明宗)外放镇守云南、次子图帖睦尔(后来的元文宗)放逐海南岛。元仁宗的做法让元武宗时期的旧臣皆敢愤怒,他们拥护元武宗长子周王和世琜叛变,结果虽然和世琜被击败,但和世琜并未因此丧命,而是逃到了与元朝不对付的察合台汗国。

元朝时期,帝王更迭为何如此频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元仁宗病逝后,皇太子硕德八剌继位,是为元英宗。元英宗上台后未能处理好与保守派的争端,结果在南坡之变被晋王也孙铁木儿杀害,也孙铁木儿登基为帝是为泰定帝。(晋王也孙铁木儿是前太子真金之孙,元成宗大哥的孩子)

泰定帝病逝后,丞相倒剌沙拥立七岁的阿速吉八为帝,是为天顺帝。元武宗次子图帖睦尔不认同天顺帝的合法继承,他自己也登基为帝,是为元文宗,两都之战爆发,结果元文宗取得胜利,天顺帝被杀害。

在元文宗登基为帝的同时他的哥哥元武宗长子和世也宣布继位是为元明宗,元文宗得知自己哥哥宣布继位后表面上表示愿意退位,奉兄为帝,结果在俩人相会于上都之南时,元文宗毒杀自己的哥哥元明宗,自己成为唯一的皇帝。

公元1332年,在元文宗去世后,为了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他下遗诏立年仅七岁的元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为帝,是为元宁宗,但元宁宗在位不到两个月便去世,皇位又一次出现空缺,最后经过商议元明宗长子妥欢帖睦尔被拥立为帝,是为元惠宗,又名元顺帝,至此元朝长达38年的混乱皇位更迭结束。

总结起来忽必烈去世后皇位传承在太子真金的三个儿子的后代中交替传承,先是真金的第三子铁穆尔为帝,接下来是真金的第二子的两个儿子及其后代争夺皇位,中间夹杂着真金长子的儿子及其后代争夺皇位。

元朝时期,帝王更迭为何如此频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短短38年间,元朝先后有9位皇帝轮番登场,关于帝位纷争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自相残杀的局面一幕接着一幕。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元朝的继承制度存在问题,它不像中原王朝那般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而是通过库里台大会来选拔出国家的统治者,虽然后来忽必烈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想学习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稳固皇权,但由于嫡长子真金的早逝,又加之继承皇位的是真金第三子,所以元朝自忽必烈始,自始至终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继承体系。

受蒙古权力继承制度库里台大会的影响,贵族掌握很大的权力,这种权力经过演变导致宰相权力过大,宰相利用手中之权进而左右皇帝的废立,所以在元朝中后期经常可以看到宰相在其中参与政治的身影,比如元成宗去世后,左右丞相都曾干预过朝政,天顺帝能登基为帝,丞相倒剌沙起着重要的作用。

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夺更高统治权而进行的斗争结果导致元朝统治基础和实力被削弱,再加之元朝统治阶级长期以来推行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社会矛盾累积进而激化,最终引发大规模的起义。元朝皇室忙于争权斗争而不自知,等到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丧钟已敲响,元朝被推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08368.html

“元朝时期,帝王更迭为何如此频繁?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的相关文章

公孙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与秦朝之间有何瓜葛?

公孙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与秦朝之间有何瓜葛?

公孙衍,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原是秦国宰相,深得秦惠王的信任和器重,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人们的印象中,与张仪作为政治对手的人是苏秦。还有人说,苏秦和张仪是同学,都曾一起就读于鬼谷子的门下。不过,据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比张仪晚死26年。也就是说,...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了华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现如今人们对于曹操的看法也褒贬不一。那些说曹操是一代奸雄的人之所以如此评价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那就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曹操有...

王翦为什么想要提前告老还乡呢?他有着怎样的功劳?

王翦为什么想要提前告老还乡呢?他有着怎样的功劳?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的开国皇帝们对功臣有多忌惮,看看汉朝皇帝刘邦就知道了。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收拢了一众能人异士,并且为了笼络住这些人的人心而许给了他们不少好处。可是,...

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对李世民评价为何那么高

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对李世民评价为何那么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篡权夺位的李世民,为何受到世人景仰,还对他评价如此之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继唐高祖李渊之后的第二位皇帝,世人称其为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参军,战功显赫,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军事家,可见其才能的卓越。唐太宗李世民虽才能出众,...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西晋时期广汉太守,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张微(239年-310年),字建兴,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西晋官员,其父张翼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任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人物生平张微(华阳国志作张徵...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周景:东汉时期名臣,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

周景:东汉时期名臣,曾与杨秉一同奏免贪吏五十余人

周景(?—168年),字仲飨,东汉名臣,山阳太守周荣之孙,尚书郎周兴之子,东汉末年名将周瑜之从祖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初为大将军梁冀掾属,迁豫州刺史,转河内太守。梁冀被诛后,以梁冀故吏连坐,遭到免官禁锢。后以贤名,征召入朝,迁将作大匠、尚书令、司空,累官太尉,曾与杨秉...

关羽死后刘备为什么不追谥 刘备是在埋怨荆州的过失吗

关羽死后刘备为什么不追谥 刘备是在埋怨荆州的过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死后,刘备为何没有追谥他,是在怨其丢失荆州之过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获得人生的第一个谥号,已经是他薨后四十年的事情了。季汉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此时的季汉政权已经到了国祚的最后三年。一、刘备是没有资格追谥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