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萧何临死前为何会推荐曹参担任丞相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0-25)240

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病入膏肓。刘盈亲自去探望,并询问谁可继之为相。萧何想都未想推荐道:曹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此时,曹参担任齐国相已有九年。听到萧何去世的消息,他立即告诉门客赶快整理行装,并自信地说:“我将要入朝当相国去了!”

过了不久,朝廷果然派人来宣旨任命曹参为相,同时勉励他励精图治,为大汉振兴大展作为。出乎所有人意料,曹参成为相国之后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他日日饮酒作乐,一切皆遵萧何之法而无所变更。唯一的变化是将属官里那些所谓机灵人一律辞退,反而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了一批质朴、老实巴交、不善文辞的人,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

汉惠帝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失望不已。他心生不悦,觉得曹参作为老臣有些轻视自己,不愿卖力打理朝政。但又不好直说,于是找来曹参的儿子曹窋,对他说:“你回家后私下问问你的父亲,如今高帝刚刚去世,皇上还年轻,国家百废待兴,而您身为相国,整日喝酒度日,凡事也不向皇上汇报,这样治理国家合适吗?对得起高帝的恩遇吗?”

于是曹窋回家后,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不料曹参听完大怒,直接下令仆人把曹窋拖走打了两百板子,并斥责道:“你现在做大夫,职责是侍奉皇上,国家大事不是你该说的!”

看到曹参这种表现,年轻的惠帝终于忍不住了,在朝堂上责备曹参道:“为什么要惩治曹窋?上次是我让他规劝您的。”

曹参听完后微微一笑,先是脱帽谢罪,然后直接反问惠帝道:“陛下觉得您的英明圣武比得上高帝吗?”

惠帝答道:“我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

曹参又问道:“那陛下看我和萧何谁更贤能?”

惠帝也不客气地说:“您当然不如萧何。”

曹参老神在在地说:“陛下说的这番话很对。既然您比不上高帝,我也比不上萧何,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不如陛下垂拱之治,我等谨守各自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随意更改,不就行了吗?”

惠帝听完很不悦,但想想似乎也有些道理,只好无奈地说:“好,您休息休息吧!”

曹参和惠帝的这段对话很有意思。这是皇上挑明了自己对曹参担任相国以来的表现很不满意。按常理,曹参应该慎重地答复惠帝的质询。但曹参的回答虽然没有太大问题,却略显刚硬,显得有些傲慢,很不讨喜。但倘若我们看看曹参的一生,他的确有傲慢的资本。

萧何临死前为何会推荐曹参担任丞相呢?

其一,战功卓著。曹参跟汉高祖刘邦都是泗水郡沛县人,在追随刘邦征战天下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史载,曹参身经百战,反秦灭楚,屡建战功,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这样的战功,除了韩信,谁也比不上。韩信死后,曹参便是汉初功臣中军功之一人,获封平阳侯。这样的功臣重臣,怎能不受敬重呢?

其二,品德高洁。曹参曾经还是刘邦的上司,起兵反秦后却心甘情愿做刘邦的属下,并且始终对刘邦忠心耿耿,无论多么困难的局势,都没背叛过刘邦。

早在沛县为吏时,曹参和萧何的关系十分友好,可以说是铁哥们。征战天下时,曹参在前冲锋厮杀,萧何居中调度,一将一相,配十分默契。但天下平定后论功行赏时,这对铁哥们却起了不睦。

原因是众臣一致认为曹参功劳之一,刘邦却力排众议将之一给了萧何。其实未必是两人之间真有多大矛盾,这一点从萧何临终前极力推荐曹参便可看得出来。只是上位者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两人身边早已聚拢了一大批势力,这些人在瓜分果实时难免碰撞、摩擦,渐渐地,两人也走到了对立面。

萧何临死前为何会推荐曹参担任丞相呢?

高帝刘邦是何等睿智,早将这一切看得通透的。他任命萧何为大汉朝的相国,将曹参派到齐国做相,辅佐儿子刘肥,也有避免两虎相伤的意思。

萧何和曹参也展现了较高的品德涵养,他们内心里彼此还是相知相敬的,始终是君子之争,从此各司其职,在不同岗位上尽心尽力为大汉国做贡献。多年以后,曹参去世,谥号“懿”,正是有美德的意思。这样的高风亮节,怎么不受人敬仰?

其三,能文能武。倘若曹参没有后来为相的经历,我们大概会一直认为曹参是名铁血将军、赳赳武夫。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戎马倥偬十几年打了无数仗,仅仅在身上的创伤就七十多处。后来的唐朝、宋朝,也都把曹参列入名将行列,组织官方进行祭祀。

但大汉朝局稳定以后,曹参却开始了自己的华丽转身。担任齐国相的九年里,他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展现了惊人的治国理政才能。

担任大汉王朝的相国后,曹参虽然未进行大的变法改革,却延续了各项国策的稳步推进,保证了汉朝各方面的稳妥运转,使大汉王朝展现欣欣向荣之姿,为之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便是著名的“萧规曹随”。

武能行军打仗,文能治国安邦,翻遍历史,这样的人物也并不多见。曹参具有这样的卓越才能,怎能不令人佩服?

正因为曹参太出名,以至于后人为曹操也攀附他做祖先。《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煞有其事记载: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

小小沛县,这么有限的圈子内竟然涌现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如此多的栋梁之才,刘邦是何其幸运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0/217141.html

“萧何临死前为何会推荐曹参担任丞相呢?” 的相关文章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对隆科多帮雍正登基,为何仅仅4年就被除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不可小...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除了刘禅刘备还有其他儿子 刘备为何还传位给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有4个儿子,为何偏要传位给刘禅,难道就没有更好的选择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的一生中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偏偏把皇位传给刘禅呢?提起刘禅,一定能想到“乐不思蜀”这个典故,既然刘禅这么不求上进,难道刘备当初是选错储君了吗?蜀汉在夷陵之战战败后...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三国时期袁术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 最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三国时期,袁术为何敢率先称帝,称帝之后为何又迅速败亡?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众所周知,黄巾起义之后,汉室已经摇摇欲坠,群雄割据,诸侯并起是那个时代真实写照,而除了我们熟知的曹孙刘三家之外,还有两个诸侯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而袁术也是...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刘皇叔有谋士孔明,曹孟德有谋士郭嘉,那么孙权的谋士会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那个特殊的时代,杰出的文臣武将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若谈及大家对武将的喜欢,不外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但要将那个时候的文臣...

杨戏:蜀汉时期官员,性情简略,但对故友忠实诚恳

杨戏:蜀汉时期官员,性情简略,但对故友忠实诚恳

杨戏(?-261年),字文然,犍为郡武阳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期担任督军从事、相府主簿。受到大将军蒋琬的器重,历任护军、监军、建宁梓潼二郡太守、射声校尉。为人疏阔简略,忠诚宽厚。酒后对姜维有傲弄之言,坐罪罢免。景耀四年,去世,著有《季汉...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到死都没有对司马懿 曹操是下不了手还是另有打算

曹操临死前为何不除掉司马懿?曹操是怎么想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时期曹魏大老板,也就是曹操,或许让无数人一下子便想到了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此话乃是曹操所讲。曹操这句话虽然已经说了将近2000年了,但是从他的这句话...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后来,又同意了他的大将尉迟敬德的建议,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明明李世民已经亲手射死了李建成,所谓“死者为大”,更何况是兄长,是太子,为什么李世民还要割下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的头呢?为了说明这...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曾获得君主大壮

徐盛(生卒年不详),字文向,琅邪莒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刘备伐吴地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因前后战功,徐盛先后升任建武将军、安东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