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讨厌的三位名士,他们分别是谁?
曹操最讨厌的三位名士,他们分别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能言善辩,风尚高雅是中国古代名士必备的一项优点。自古以来,大多数君王都喜欢有才华又尽职尽忠的臣子。但是,在东汉末年,曹操手下有这样三个名士,他们虽然“才华横溢”,虽然“受人赞赏”,却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那就是“作死之路”。
他们的作死条路不但让别人对他们三人刮目相看,而且还成功让爱才如命的曹操被气到“炸毛”。
见到祢衡,曹操想掀桌子
祢衡来自山东德州,是东汉末年一个非常有才华而且善于辩论的人。来到颍川之后,怀揣着名刺就是无人举荐。名刺就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身份证加介绍信之类的东西。当时,东汉实行察举制,年轻的才子们要带着名刺去找名士推荐,才能被察举官介绍给天子。可想而知,没人推荐祢衡,祢衡早就凉了。
就在这时,祢衡的好朋友孔融劝祢衡改变思路,到军阀权贵的名下做幕僚。因为当时曹操掌握着皇帝,又身居高位,于是孔融拉下老脸来,向曹操推荐祢衡,谁知道祢衡不领情。
曹操想要面试他,他几次假装生病轻视曹操,还背地里偷偷骂曹操。曹操挺生气,但是考虑到祢衡有才名,就让祢衡做敲鼓的小吏。这下祢衡毛了,觉得自己被曹操羞辱了,于是趁着给曹操击鼓的时候,猛敲鼓皮,敲击的还是《渔阳曲》。
《渔阳曲》作为鼓曲,曲风慷慨激昂,当时在场的宾客被曲子感染,纷纷想起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杀了皇后父女和董贵人父女之事,因此有的泪流满面,有的义愤填膺。见好好一场酒会,成了骂曹会,曹操拉不下脸了,立刻让乐队长去斥责祢衡。
谁知道祢衡不知悔改,还当场脱掉衣服,重复了一遍。曹操当然也被气的“炸毛”,不过怒极反笑,“我本来想羞辱祢衡,谁知道他却羞辱了我。”
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著之,毕,复参挝而去
孔融听说之后,忙让祢衡给曹操道歉,又跟曹操说,祢衡知错了。于是,曹操又上门拜访祢衡,谁知道曹操一上门祢衡竟然用手杖捶着地大骂曹操。曹操很想当场“掀桌子”,一刀砍了这小子。可一想到祢衡在士人中无人不知,随意砍了他容易影响士人群体对他的不满。所以,曹操阴损的把祢衡送给了刘表。
刘表一开始很尊敬祢衡,结果祢衡又开始轻慢刘表,刘表也不示弱,把祢衡送给了黄祖。有一次,黄祖在大宴宾客的时候,祢衡又一次出言不逊,竟然紧盯着黄祖嘟囔着“死老头”。黄祖一听大怒,直接让人杀了祢衡。作死的祢衡终于完成了自己的愿望,走到了头。
孔融的执着
孔融也是东汉名士,他是孔子的后代,在当时朝廷做官。这个人就是“孔融让梨”中的孔融。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习的那位。当时,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的雄心已起,由协助天子变成了自己掌握权力,而孔融一向尊崇汉天子,认为臣子僭越是不对的,于是屡次通过各种方式羞辱曹操。
曹操的儿子曹丕娶甄氏为妻的时候,孔融不但不随礼,还说这是武王伐纣,把妲己嫁给了周公。言外之意,侮辱曹操表面给儿子娶媳妇,实际上自己和甄氏私通。曹操征讨乌桓时,孔融又嘲笑曹操是在进行侵略。曹操推行禁酒令的时候,孔融也是各种写信,阴阳怪气地讽刺曹操。
既见操雄诈渐著,数不能堪,故发辞偏宕,多致乖忤。
后来郗虑为了讨好曹操,诬告孔融想要借名声谋反,又私自结交孙权。这件事其实正中曹操下怀,孔融很快就被处死,连妻子儿子都没能逃脱。
想起“孔融让梨”的故事,其实非常不解。孔融都可以把更大的梨让给别人,却为什么不能让让曹操这位执掌大权的丞相呢?其实和祢衡不同,孔融“作死”的原因是因为他和曹操的立场不同,也正是因为他是孔子的后代,对传统的“礼”非常看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明显是僭越了礼制,令孔融对此感到十分不满,更是感觉触碰了自己的底线。孔融的死,生动地演绎了什么叫说最狠的话,挨最毒的打。
著名作死运动员——杨修
根据《后汉书》记载,曹操在征讨刘备的时候,进退不得,于是吃饭时苦恼地说“鸡肋”。其他人都不知道曹操为什么这么说,只有杨修解释道,鸡肋就是吃了没有味道,不吃又可惜的意思,这是曹操打算撤兵了。后来,曹操果然撤兵了。随后,曹操怀恨在心,找个机会处死了杨修。
有意思的是,杨修、孔融和祢衡三人是非常好的朋友。祢衡曾经夸口说,他要是有儿子,长子一定要像孔融一样,小儿子一定要像杨修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杨修和孔融的赏识。结果,杨修的结局也和孔融、祢衡一样,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作死而终。
杨修和祢衡,孔融不同,他并不是曹操的政敌,而是曹操的主簿,相当于机要秘书。他和曹操默契到,杨修提前写好的曹操的出行计划和曹操真正的出行计划一般无二。
这样的秘书,为什么最终要除掉呢?
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
原来,杨修虽然做了曹操的主簿,但是实际上他喜欢的是曹操的儿子曹植。有一次,他公开在曹植面前表示,之所以不能把曹植当作知己,就是因为曹植的老爸是曹操。杨修这行为,搁我我也生气了,相当于有个人跟我说,我不想跟你当铁哥们,只能拿你当塑料朋友,因为我不怎么喜欢你爸爸。曹植当时有没有翻脸我不知道,但是曹操知道了肯定会当回事。
后来,杨修陷入了曹植与曹丕的夺嫡之争,屡次帮助曹植夺取曹操的欢心,连曹丕都忍不住给杨修送礼。这使得曹操担心曹丕和曹植的谋士团会影响自己的权力,甚至谋害自己。再加上杨修一向与祢衡,孔融等人结交,其父一向不喜曹操,其母出身袁氏,使得曹操越来越讨厌杨修,最终借一件小事除掉了杨修。
杨修的死,死在了不知道藏锋露拙上,死在了自己的“作死”上。他全家和朋友都不喜欢曹操,却又非要替曹操做事。如果一直老实也就算了,杨修还一直表现出对曹操不满,这谁能忍受呢?杨修临终时遗憾地说,自己应该死得更早一点的。想来,他也明白,自己最后的悲剧并不算冤枉,自己作死自己清楚。
纵观这三位名士的下场,祢衡死于曹操的借刀杀人,他通过羞辱比自己力量大很多的人来表达自己的厉害,死得可怜。孔融明知势单力孤,无力反抗曹操,又想表达对汉室的忠诚,最终被小人诬陷,借曹操之手害死,死得可悲。杨修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虽然是一个出色的秘书,但是不幸卷入夺嫡的斗争,不知道自保,最终被曹操借事处死,死得可叹。
他们三人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也给后人以警惕,一定要学会不该说的话别说,不该“杠”的事千万别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