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户部尚书和内务府都握有财政大权 财政权到底在谁的手里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5)260

很多人都不了解内务府和户部尚书,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更高长官是内务府总管,为朝廷正二品衙门。户部在历代都有设立,清朝时一并沿袭,更高长官是户部尚书,属于从一品官阶。这两个机构,都握有财政大权。

按照《清经世文编》记载:“国家定制。户部综核天下之钱粮。内务府备内廷之供应。”也就是说,清朝财政分为两个部分。国家财政军用钱粮,由户部支出。内务府负责皇家内廷的各类开销。

户部尚书和内务府都握有财政大权 财政权到底在谁的手里

这两个财政机构的开销不同,收入来源也有很大不同。户部的收入,主要来自各省关税、土地、人口、盐课等。内务府的收入,则是来自分布在各地的皇家庄园、官房、当铺等。后来又多了东北人参、貂皮的收入。

这种把皇家内廷跟国库财政分开的方式,确实是一个进步。如果真的可以照这个办法进行,双方各有收入,也可以避免皇家内廷奢靡无度,增大户部开销,导致国家事务无法处理。

可实际上,事情往往办着办着,就办走样了。清朝入关后,宫廷开支极大。可内务府靠着先前朝廷规定的收入款项,根本不够用。要是内务府没了银子,皇帝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很明显,皇帝不会同意这么做法。所以,内务府就想尽一切办法扩大收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户部拿银子。

虽说双方财政本来是分开的,可在过去那种君臣观念下,户部又很难拒绝内务府的请求。尤其是皇帝同意后。每次内务府拿地数量还不少。按《大连图书馆藏清代内务府档案》记载,从顺治到雍正年间,内务府每次找户部要的拨款数额,都在20万两白银到50万两白银之间。而且,每次基本都得到皇帝批准。这笔银子在内务府,后来还有专门的说法,被称为“库储内府备用银两”。

户部尚书和内务府都握有财政大权 财政权到底在谁的手里

除了拿银子,内务府干脆直接把手伸到原本户部财政的源头上去拿银子。雍正年间,内务府把原本归户部管辖的黄金、珠宝等项目,划归自己管辖。但这个还不算什么。真正的肥缺来自关税跟盐课。

先来说说关税,清朝到乾隆年间的时候,户部管辖下,原本有32处常关。这些常关,都是朝廷派专门的监管官员,或者地方督抚和专门官员负责。如果走这套程序,关税原本应该直接划归国库。即便内务府要钱,也得从户部的审批。

可是,皇室为了方便直接搜刮关税,控制各个常关,往往会让内务府的当差人员,去兼任这些常关的职权。这样一来,很多关税就会不经户部,直接调拨到内务府的府库内。至于盐课,这原本是朝廷国库的重要收入。清朝时,盐实行专门制度,由专门的盐商经营。

内务府的做法,就是向这些盐商放贷,收取利息。这个做法,确实可以帮助盐商缓解 *** 不开的局面。可是,内务府的利息极高。很多盐商光是欠内务府的银子,就已经快要破产。他们每年还得给内务府上供各种好处,开支更是无法胜数。

户部尚书和内务府都握有财政大权 财政权到底在谁的手里

内务府又赶上貂皮、人参价格暴涨的好时机,收入大增。仅是内务府广储司的银两,就有二百多万两。到乾隆中后期开始,内务府不仅不需要户部拨款,每年还能把多余银子,调拨给户部跟陪都盛京的户部。当然,这些收入的暴涨,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盐课跟关税的收入。

所以说,按照清朝原本规定,户部跟内务府原本属于财政分开,各领职权的情况。但是,因为在过去体制的影响下,实际上,内务府已经把职权侵入户部中。即便户部尚书官阶级别比内务府高,但他也无法驳回内务府的请求。毕竟,内务府总管背后,还站着皇帝。

当然,皇帝也不是不清楚,内务府频繁向户部拿钱的坏处。咸丰时期,两淮盐课收不上来,很多地方的关税也被卡住,内务府收入锐减,广储司只剩下几千两白银。而按照内务府统计,当年所需白银需要四十万两。

即便把长芦等地的银子都收上来,也不够一半的款项。所以,内务府重新又找户部拨款。咸丰皇帝在批示同意后,又叮嘱众人:“实系刻不容缓之需方准自行奏请,不得纷纷咨部筹拨。”

户部尚书和内务府都握有财政大权 财政权到底在谁的手里

但实际上,让内务府财政紧张,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咸丰皇帝的这道批示,最后也是不了了之,内务府该向户部要钱,户部还是得掏钱。户部尚书这个一品大员,遇到内务府总管这个二品官伸手要钱,照样无可奈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1/220917.html

“户部尚书和内务府都握有财政大权 财政权到底在谁的手里”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为什么会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

朱元璋为什么会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廖永忠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廖永忠到底有多会打仗,以至于朱元璋赐给他“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请听我详细道来。廖永忠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他与哥哥楚国公廖永安在年少的时候,都怀有大志,在巢湖这边屯扎有一支水军,用以抵抗盗贼的入侵...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还不知道:刘邦病重之时,为何派人诛杀大将樊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是一手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而在建立西汉的过程当中同乡樊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最终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封樊哙当汉朝的大将军。但是到后来刘邦年老病重的时候却派人去斩杀樊哙,主要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问武官张恒关于民间疾苦的问题,一介武夫当然回答不出来,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乌纱帽就没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各位详细讲讲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看看吧!门克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巩昌,起初在泰州地区充当教谕,负责教导当地的学生,后来到了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雍正为什么和十三弟胤祥关系那么好 究竟到什么程度

历史上雍正为何对十三弟胤祥那么好?他们俩关系好到了哪种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陪伴的还是在历史上向来以对待兄弟刻薄出名的雍正,别看雍正对待其他兄弟动辄夺爵圈禁,甚至将八弟胤禩和九弟胤禟折磨致死,连同母的亲弟弟胤禵都被...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统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官至偏将军。凌...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权臣,一生统兵与北方政权征战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权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丁奉年少从军,骁勇善战。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丁奉大破魏军前屯,迁灭寇将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斩杀权臣孙綝,替孙休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永安三...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而...

护守成宪是什么意思?乾隆皇帝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

护守成宪是什么意思?乾隆皇帝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

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能取代明朝,成为其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仰仗的是开国之初那批战力强劲的八旗子弟兵。虽然明朝的内乱也帮了清朝的大忙,可要想坐稳江山,先后击败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各方势力,没有充足的武力保证是不行的。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