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刚去世冒顿就向吕雉求婚,吕雉:我年老色衰,给你找个公主吧

中国历史4周前 (10-26)170

刘邦去世后,汉朝进入权力过渡期,吕后代掌朝政面临内外重重挑战。北方匈奴冒顿单于趁机挑衅,写信向吕后提出荒唐的求婚请求,言辞之间充满嘲弄与侮辱。

他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求婚,而是通过这种挑衅引发汉朝的发动战争,进而从战争中获利。

面对如此严重的挑衅,吕后并没有冲动行事,而是以自贬的方式回信巧妙地化解危机,为汉朝争取宝贵的和平时间......

冒顿单于的野心

匈奴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崛起已久,是一个由多个游牧部落组成的强大联盟。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通过强硬手段统一匈奴各部,成为匈奴帝国的更高统治者。

此人不仅擅长军事谋略,还极具野心,并不满足于统治北方的草原,希望向中原扩展控制富饶的平原。

刘邦建立汉朝后曾与匈奴打过一架,结果差点丢了小命,之后建立和平相处的盟约,但这并未改变匈奴对汉朝边境的侵扰,毕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此后数年冒顿多次进犯汉朝,意图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利益,汉朝的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完全遏制匈奴的威胁,只能够通过和亲来维持双方和平。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这一消息传到北方,冒顿单于看到一个难得的机会。首先汉朝陷入继位过渡期,其次继位的刘盈相对年幼,实际掌权的吕后也是一个女子。

基于种种原因,他认为这是匈奴进攻汉朝的更佳时机,于是制定一个大胆的计划,给吕雉写了一封信,信中以轻浮且侮辱性的语言,向吕后诉说一项荒唐的请求。

声称自己与吕后一样,都是失去配偶的“孤独”之人,并提出一个“建议”两人不如结合成为夫妻,以此来填补双方失去伴侣的空虚。

冒顿的信充满嘲弄和挑衅,真实目的并不是希望吕后真的答应,而是试图激起吕后与汉朝百官的愤怒,进而引发汉朝对匈奴的军事行动。

汉朝正处于权力的交接和巩固期,任何大规模的战争都很难取得胜利,匈奴在乱局中便有机可乘、从战争中获利。

面对如此公然的挑衅,吕后并没有如冒顿所希望的那样冲动行事,而是选择一种更加巧妙的应对方式。

吕后的冷静回应

汉朝在刘邦时期经过一定的发展,但国内局势仍然不稳,军队的力量尚未恢复到足够与匈奴进行全面战争的程度,如果贸然与匈奴开战,很可能会导致汉朝陷入更加不利的局面。

吕后深知这一点,与大臣商量后便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并未直接反驳冒顿的求婚请求,而是以自嘲的方式回应他的挑衅。

表示自己年老色衰,牙齿已经脱落,早已不再是年轻美丽的女子,无法配得上匈奴单于的“美意”。如果冒顿确实希望与汉朝结亲,她愿意为其挑选一位年轻貌美的汉朝公主作为妻子。

这种自贬加自嘲的语气,巧妙地避开冒顿的阴谋,体现了她的政治智慧。冒顿单于收到回信后,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发动战争,不得不暂时放弃入侵的计划。

冒顿的野心并没有就此罢休,仍然保持着对汉朝的威胁,只是在短时间内不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吕后的领导下,汉朝继续推行和亲政策,以此换取与匈奴的暂时和平。

和亲政策虽然看似屈辱,但在当时的局势下,的确为汉朝争取可发展的时间和稳定,在和平的环境下爱不断发展恢复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朝逐渐摆脱困境,汉武帝时期正式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自此汉、匈双方的态势才被打破。

回过头来再看吕雉的抉择,若是没有她的机智应对,而是在愤怒之下与匈奴交战,刚建立起来的汉朝很可能就会面临亡国之危。

都说吕后迫害戚夫人手段残忍,但在这场外交危机中,却表现出极高的战略远见,但就这一点胜过许多皇帝。

吕雉的崛起

吕雉出生于一个文化家族,祖籍为齐地,在家乡也算是有些影响力的家族。吕雉父亲人称吕公,极具远见颇有见识,早年间因家乡战乱迁居到沛县。

沛县只是当时一个小县城,人口不多但相对安定,一家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安顿下来。当时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命运取决于自家的背景或者婚姻对象,沛县意外成为吕雉的人生转折点。

有一次,吕公在沛县新家举办乔迁之喜,宴请许多沛县的乡绅名流。刘邦是地方上的亭长,负责基层治安事务,权力不大也并不被人看好。

在宴会上,他却利用自己的机智假装是一位富有的宾客,成功进入吕公的内室。吕公虽发现刘邦的虚假身份,却被其气度和胆识折服,认为将来必有一番成就,思虑再三将女儿吕雉许配给他。

当时,刘邦已经三十多岁,而且要钱没钱、要权没权。嫁给刘邦后,吕雉并没有因丈夫的荒诞行为而气馁,反而与刘邦共同承担生活的重压。

早年刘邦经常在乡间流连,带着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四处酗酒,家中事务大多由吕雉一人打理,不仅要照顾家里的田地,还要照顾两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

秦末天下大乱、起义风起云涌,刘邦选择走上反抗暴秦的道路,吕雉被迫与刘邦分离独自抚养儿女。

刘邦几次征战失利,吕雉一度被项羽俘虏,不仅忍受作为战俘的艰难处境,还要时刻面对生死不明的恐惧,对于这一切始终默默承受、忠于丈夫。

公元前205年楚汉战争短暂休战,吕雉终于被放回刘邦身边,然而此时的刘邦身边已有了新的女人戚夫人。

戚夫人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宠爱,吕雉则被冷落一旁,她没有因此而愤怒,继续为刘邦操持后方事务、默默支持。

汉朝建立后,吕雉被立为皇后,两人的长子刘盈被立为太子。然而戚夫人经常吹耳旁风,以至于刘邦多次考虑废黜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这时吕雉愤怒了,如果刘盈被废,自己和儿子的命运将会陷入极大的危险,半辈子的付出都将化为乌有。所幸吕雉与谋士张良密谋,巧妙化解刘邦废太子的想法,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

刘邦去世后吕雉迅速掌控了朝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权力 *** ,戚夫人也得到残忍的报复。

从上述的介绍不难看出,吕雉之所以对戚夫人狠辣,究其原因还是政治权谋。试想一下,自己吃苦一辈子才换来的成功,如今却要被别人“偷家”,换做是谁也会愤怒。

撇开戚夫人这件事情,吕雉也算是一个才华、手段不输武则天的女人,最起码为在她的管理下,汉朝赢得宝贵的恢复时间。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汉代后宫中更具权谋的女人 - CNKI

吕雉评传 - CNKI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0/610030.html

“刘邦刚去世冒顿就向吕雉求婚,吕雉:我年老色衰,给你找个公主吧” 的相关文章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赵恒是什么出身?历史上他与赵匡胤有何故事?

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皇帝,在古代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非但如此,当上皇帝则可以言出法随、手握乾坤,而且可以拥有天底下最丰富的一手资源。皇权也因此成为很多人的梦想。所以那些为了皇权不惜君臣反目、骨肉相残者,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在古代,人...

朱棣称帝后梅殷是什么下场?为何会被杀?

朱棣称帝后梅殷是什么下场?为何会被杀?

梅殷是朱元璋女婿,并且被安排辅佐建文帝朱允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朱元璋去世前,为了巩固孙子朱允炆的皇位,曾下令让自己的女婿梅殷暗中帮助朱允炆。朱允炆上台,“靖难之役”打响后,朱允炆命令梅殷率大军镇守淮安。不过,梅殷镇守淮安的时候,却并没有积极地帮朱允炆打仗。虽然朱棣南下进攻南京前,梅殷...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纵观中外历史,为了成为帝王,可以不顾亲情,为皇位斗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胜利者只有一位,更多的人以失败告终,结局悲惨。也有很多人并不想得到皇位,但只因生于帝王家,被迫卷入政治斗争。“高墙庶人”朱文圭就是如此,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选择远离皇家,做一个普通人。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公主和格格生育力为什么那么低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清朝时期为何公主下嫁后生育率极低,有的甚至不生育,原因何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皇帝生育的女儿叫公主,皇室贵族生育的女儿叫格格,当然,格格这个称呼在清朝也是对包括公主在内的满清皇室贵族女孩的统一尊称。但是在清朝公主格格的生育率却都很低,甚...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汉末时期袁绍敢和董卓公开叫板,他哪里来的底气?

汉末时期袁绍敢和董卓公开叫板,他哪里来的底气?

董卓是东汉末年军阀、权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率军进入京师,掌握了大权,董卓想废掉皇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董卓召集群臣商议,众人敢怒不敢言,这时,袁绍站出来强烈反对,董卓大怒,说,你认为我的宝剑不锋利吗?袁绍一听,立即也拔出宝剑说,你的剑锋利,我的剑难道就不...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过乌江 项羽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项羽自刎也不肯过乌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史记》中,司马迁对项羽《垓下歌》作了这样的评价:“力大无穷,时不我待。”司马迁感慨项羽是一代枭雄,可惜他生不逢时,最终在乌江上自尽。许多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项羽太冤枉了,他既然能过河而归,为什么要自杀?下面,就让我们来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