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杜甫很有才学,为什么却两次科举不中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11)150

历史上又过很多的诗人,一些文学大家会被冠上仙圣的称号,杜甫这位诗人就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很有才学,为什么却两次科举不中呢?

作为如此一个才气逼人的伟大诗人,杜甫为何不去考取功名搏得富贵而过着颠沛流离、困苦潦倒的生活呢?下面笔者就两方面对这个原因进行剖析。

一方面是社会原因。

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世代为官,但到他这一系家道中落。恰逢此时的唐王朝已由盛向衰,“安史之乱”把原来隐藏的各种社会矛盾充分展示在人们面前。杜甫作为一介文人,只能在政治的暴风雨中独自飘零。

杜甫考取过功名。正经考过两次,但都不第。

之一次,23岁时。

杜甫早慧,七岁即能作诗,十四五岁就在诗歌江湖略有薄名,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好几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第二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落第后去看望父亲,他父亲当时在兖州任司马,完了后在齐鲁大地上又游玩了好几年,期间遇了李白,相约游玩,成为至交,30岁时,顺便成了个家。

第二次,35岁时。

天宝六载(747),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由于权相李林甫作梗,应试者全部落选。

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奔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但毫无结果。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于九载(750)冬预献“三大礼赋”,得到玄宗的赏识,命待制集贤院,等候分配。但直到十四载(755),才得授一个河西尉的小官,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很有才学,为什么却两次科举不中呢?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明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逃往成都。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肃宗。这时,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闻肃宗即位,即于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不幸途中为叛军俘虏,押送长安。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冒险由长安奔赴凤翔行在。五月,被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疏救房琯,触怒肃宗,诏三司推问,幸宰相张镐救免。乾元元年(758)六月,贬华州司功参军,从此永远离开朝廷。

“安史之乱”后,他过着颠沛流离的困苦生活,家国不幸诗人幸,因为深知民间疾苦,所以留下了,众多不朽的篇章,他注定不属于朝廷,而属于人民。

第二方面是个人原因。笔者觉得个人原因是导致杜甫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主要原因。

从杜甫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的性格内向、木讷,不擅长人际交往,骨子里还有文人的清高不羁

。其实杜甫是有机会通过做官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的,但从种种事实表明他没有做官的能力和基本素养。他过于理想化,不能面对现实。杜甫性格懒散不愿做实事,朝廷任命他为河西县尉,他嫌那里离京城远、条件艰苦,拒不上任,而宁愿在京城当一个管仓库的小官。这样不仅工作清闲,还可以留在京城有大量的时间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杜甫自己倒坦率,他在诗里直言,不去河西就是怕吃苦。杜甫一旦做具体的工作,就会变得十分情绪化,满腹牢骚。他后来借有病辞职,尽管他身体确实不太好,但这远远不是他坚决请辞的真实原因。 笔者觉得真实的原因应该有两个:之一是他和同事处不好关系。第二是他觉得在过去的朋友严武手下做事很没面子。于是,他只有辞职。杜甫在工作中没有原则,还对对工作极其不负责任。当然,除了这些文人的通病,杜甫弃官应该还有我们未知的原因。主流思想上,杜甫本人刚正不阿,忧国忧民,心里怀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实现,他不愿意溜须拍马奉承别人,这也是导致他在仕途上不得志在人生道路上屡次栽跟头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动荡不安的社会原因和特定的个人原因造成了杜甫悲剧性的命运,使得他过着颠沛流离的一生。也正是如此,让杜甫适合写忧伤离乱的思绪,他的诗就是一部史,见证兴到衰,成就了他“诗史”的美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0/214771.html

“杜甫很有才学,为什么却两次科举不中呢?”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还不知道: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到底强在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谋士,虽然人数很多,但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很少,其中诸葛亮算是最有威望,后世赞誉最好的一个。历史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司马懿是谋略的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司马懿辅佐曹操两人各为其主,各自都是曹...

李卫当初养了一个百万人的黑帮 雍正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李卫当初养了一个百万人的黑帮 雍正为何对此视而不见

对李卫养着一个百万人的黑帮,满朝文武都怕他,雍正为什么视而不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去世之后,这场“九子夺嫡”的闹剧,已经让整个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自然而然地分成了两个派系,内部争斗不断。直到雍正登基,这件事也就结束了。但康熙对太...

东汉末年群雄并进 刘备是如何在乱世中崛起的

东汉末年群雄并进 刘备是如何在乱世中崛起的

还不知道:纷乱的三国,刘备是怎样在乱世中崛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历史上,战争容易让一个国家的政权被推翻。东汉以后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三国是唯一一个多国争夺最后得以扩张的时期。经过多年的战斗,这些国家最终统一。只有统一了国家的版图、货币、政策,这个时代...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历史上李隆基为何不放过上官婉儿?一定要杀她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李隆基为何不放过上官婉儿?一定要杀她的原因是什么?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凡事皆有因果。李隆基执意要杀才女上官婉儿,源于她的野心和欲望。上官婉儿的祖父名叫上官仪,龙朔二年(公元662年)被拜为相,可谓位高权重。上官婉儿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小姐。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本可以收获一个完美幸福的人生,...

姜维接手诸葛亮位置后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过一次蜀汉

姜维接手诸葛亮位置后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过一次蜀汉

对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啥一次都没进攻过蜀国?是他怕姜维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蜀汉经历了5年的休养生息,才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渐渐恢复过来,府库充盈,兵强马壮。蜀相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北伐曹魏之战,为实现一统中原、...

南朝齐废帝萧昭业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南朝齐废帝萧昭业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萧昭业,南朝齐第三任皇帝,公元493年至公元494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南朝齐郁林王萧昭业,字元尚,小名法身,父亲是齐武帝萧赜的嫡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母亲是王宝明,萧昭业是齐武帝萧赜的嫡长孙。萧昭业10岁时,因祖父武帝萧赜继位,被封为南郡王,食邑二千户。14岁时冠于东宫崇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