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孝文帝推行了很多改革,为何北魏仍然衰落了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7)170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之一个王朝。北魏从公元386年拓跋珪立国,到公元439年拓跋焘一统北方,三代人用了五十三年的时间,剪平北方,不得不说速度十分迅速,可是就是这样如此雄霸天下的北魏,在百年后就分裂为东,西魏,子孙尽数沦为傀儡。

孝文帝推行了很多改革,为何北魏仍然衰落了呢?

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它不再保持原有的民族特性,其遵循马克思所言的: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的历史定律,它的汉化不仅论证了这条定律,同时改变了鲜卑族的民族特性。他是一个胆识过人,魄力无边的,敢于革除传统弊病的统治者;他是一个意志坚定,面对反对之声,仍然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统治者。他的存在名垂千古,他让鲜卑一族迅速繁荣强盛,但为何鲜卑族在历史上终究是昙花一现?繁盛一时后迅速的衰败,这究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巧合?

略施谋略,迁都洛阳

北魏,这个在乱世之中成长起来的政权。在统一中原之后,国力日益强盛,但北魏这个游牧民族成长起来的政权在面对农耕文明的中原,就处于生产力落后,民族文化落后的情形,两者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矛盾。未来鲜卑族是继续保持原民族的特性还是进行改革,接受先进的民族文化?它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此刻,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这艰难的抉择。

乱世之中的北魏呼吁着一个强大的君王出现,最终北魏孝文帝接受了时代的召唤,带领着北魏民族做出未来的抉择。其实在北魏建立之初就有汉化的趋向,但却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最终在北魏孝文帝的手中,北魏在此冉冉升起。孝文帝拓跋宏5岁就登基了了,其10岁后父亲被毒逝世,因此其后由太皇太后冯太后把持。公元490年拓跋宏开始亲政,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汉化改革,史称孝文帝改革。

改革路途上,矛盾重重,各方阻挠,为了能够改变最初北魏原始游牧的社会习性,因此其决定迁都。但迁都的背后总有一堆保守反对派的阻挠,他们拒不接受现今的民族汉化,因此孝文帝扬言要南伐,然而大军在洛阳恰逢阴雨连绵。群臣就纷纷劝谏不要再进军了,然而孝文帝此时就扬言:如果不南伐,就只能迁都了,不然难道让天下人看我们到处跑着玩的笑话吗?孝文帝略施计谋最终成功迁都,展现了帝王的谋略与布局。

大刀阔斧,汉化改革

成功迁都之后,接下来孝文帝又会进行哪些改革措施呢?刚刚入驻中原的孝文帝就进行了该穿汉服的举措,其规定禁止穿胡服,消除民族之间的服饰差异。又在公元495年进行汉语改革,责令三十岁以下的官员必须尽快在朝中讲习汉语,否则就遭到罢官或者降职的处分。

其中改革最为让保守派难受的就是归乡情节,和中原民族一样,鲜卑族也保持着落叶归根的传统情绪。然而孝文帝却规定将迁往洛阳的鲜卑族籍贯改作洛阳,并且规定死后不得埋回平城,同时改鲜卑姓氏,使之符合汉文化的主流。此时反对派做出了怎样的反击措施?

以保守派为首的太子在一次趁着孝文帝外巡的机会,图谋出奔平城。孝文帝听后连忙返回,囚禁太子,最终狠心将太子毒杀。太子的死亡让保守派看到了孝文帝的改革决心,因此反对之声才逐渐销声匿迹。而孝文帝也为改革留有余白,允许那些受不了暑热的鲜卑贵族和北方各少数民族酋长,秋天在洛阳居住,春天回归旧部落。

同时孝文帝进行最重要的改革——提倡儒家学说,从此再思想上对儒家学说进行学习,其不仅广设学校,传播儒学;封孔子后人为侯,治国上尊儒敬孔;在社会上根据孝悌进行奖惩来对百姓进行引导,从而给社会的稳定添加了一份增强剂。

孝文帝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使得北魏政权的统治基础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迁都后的北魏政权使得北魏成为了各个民族的融合剂。汉族和鲜卑族在各方面得到了极大的融合,双方交流日益频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开发与融合,也使得北魏封建化的完成。

内政不修,统治腐败

盛极一时的鲜卑政权又能维持多久的繁荣呢?是什么让他日益走向衰败呢?其实早在北魏政权建立之初,其统治阶级内部就成在着一些弊端,官员 *** 严重。但在孝文帝统治时期,由于中央政权的重视,因此北魏官员多少有所顾忌。但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驾崩宣武帝继位,此时各级管理开始松散,官场风气日下,政治逐渐趋于腐败。

宣武帝驾崩之后的孝明帝继位,年仅7岁。此刻胡太后垂帘听政,然后公元520年宗室元叉联合宦官刘腾幽禁胡太后,随后在公元525年胡太后诛杀了元叉再度临政。但此刻的北魏政治早已腐朽衰败,对各级官员的管理松散不堪。朝中权贵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各级官员大肆收刮民脂民膏。此刻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政治经济繁荣局面早已荡然无存,原本被掩盖的矛盾也全盘暴露,阶级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各地起义也风起云涌。

军事不理,北魏灭亡

孝文帝推行了很多改革,为何北魏仍然衰落了呢?

而北魏后期面临的各地起义起点又在哪里呢?这个答案就藏在平城。北魏建国初期,为加强平城的军事部署,以此来防止柔然攻入塞内。因此设置了六个军镇来镇守边疆。由于中央的极度重视,因此在最开始六个军镇的各级官员都是出自鲜卑王室和王公贵族。

但随着北魏孝文帝迁都和北魏政权的发展,六大军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重要性,戍守边疆的士兵竟然在最后也一度让罪犯担任。并且腐败的气息逐渐充斥在军队里面,各个军官克扣军娘,使得基层士兵长期处于食不饱,力不足的局面。这让其邻居柔然恢复与发展,最终南侵平城,最终导致基层士兵由于食不饱而起兵谋反。这迅速引起了各地势力纷纷加入到起义的步伐之中,一时间天下震惊。虽然六军镇的起义兵在 *** 和柔然的联合镇压下宣布破产,但不久之后各地再次爆发起义,此后逐步走向衰亡。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生活方式,实现了北魏的封建化政权,最终促进了北魏王朝的强盛时期。但改革之后几十年不到的时间,改革成果全部转化为乌有,各地风起云涌,造成了新一轮的分裂局面即将拉开序幕。究其繁荣与衰败,到底还是 *** 对其官员的管理不善与对军队的松懈,其纪律松散,造成内政与军事的政治腐败,最终引起了各层矛盾激发,最终导致北魏政的葬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1/221150.html

“孝文帝推行了很多改革,为何北魏仍然衰落了呢?” 的相关文章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康熙为什么一听到噶尔丹的死讯,激动的当场跪下?

要说清朝历史上最能干的皇帝,当属康熙了,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说的是康熙正在巡视黄河,听到老对头噶尔丹的死讯,他激动地当场跪在黄河大堤上,为什么噶尔丹能引起康熙这么大的反应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康熙8岁登基,14岁亲政,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成年后,康熙帝坐...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爱吗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两人是真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与李治是真爱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传统历史形成了一个固有观念,普通人谈情说爱天经地义,帝王之家便是一种虚无或浪费。所以,普通人生活的超然,帝王家的生活庸俗,以致于人们宁肯相信潘金莲曾经爱过武大郎,也不愿相信唐玄宗爱过杨玉环。而当圣洁的爱情摆...

曹魏五子良将中能,正面打败关羽的人是谁?

曹魏五子良将中能,正面打败关羽的人是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魏五子良将,个个能征善战,统兵打仗都是非常厉害的,相比蜀汉的五虎上将,统兵能力上,更多人倾向于五子良将。众所周知,五子中的徐晃曾在“襄樊之战”中击败了关羽,事实上,徐晃作为生力军,救援樊城,是以逸待劳,击败数月疲劳作战的关羽军队,多少有些乘人...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杨贵妃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李隆基独宠杨贵妃15年,为何贵妃一直无子?请听我详细道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想必很多人都读过,诗的前半段详细描写了杨贵妃的部分经历。杨家这个漂亮姑娘生的倾国倾城,美到整个大唐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容貌,肯定...

秦琼和尉迟恭二人被称为门神,是因为什么?

秦琼和尉迟恭二人被称为门神,是因为什么?

秦琼、尉迟恭两位武将是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门神,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歌谣: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忙逃跑。马上就到春节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粘窗花,还有很多人家会在自家两扇大门上贴上“门神”。而大家早已对“门神”熟悉不已,不过,你可曾想过,“门...

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丕已然贵为魏文帝,为何还是不放过弟弟曹植呢?严格意义上来说,曹丕还是饶了曹植。之所以一开始想除掉曹植,主要是由于曹植给自己带来的些许隐患。夺嫡,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最残酷的宫廷...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如果在殿试中考了第一名,就称之为“状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240—297年),字子隐,吴郡阳羡人,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