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的冲突为何不断加剧?
明朝时期,君臣之间经常发生冲突,这一现象逐渐成了常态,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国古代君臣之间的和谐能够促进政治生态的稳定性,随着儒家思想的影响,君臣之间的关系逐渐的稳定下来。纲常伦理的束缚使得臣绝对的服从于君主,但是在明代对于君臣出现了不一样的变化。君臣之间的冲突成为了常态,甚至是激烈到引发群臣的集体 *** 。明代的士大夫拥有很强的政治原则性,对于君臣拥有批评的权利,换句话说也是君臣之间的一种制约关系,士大夫的抗争成为了束缚皇权的一种方式。
明代的君臣冲突拥有很大的原因,最为主要的就是丞相制度的废除。自明代起,中国封建社会官僚机构就再也没有了丞相这一官制。看似宰相把握了朝政,但是宰相也是一个缓冲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官制,随着宰相制度的废除,士大夫的群体抗争指向了皇帝的政策实施,于是乎内阁阁臣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诉求不断的和皇帝进行斗争使得君臣之间的冲突不断的加剧。
一、明代君臣冲突的形式
明代的皇帝发布命令到下方主要有两种形式,之一种不经内阁票拟直接发布到外廷,这种称之为中旨。这就忽视了阁臣的建议,引起阁臣的不满,第二种则是经过内阁的审核发布,而阁臣可以反驳皇帝的政策,从而不发布。在这里要指出的是,封驳权利并不是任何的阁臣所拥有的,仅仅是一些阁臣。如果没有封驳审议的阁臣进行封驳的话那就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形同抗旨。
除了阁臣对于皇帝的封驳审议之外,不少的官员通过乞休的方式来对皇帝表示不满。在我国古代不少的官员往往主动地提出退休,在明代更是频繁,这是对于皇帝表达坚持自己的政见的一种手段,一旦君臣冲突逐渐的加剧,群臣往往采用乞休的方式来坚定自己的政见。在君臣的冲突之中,皇帝自然不会全会妥协,大多都是采用的是罢黜和降低俸禄的方式来打压群臣。
二、君臣之间观念的冲突
君臣之间的冲突大多都是观念之间的冲突对于臣子来说最为主要的观念就是民本观,民本观念在儒家的思想之中是影响政权存在的根本观念。汉代之后,儒家的思想逐渐的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到了隋唐开始的科举考试,儒家思想逐渐的到了天下士子心中,所以说君臣之间的冲突从根本上是为了民生之间观念的冲突。而皇帝私有观念逐渐的加重,特别是在财富上对于地方上财富进行搜刮,引起了民愤。
财富的使用来源于皇帝的意志,所以说群臣很难约束,但是这些财富的流通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到了民生上而是为了私有的皇室利益。这就使得皇帝和群臣之间的经济冲突逐渐的加重,臣子以为要以天下百姓为重,而皇帝以为天下的财富都是皇家私有。虽然士大夫注重皇室的隆重礼仪,但是不认同皇室的贪婪搜刮,这是引发双方冲突的根本原因。
《明神宗实录》记载:穆宗:“清心寡欲渐不如初”。隆庆三年四月,御史庞尚鹏言:“祖宗时,郊庙之飨祀、内府之供亿、监局之织造、岁时之赏赍,旧额几何?今增几何”?“较之国初,不啻数十倍”。大学士李春芳、陈以勤、张居正亦言:“仰惟皇上嗣登大宝,屡下宽恤之诏,恭行节俭以先天下,海内方幸更生。
结语
君臣的和谐关系能够良好地促进国家机器的运行,从而稳定政局的稳定。但是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强化,君臣之间处在了绝对性,但是在明代君臣之间的冲突成为了常态。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丞相制度的废除,君臣之间没有了缓冲,而君臣之间的观念使得冲突不断的加剧。加剧的根本在于经济上的冲突,皇家对于财富的贪婪积累引发了民怨,从而使得群臣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