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的宁王最后结局如何?朱棣曾允诺与其平分天下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13)160

历史上朱棣抢了宁王的人马,允诺与其平分天下,那么宁王最后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一生对马皇后情深义重,但他的后宫嫔妃依然众多。这些嫔妃们也为朱元璋留下了二十六个子嗣,朱元璋在六十五岁时还生下了幼子朱楠。在这众多的皇子中,除太子朱标早逝外,第四子燕王朱棣骁勇善战,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以善谋著称,为朱元璋所钟爱。

历史上的宁王最后结局如何?朱棣曾允诺与其平分天下

但在靖难之役爆发不久,狡黠的朱棣设计绑架了朱权,收编了朱权的精兵,并许诺朱权“事成中分天下”。那么朱棣在事成之后,宁王朱权命运又会如何呢?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他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比朱棣小了整整十八岁。朱权自幼聪颖,勤奋好学,深得朱元璋喜爱。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封朱权为宁王。两年之后,十六岁的宁王朱权前往大宁就藩。

明初的大宁地处今天的赤峰市大明镇一带。至朱权就藩时,大宁已被开发成为丰庶的大镇。朱元璋为巩固边疆,一般都派遣有能力的藩王镇守边疆,宁王朱权能就藩边塞大宁,可见其在诸藩王中也属翘楚。

宁王朱权当时在诸藩王之中实力是非常雄厚的,他拥有八万甲兵,六千战车,此外还有一支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骑兵。

宁王朱权兴趣广泛,在繁冗的军务之余,他研究史学,著书立说。但由于靖难之役的爆发,彻底地改变了这个儒雅藩王的命运。

太子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早逝,令朱元璋心痛不已。他本欲立四子燕王朱棣为太子,但是为了合乎礼制,最终立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后,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朱允炆上位后,采纳了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的建议着手进行削藩。周王、齐王、代王、湘王和岷王或废或死或囚,燕王朱棣的部队也被调防,朱棣本人也被监视。

早已对帝位有觊觎之心的朱棣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杀死了建文帝的驻北平官员都指使谢贵和布政使张昺,悍然发动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后,建文帝朱允炆唯恐宁王朱权和燕王朱棣联手,马上下旨诏朱权进京。朱权本来对朱允炆废掉五王不满,又加上他的王妃张妃病重,因此并没有奉旨进京。他也因此触怒了建文帝朱允炆,被削去三护卫。

此刻,燕王朱棣正在精心算计着他的十七弟宁王朱权。朱权手拥重兵,如能控制任朱权,那么朱棣更是如虎添翼。

在靖难之役打了三个月之后,朱棣先修书一封致朱权,哭诉自己被朱允炆打击,希望赴大宁得到兄弟朱权的帮助。朱权兄弟情深,一口答应了朱棣的请求。

当时,永平被明将江阴侯吴高围困,朱棣率军解除永平之围后,就直奔大宁而去,谎称向朱权求救。

朱权不知是计,邀朱棣入城。朱棣在朱权面前作走投无路状,请求朱权代为起草奏章向建文帝朱允炆谢罪。而朱权并没有识破四哥朱棣的演技,反而对朱棣深表同情,并将朱棣留在府中款待。

朱棣暗中策反三卫部长,不日之后,待一切布置妥当后,向朱权辞行。朱权在城外为朱棣送行,这时朱棣才现出真面目。埋伏在城外的朱棣的士兵群起将朱权拿下。朱权的部下守将朱鉴力战而死,都指使房宽被俘后投降朱棣,长史石撰被俘后拒不投降,被朱棣肢解。朱权的精兵也被朱棣收编。

大势已去的朱权只得身不由己地上了朱棣这艘贼船,带着家眷举家迁往北平。当时,朱棣为了安慰这个小弟,还允诺他夺取大位之后与其平分天下。

经过四年的夺位大战,朱棣黄袍加身,其雄心终于实现。登上皇位的朱棣为收买人心,首先对在削藩中落难的诸位藩王进行了解救,赏赐了财物并恢复了爵位。

靖难之役初时,建文帝曾下旨召辽王朱植和宁王朱权进京。辽王朱植奉召进京,宁王朱权借口王妃病重,抗旨拒绝进京。朱棣称帝后,对辽王朱植就非常不满,在永乐十年的时候,就将朱植的护卫削夺,只给他留下三百人。那么,朱棣又是怎样对待当年被他劫持加入燕军的宁王朱权的呢?

历史上的宁王最后结局如何?朱棣曾允诺与其平分天下

朱权先前的封地是大宁,大宁地处边塞,山高皇帝远,朱棣自然是不会放虎归山的。于是朱权先后请求在苏州、杭国封国,都遭到朱棣的拒绝。朱棣给出的理由是“天子畿内,不以封侯”。他要求朱权在建宁、荆州、重庆和东昌四地中选择一处予以封国。但朱权自己选择了南昌就藩,得到了朱棣的应允。

永乐元年三月,宁王朱权就藩南昌,王府为原江西布政使司署。按照礼制,藩王府的规格要比布政使司署的规格要高,但按照朱棣的旨意,宁王府的规格不得超过原布政司的规模。

从此朱权在南昌低调地生话。但朱棣对宁王朱权始终怀有戒心,其日常行动都被监视上报于朱棣。

朱权迷恋道术,因此曾被人告发利用巫术害人。朱棣马上命人彻查此事,但最终一无所获。

经历此事后,朱权行事更加低调隐忍,每日读书弹琴,修身养性,并没有授朱棣以把柄,从而平静地在南昌度过了永乐时期(22年)。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仁宗施政缓和,朱权上书称南昌并非封国,请求改封,但遭到仁宗的拒绝。

宣宗朱瞻基时期,朱权又为叛乱的汉王朱高煦说情,引起宣宗不快。接着,朱权又对宣宗的“宗室以禄米定品级”的作法表示不满,因而遭到宣宗的训斥。自此,朱权更加心灰意冷,终日交游于文人雅士,寄情于戏曲著作,以打发时日。

正统十三年,朱权郁郁而终。英宗朱祁镇为此罢朝三日。

宁王朱权少年英雄,却因靖难之役被朱棣劫持加入叛军。二十六岁时被朱棣改封南昌,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四朝,低调隐忍,终在七十岁时郁郁而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09939.html

“历史上的宁王最后结局如何?朱棣曾允诺与其平分天下” 的相关文章

魏延与杨仪在诸葛亮死后,都发生过哪些事情?

魏延与杨仪在诸葛亮死后,都发生过哪些事情?

蜀汉最大功臣诸葛亮为刘备奠立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蜀汉后期更是能力非凡,独当一面,而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争权,两人都上表后主,称对方反叛,但是,为什么没人保魏延,都保杨仪呢?诸葛亮临死前,召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开军事会议,作出重要安排,让...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最后为何会被夷三族?他做了什么?

夏侯玄在魏、晋之世咸有重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玄是魏晋禅代之际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和曹家、司马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司马懿对他青睐有加,司马师却执意要杀死他,司马昭流着泪为他求情。但司马师还是心狠手辣的诛杀了夏侯玄并夷三族。名重天下的大名士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

赵云和刘备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

赵云和刘备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赵云

还不知道:赵云为何没被刘备重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第一件就是赵云曾经拒绝刘备,当年刘备和赵云初次见面,刘备三兄弟的名气已经威慑了公孙瓒手下很多将领,甚至连田楷、田豫这些人都想投奔刘备。而刘备特意给赵云抛出招揽之意但却被赵云当场拒绝,这种情况对刘备来说非常尴尬,...

刘备最后选择赐死刘封是因为诸葛亮说的吗?

刘备最后选择赐死刘封是因为诸葛亮说的吗?

刘封,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对刘封的死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关羽在败走麦城后,遭遇了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关羽父子被擒后遇难。这期间,关羽曾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助。但两人见死不救,致使关羽遭难。关公死后,廖化去成都哭告刘...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手握大权,为何一生不敢称帝?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权力是不少男人毕生的追求,战功赫赫的多尔衮在早期也痴迷于追求权利。后来皇太极去世,他凭借功高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令人意外的是思考了许久后手握大权的多尔衮竟然甘愿让6岁的顺治当皇帝,自己则全力辅佐。外界传言这是由于...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关羽逃跑时被东吴所抓 关羽为何没有杀身成仁

关羽逃跑时被东吴所抓 关羽为何没有杀身成仁

还不知道:关羽在逃亡时遭到吴军伏击,他为何不杀身成仁,而是让东吴擒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荆州之战中惨败,大军离散,自己也被迫走保麦城。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中,关羽只得突围而走,在前往益州的路上被吴军所擒,随即被杀。关羽作为一员心高气傲的大将,被敌人生...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为何容不下陆逊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孙权为何容不下陆逊

还不知道: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