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到底有多强大?为何唐朝那它没有办法呢?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是 *** 历史上之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唐朝时期的吐蕃到底有多强大?
唐朝时,在青藏高原兴起了此处数千年历史上最强盛的政权:吐蕃帝国。其最强盛时,领土版图曾囊括整个中国西部地区,兵锋更远及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同时和唐帝国、回鹘汗国、 *** 帝国争霸亚洲。当时的温暖气候,让青藏高原变得湿润多雨,十分宜居,可承载人口达到历史更高峰,而且,今天尼泊尔、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这些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人口稠密地区,当时都被吐蕃实控,或者为其仆从国。
到吐蕃帝国最鼎盛时期,甚至将印度最精华的恒河流域尽数纳入势力范围,北印度各国皆为其臣属,如此才支撑起了一个控制新疆、青海、甘肃、川西、内蒙西部地区的庞大帝国。吐蕃帝国最强盛时期,人口达上千万人。而吐蕃帝国的可动员军队,接近五十万人。如果连同各仆从国在内,其可动员的总兵力可能接近百万人。当然,也正是在和唐王朝进行的持续两百余年的东亚大陆争霸,最终拖垮了这个帝国,令其内部矛盾滋生,最后,竟先于唐朝而土崩瓦解,正是“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
随着气候的不断恶化,在吐蕃帝国崩溃后,藏区就陷入了长达千年的人口逆增长,也从没再建立过强大政权,先后被蒙古、明朝和清朝轻易征服。到清朝雍正时期的估算,藏区只有200万人,到1950年 *** 进军 *** 时,更是只有120万人了,而即使到科学昌隆的21世纪,藏区总人口也只有大约640万人,因此,现代人确实极难想象,这里曾经诞生过一个何等强大辉煌的帝国。
吐蕃帝国的实际建立者,赞普松赞干布,在统一 *** 之后,便为了争夺青海高原,与唐朝开战,在公元638年的松州之战遭到唐军痛击。唐将侯君集率唐军步骑五万,击败吐蕃军四万,斩首千级,令吐蕃军初次领略了大唐武威。战后, 松赞干布表面上向大唐臣服, 与唐朝和亲, 迎娶文成公主,受封为大唐王朝的驸马都尉和“西海郡王”,实际上则卧薪尝胆,从唐朝引入先进科技、工艺及历法,努力富国强兵。
松赞干布死后,葛尔家族的论东赞,论钦陵父子相继成为了吐蕃“大论”,执掌政权,随着国力日渐强盛,开始和唐朝直接对抗。虽然在公元659年的乌海之战,唐朝名将苏定方仅率一千亲卫骑兵,就迎面击破吐蕃军八万,斩杀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支,令吐蕃人在撰写史书时心惊胆战,甚至留下了“唐军火焚布达拉宫”的不实记载。然而这并不能打消吐蕃人夺取青海高原、进而和唐朝争霸的野心。
论钦陵是吐蕃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极善用兵。他率军攻灭了附属唐朝的吐谷浑部,并在公元670年的大非川之战大败唐朝名将薛仁贵率领的十万唐军。公元678年的青海湖之战,论钦陵又大败李敬玄、刘审礼率领的十八万唐军,不但让吐蕃彻底避免了从此沦为唐朝之“逻些道”的亡国危机,更两次乘胜进兵,短暂夺取了西域的安西四镇。
也在青海湖之战,百济国降人出身的唐将黑齿常之,率五百敢死之士夜袭吐蕃军,令唐军主力十余万人得以安然撤回。之后, 黑齿常之又在公元681年的良非川之战率三千精骑夜袭三万吐蕃军, 斩首两千, 缴获羊马数万。因此被唐高宗简拔为方面大员。随后, 黑齿常之经略河源之地七年, 增设烽火台戍守点七十余处,开屯田五千余顷,每年收获粮食五百余万石,并多次击破论钦陵之弟论赞婆统率的吐蕃青海军团, 烧其粮草, 缴获大量铠甲牲畜,令吐蕃深为忌惮。
公元682年,唐将娄师德于白水涧之战迎击吐蕃军,八战八捷,令敌军胆落。此刻,在青海高原东部的长年军事对峙中,唐朝依旧占据了一定上风。吐蕃遂移兵云南,占领岷江畔的安戎,架设神川铁桥, 降服当地的六诏部族,对唐朝形成夹攻之势。
唐高宗去世后,执政的武则天,为了改朝换代的个人野心,大规模清洗朝堂,任用酷吏,迫害忠臣良将,密网罗织,滥杀无辜,以至于程务挺、黑齿常之等良将,皆无辜被牵连而受戮,导致边关形势大坏,敌国弹冠相庆。公元689年,黑齿常之被酷吏周兴害死后,不止是唐朝失却一员堪称“吐蕃克星”的良将, 唐朝势力从此退出了青海高原,吐蕃得以尽占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
再无生平劲敌的论钦陵,为了夺取河西走廊、陇右和西域地区,控制利益巨大的丝绸之路,率领吐蕃军多次主动出击, 肆无忌惮地侵攻大唐疆土。公元692年,虽然唐将王孝杰击退吐蕃军,第三次收复了丢失数年的安西四镇。然而后突厥汗国已经彻底复国成功,雄踞漠北草原,更令唐朝腹背受敌。
公元696年, 论钦陵与其弟论赞婆率大军进犯河西,唐朝王孝杰、娄师德两大名将率军十余万迎战。在素罗汗山之战中,论钦陵凭借地利优势, 前阻后截,纵兵掩杀,令唐军损失惨重。接着, 吐蕃军乘胜兵进凉州,眼看河西危在旦夕。 好在吐蕃赞普赤都松赞,忌惮论钦陵功高震主,将他强行召回,并与唐朝请和。
唐朝此时正同时与后突厥、契丹开战,在西北无力继续用兵,对和谈正是求之不得。 论钦陵狮子大开口,索取西域的安西四镇和十姓突厥之地。唐朝谈判使者郭元振,洞悉吐蕃的君臣矛盾,趁势施展离间之计,一边竭力向吐蕃其他贵族大臣示好,一边故意拖延谈判进程。此时吐蕃常年与唐朝征战, 贵族大臣、军民百姓为徭役和兵役所困,同样不堪劳苦,迫切希望息兵休战,因此将论钦陵视为与唐朝议和的更大障碍,对他怨恨滋生。
公元699年,赤都松赞终于对葛尔家族动手,捕杀其亲族党羽两千余人。 论钦陵举兵反抗,然而这位对吐蕃国家战功赫赫的雪域战神,此刻已是民怨鼎沸,众叛亲离,终于兵败自杀。他的弟弟论赞婆闻讯,率部众千余人降唐,封安德王。 他的儿子论弓仁,也率自己麾下的吐谷浑部族七千余帐,归降唐朝,封安国公,后晋封拨川郡王。
赤都松赞铲除执政70余年的葛尔家族,虽然得以收回国政大权,但也令吐蕃国势大伤,统治唐朝的武周政权,同样从四面受敌、内外交困的窘境,获得喘息之机。公元700年,吐蕃军进犯凉州,被唐将唐休璟六战六捷,斩杀副将二人,斩首二千五百级。 公元702年,赤都松赞亲率大军攻打四川的茂州,又被唐将陈大慈率当地守军击败。
赤都松赞威信大损,内部零星叛乱不断,遂于公元703年,献上良马千匹、黄金两千两,请求与唐朝会盟和亲。然而,次年他就在征讨云南六诏的叛乱中,战死军中。其子赤德祖赞年仅七岁,其祖母 没庐·赤玛伦太后摄政,众多贵族不服,吐蕃国中迅速陷入了 「嫡庶竞立, 将相争权 ,自相屠灭,兼以人畜疲疠, 财力困穷」的窘境。
赤玛伦一边铁腕压制国内贵族反抗,强化中枢集权,一边竭力向唐朝示好,止战息兵。此后唐中宗、唐睿宗时期,统治集团持续内争,无意边功。吐蕃趁机求娶了唐朝宗室女金城公主。公元706年, 两国定下 “神龙会盟”, 以青海赤岭为疆界,不久又开辟了茶马之路,开展以唐朝茶叶换取吐蕃马匹为主的各种经济交流。 丝绸之路途径青海的南线也随着两国的暂时和平,得以恢复。
吐蕃又利用唐朝此时的朝政紊乱,通过贿赂唐朝官员,不战而得到水草肥美的河湟九曲之地,终于实现全据整个青藏高原的夙愿,此刻已经成为幅员万里、臣属部族无数的大帝国。然而,双方对彼此的立场心知肚明,这绝不是长久的和平,而仅仅是迫于各自国内局势的新一轮的休战。随着唐朝一位年轻皇帝的登基,怀着恢复唐太宗、唐高宗时帝国赫赫声威的壮志雄心,很快,商队的驼 *** 渐渐散去,战火烽烟重又燃起。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 励精图治,唐朝国势鼎盛,军力强大,一扫武周时期边疆战事不利的被动挨打局面,在对吐蕃战争中,更一度占据绝对上风。本身能力和治绩也堪为一代雄主的吐蕃赞普赤德祖赞,在他统治的半个世纪里,都被唐朝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公元714年,李隆基即位刚刚两年, 吐蕃以会盟为名,由其大论乞力徐率兵十万来攻,唐将王晙率勇士七百人,夜袭并大破之。 吐蕃军惊惧混乱,自相杀伤,死者万计。唐将薛讷率唐军夹击,斩敌一万七千,获战马七万五千匹、牛羊十四万头。薛讷乘胜追击,于长城堡再获大胜。吐蕃军相枕藉而死,洮水为之不流,其所建城堡桥梁,也尽被唐军拆毁。这场折损数万兵将的武街之战后,吐蕃遂联合漠北的后突厥汗国、 西域的突骑施汗国、势力已达中亚地区的黑衣大食,合力对抗唐朝。
公元715年,吐蕃和大食联军攻入臣服唐朝的拔汗那国,共立傀儡国王。唐将张孝嵩率军出龟兹以西数千里,连下数百城,长驱而进, 俘斩千余级, 助拔汗那王复国,大唐国威威震西域。公元716年,吐蕃军进攻松州,被守将孙仁献临城逆击,再告惨败。公元717年, 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于河湟九曲大破吐蕃军。同年,吐蕃与大食、突骑施联军进犯西域安西四镇,再被唐军挫败。屡战屡败的赤德祖赞不得不向唐朝请和,强化集权,将吐蕃各地的户籍、税收、兵籍收归中枢管理, 设红册木牍备案,同时减免税赋,裁撤冗员,以此增强国力。
公元722年,吐蕃军进攻附属唐朝的小勃律国,北庭节度副使张思礼率四千人来救,大破吐蕃军,俘斩数万人。 此战后,唐朝边将不再一味守御,而是纷纷主动出击, 以求边功,但觅封侯。公元727年, 吐蕃军侵入甘州,陇右节度使王君㚟乘天降大雪,袭敌后军,吐蕃军冻死战死无数,被迫西撤。 王君毚乘湖水结冰,率军过青海湖,唐军如神兵天降,将此刻正在湖西休息的数万吐蕃疲军和辎重牲畜尽数俘虏,再获一场大捷。公元728年起,吐蕃军连续三次进犯瓜州,都被当地守将张守珪击退。
河西节度使萧嵩、陇右节度使张忠亮两镇合军,于青海湖南的渴波谷之战大破吐蕃军。 张忠亮更兵进龙羊峡,攻陷大莫门城, 擒获甚众。左金吾将军杜宾客也率军于祁连城奏捷。吐蕃军卷土重来时,萧嵩以四千强弩军迎击,经过一天苦战,击溃其军阵,生擒敌大将,斩首五千级,败军四散逃入荒山,哭声遍野。
公元729年, 张守珪和贾师顺率瓜州、沙州唐军主动出击,大破轻而无备的吐蕃大同军。赤德祖赞聚众阅兵于郁标川,唐将王忠嗣仅率精兵数百人杀入敌阵,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数以万计,凯旋而归。唐朝宗室名将、信安王李祎则率大军日夜兼程,长途奔袭,出其不意地杀奔石堡城。 吐蕃守军措不及防,伤亡甚众,唐军损失微乎其微,便攻克了这个依山而建,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 缴获粮储器械无数。 李祎分兵据守要害,令试图反攻的吐蕃大军不得前进。
至此,吐蕃军彻底丢失了侵攻河陇地区的前进基地, 唐朝拓地千余里,河西、陇右地区连成一片,各路唐军从此游弈自如。屡战屡败之下,赤德祖赞被迫再次向唐朝卑词请和:「 甥世尚公主,义同一家。 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正惟边将交抅,致获罪于舅。 倘使复修旧好,死无所恨!」
公元733年,两国再次会盟于赤岭, 并约定于甘松岭及赤岭两处互市。当然,这亦只是一次短暂休战。公元736年,吐蕃军不顾唐朝勒令罢兵的命令,攻破小勃律国。两国战事再起。公元737年,唐将崔希逸率军于青海大破吐蕃军于青海之上,杀伤斩获甚众。公元738年, 河西节度使杜希望以王忠嗣为将,攻占吐蕃新城,又夺吐蕃河桥,于河左筑盐泉城。 当吐蕃军三万反攻时,王忠嗣单骑杀入敌阵,斩杀数百人,其部属所向辟易,吐蕃军大溃, 慌乱中自相践踏。 杜希望从侧翼纵兵强袭,再获一场大胜。
公元741年, 由于时任河西、陇右节度使盖嘉运不思防务,致使吐蕃军重新攻占石堡城。公元742年,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击破吐蕃大岭军,又大破吐蕃青海道军三万余人,斩首五千级。赤德祖赞之子琅支都也被唐将王难得阵斩。 河西节度使王倕击破吐蕃渔海、游弈诸军。公元743年,皇甫惟明率军出西平,行千余里,攻破吐蕃洪济城。
公元746年,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忠嗣,在青海、积石一带与吐蕃连续会战, 皆获大胜,斩杀其两名王子,歼敌数万,更攻灭降伏吐蕃已久的吐谷浑国,虏其所有部众而归。公元747年,唐将哥舒翰于苦拔海之战,连破三路吐蕃军,此战哥舒翰持半截枪摧锋陷阵,所向披靡。之后, 哥舒翰又在积石军之战,设下伏兵,内外夹击,全歼五千吐蕃骑兵,令其匹马不得还。
唐将高仙芝率一万唐军攀越帕米尔高原,远征臣服吐蕃已十余年的小勃律国。唐军陌刀手在猛将李嗣业率领下, 先克连云堡,歼灭据险而守的吐蕃军九千人,斩首5000级,俘虏千余人。接着,又乘胜攻上娑勒城,将十万吐蕃守军杀得大败。 吐蕃士兵仓促逃跑, 掉下悬崖摔死,或溺死于娑勒川者无数。高仙芝继续进军,攻灭小勃律国,将小勃律王及其妻吐蕃公主尽数俘虏。唐军声威再振于西域各附属国。
公元748年,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青海湖中龙驹岛上修筑应龙城,吐蕃军从此远遁,不复接近青海湖。公元749年,哥舒翰统帅六万三千唐军,在付出死伤数万人的惨重代价后,终于让唐朝再次攻占石堡城,吐蕃军以举国之力死守,同样死伤惨重,最后城内守军仅仅剩下四百人。公元753年,哥舒翰率军再次大败吐蕃,攻拔其洪济、大莫门等城,收复河湟九曲之地,新设洮阳、浇河二郡。同年, 唐将封常清也率军攻破附庸吐蕃的大勃律国,受降而还。
此时, 唐朝经历数十年战争,不但将两国国界推进到青海湖与黄河河曲以西,更终于解除了吐蕃长期对河西、陇右地区的侵扰。昔日兵火连绵的陇右,竟成富庶堪比江南之所。大唐国势威加海内,涤荡八荒。周边的回纥、渤海、契丹、奚、新罗、日本等藩国和部族尽皆臣服。而和唐朝争霸百年的吐蕃,也明显露出颓势, 不但丢失了许多臣属藩国和部族, 更被唐朝同时夺取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和东北部的战略制高点,居高临下的高原地形优势也不复存,眼看就要被东西合围夹击,走向覆亡。
公元755年, 努力强化集权,改革内政,却屡战屡败,丢失大半个青海的赤德祖赞, 在位第五十一年,被他自己任命的两名政务大臣弑杀。然而,眼看唐朝取得这场对吐蕃百年战争的全面胜利,却在同一年祸起萧墙。当赤德祖赞之子赤松德赞即位,吐蕃使者向唐朝报丧时,得知了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消息。
原来,在和李隆基的大唐正面对决中屡战屡败的赤德祖赞,在云南却取得了巨大的意外收获。公元750年, 原本唐朝扶持下,得以统一六诏部族,建立南诏政权的南诏王皮逻阁,其子阁逻凤因为被唐地方官肆意欺压,并侮辱其妻,愤而起兵杀之。唐朝执政的宰相杨国忠为求边功,不许阁逻凤谢罪请和,次年派鲜于仲通率军八万南征。 阁逻凤遂向吐蕃请援,与之约为兄弟之国,西洱河之战,唐军被南诏和吐蕃联军大败,战死六万人。公元754年,唐将李宓率兵七万再次南征,败得更惨,全军覆没,匹马不回。
这两场战争的惨败, 战损合计十三万人, 也让唐朝中枢军力进一步削弱。面对国家如此君臣昏聩、外强中干局面, 坐镇卢龙、范阳、河东三镇的边将安禄山遂于次年起兵,撕破了大唐盛世的画皮,,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人员兵力损失极惨重的内乱。渔阳鼙鼓卷烟尘,惊动的不止是霓裳羽衣曲,也令几有亡国之危的吐蕃帝国,得以在赤松德赞时代绝处逢生,更步入自己如日中天的辉煌时期。
安禄山本是深得唐玄宗宠信的范阳、卢龙、河东三镇节度使,他麾下军队多达十八万余人,占了帝国野战精锐的三分之一。当这支大军堕落为叛军后, 犹如破竹之势, 在防御空虚的中原地区长驱直入, 一路杀到潼关。此时,明知是饮鸩止渴,唐朝也不得不将西部的河西、陇右、安西、北庭各边镇精兵,尽数调往中原平叛,先解了燃眉之急。
年老昏聩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平叛决策时又自毁柱石,先后将高仙芝、封常清等大将处死,更强逼身体中风的哥舒翰出战,结果在灵宝大战,十八万唐军全军覆没,曾屡败吐蕃、收复青海的河西、陇右两镇的精兵,几乎尽丧于此役。此战的恶果,不止是长安失守, 李隆基仓皇逃亡蜀中,更重要是让河西、 陇右都从此前大唐举国重兵压阵的边地重镇,几乎变成了不设防地区。对这块连接丝绸之路主干线的战略要地,从昔日“雪原战神”论钦陵时代就已经垂涎百年的吐蕃人,当然绝不肯放过机会。
这个在唐玄宗时期被各路唐军名将蹂躏了快半个世纪的高原帝国,一旦喘过气来,便化身为意图将整个大唐江山撕扯粉碎、鲸吞下肚的下山猛虎,来势汹汹,势不可当。当乱事初起,吐蕃使者主动提出,要出兵助唐朝平叛,自然是全无好心,被唐玄宗断然回绝。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也没有任何神智正常的唐人,会信任这个和唐朝争锋了一百多年的劲敌。
然而,当唐军主力在关东与叛军鏖战时,从公元756年开始,吐蕃连续发兵,将陇右节度使所辖的威戎、神威、定戎、宣威、制胜、金天、天成、 河源、莫门、临洮等各军,石堡、百谷、雕窠等城,鄯 州、武州、叠州、宕州、 廊州、霸州、岷州等州,尽数夺取。唐玄宗倾天下之力,数十年拓边成果,至此一朝尽失。
等到唐朝经过数年苦战,终于平息安史之乱后,胃口越来越大的吐蕃,更对大唐疆土从蚕食变为鲸吞。公元763年, 二十万吐蕃军,攻破大震关,以唐朝叛臣为向导,杀入兵力空虚的长安,将唐朝府库、长安集市大肆劫掠一空, 拥立唐朝宗室、广武王李承宏为傀儡皇帝。15天后,当唐朝名将郭子仪率领各路勤王军队迫近长安,吐蕃军又不战而退。此时,陇右关中的成州、河州、兰州、秦州 、渭各州,剑南的维州、松州、恭州等各州,都已相继失陷。
公元764年,唐朝大将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两国以及党项部族,举兵谋叛。十万吐蕃军杀入长安附近的奉天府,唐军调集大批精兵强将,严阵以待。 吐蕃军强攻城池, 死伤甚众。唐将浑瑊率骑兵多次冲阵、夜袭,斩首6000余级。吐蕃军后撤至邠州,会同回纥军卷土重来, 郭子仪恩威并施,说服回纥临阵倒戈,唐回联军合力夹击,大破吐蕃,斩首五万,生擒万人,缴获的牛羊驼马,绵延三百里不绝。
奉天之战的胜利,虽然遏制了吐蕃对关中的侵攻,但在河西战场,唐朝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兵败身死,吐蕃军夺取凉州,并在此后两年,连续攻占甘州、肃州、原州,河西、陇右地区就此全部陷落。安西、北庭的西域唐军,也被彻底和中原本土隔绝。之后, 吐蕃一边大举进攻西域,一边常年寇掠关中和巴蜀,于公元780年,攻陷瓜州、沙州,公元788年,攻陷盐州、夏州, 公元790年策反葛逻禄各部,与之联兵,大败唐朝和回纥联军,夺取庭州,唐朝北庭都护府覆灭。公元791年,于阗、疏勒两国弃唐,臣从吐蕃。公元792年,西州、焉耆陷落。
公元796年, 吐蕃军大举围攻龟兹,欲拔除唐军在西域最后据点。回纥怀信可汗率军反攻,先击破庭州的吐蕃军,而后挥军龟兹,和唐军夹攻,将围城的吐蕃军杀伤大半。此战吐蕃军“四散落逃、尸骸臭秽”, 更被回纥人筑起京观耀武。然而,这亦是回纥国力的回光返照了。趁着回纥汗庭和贵族争权,内乱不止,公元808年, 吐蕃夺占西州,唐朝安西都护府在坚守42年后,终告覆亡。而中原 *** 王朝对西域大部地区的统治,也至此断绝了一千余年。
长河落日安西府,铁马戍边将军坟。 西疆兵马何处寻?碎叶城头草青青。风卷战旗天山葬,长枪永守大唐魂!之后,吐蕃军更乘胜北进,到公元822年,终于驱逐了天山以南的回纥势力,更将今天内蒙西部的西套地区,也尽数收入版图。在这场和唐朝、回纥争夺西域的战争中,看似笑到了最后。
公元822年,唐朝和吐蕃第八次会盟,即所谓 “长庆会盟”,确定了两国此时疆界,约定从此互不侵扰。时任吐蕃赞普的赤祖德赞,也让吐蕃王朝达到历史更大版图。这个雪域高原空前绝后的强大政权,囊括了今天中国西部几乎全部地区,以及克什米尔、不丹、尼泊尔全部,和印度北部地区。
然而,谁曾想到,也就是短短20年后,这个东至关中,西到帕米尔高原,北至天山, 南至印度恒河流域的庞大帝国,这个兵锋更远及中亚地区和印度地区,同时和唐帝国、回鹘汗国、 *** 帝国争霸亚洲的强大政权,就同样祸起萧墙。
吐蕃占据居高临下地利,俯瞰中原大地,更直接威胁唐朝中枢心脏地带,也成了唐朝生死攸关的头号大敌,因此唐朝和回纥虽然彼此早有心结,仍然长期结盟以抗。唐朝名臣李泌提出【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则吐蕃自困】的“平蕃策”,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为此后百年历代唐朝皇帝所坚持。
也正是这个由唐帝国、回鹘汗国、 *** 帝国和南诏王国等亚洲四大强国联合组成的”反吐蕃包围网“,终于令这个无岁不征、穷兵黩武的古典军国主义政权,再难以对外继续扩张,内部矛盾滋生,最终拖垮了这个帝国。此前,公元777年,吐蕃和臣属吐蕃的南诏组成联军十万,兵分三路进犯西川,唐朝名将李晟率四千禁军千里驰援,一路进兵所向无当,追击至大渡河畔,斩首七千级,俘获和杀伤敌军不可胜计,吐蕃、南诏联军光是被困山谷,饥寒交迫,甚至坠崖而死者,就有八九万人。
大渡河之战后, 吐蕃不顾南诏怨恨,贬封南诏王为日东王,将两国关系从此前名义上的“兄弟之邦”,改为彻底的臣属关系,在南诏境内广征赋税和劳役。南诏举国深为不满。南诏清平官、 *** 郑回力谏南诏王异牟寻从此弃绝吐蕃,复归大唐。异牟寻也从此对吐蕃潜藏异志,着手准备。
公元786年,吐蕃国相尚结赞率军攻唐,在汧城之战又被李晟大败。 尚结赞定下“劫盟”之计,欲借唐朝朝堂的妥协派之力,以奸计同时除掉唐朝李晟、马燧、浑瑊三位良将。浑瑊侥幸逃脱,其他会盟唐朝官员都被俘为人质。“平凉劫盟”事件后,吐蕃卑劣行径昭示天下后,从此唐朝对吐蕃也再无任何妥协幻想,之后所谓的会盟,也只是持续短短数年的新休战。同时,剑南西川节度使、唐朝名将韦皋则着手具体实施 “ 劝诱南诏、断吐蕃之右臂”的计划, 招抚东爨部族首领,通过他们从中斡旋,与异牟寻通好。
公元788年,吐蕃出兵10万,再攻成都。南诏军从征,却于金沙江北,按兵不动。韦皋故意将一封写给异牟寻的信件“误交”给吐蕃,令吐蕃分兵2万,屯于会川警戒。异牟寻以此为由,引兵南归。 韦皋趁机进兵,大破吐蕃军于州台登谷,斩首二千级,擒其大将乞藏遮遮。吐蕃军投崖及溺死者不可胜数。唐朝得以收复巂州。
公元792年, 韦皋出兵攻维州, 擒吐蕃大将论赞热,次年遣兵出西山,攻拔吐蕃堡栅五十座。剑南周边的诸羌首领十余人,纷纷弃绝吐蕃, 归附唐朝。公元793年, 唐朝出兵收复盐州、夏州。同年,在唐朝强大的军事、政治、外交多重压力下,异牟寻遣使归唐, 表示“愿竭诚日新,归款天子”。其子寻阁劝出使长安。
公元794年,异牟寻以助吐蕃共抗回纥为名,以五千士卒为先导,三万南诏军紧随其后,诈取吐蕃的神川铁桥要塞,夺其城池十六座,俘虏十余万部众,斩杀溺毙吐蕃军万余人。 韦皋率唐军策应出兵,也斩杀俘获吐蕃军三万人。神川之战后,吐蕃从百年前的赞普赤德祖赞时代,就开始的“扶植南诏、侧攻唐朝”的云南攻略,也彻底宣告破灭。南诏成为唐朝共抗吐蕃的坚定盟友,达三十年之久。
公元801年, 韦皋大破吐蕃军于雅州,兵困维州及昆明。次年,吐蕃大相论莽热率军十万,意图解围, 韦皋于维州城外据险设伏,吐蕃军大败,被斩俘六万余人,论莽热也被生擒。吐蕃在西南战场屡战屡败,大量丧失有生力量, 南诏这个强大附属国也成仇敌,其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而唐朝名将韦皋,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二十一年,累次出师,有生之年累积击破吐蕃军四十八万人,擒杀其节度、都督、城主、笼官等一千五百余人,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缴获器械六百三十万具,正是逆转两国实力天平的更大功臣。
回纥军同样多次出兵西域和凉州,屡屡救援困守西州和庭州飞地的西域唐军,让吐蕃得到完整西域的时间,拖延了几十年,也丧失了极宝贵的战略时机。其河西地区同样兵不解甲,要时时应付回纥军的侵扰。而唐朝更动辄会同南诏、回纥、以及唐蕃边境的太原、邠宁、泾原、灵武、 剑南两川、山南、凤翔等藩镇,对吐蕃发动遍布半个中国境内的全面进攻。也正是在唐朝联合其周边强敌的战略剿杀下,在唐朝军队的持续反击下,在占领区 *** 百姓的不断反抗下,吐蕃帝国终于因为夺取关中与巴蜀、进占中原的野心,历经百年犹自不得实现,因此内部矛盾滋生,最终彻底土崩瓦解。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推行灭佛政策,被不满的僧人刺杀。两个王子云丹和约松为争王位,分别占据都城逻些和山南地区,彼此对立。河湟地区的边将论恐热趁机起兵自立,并大破吐蕃国相尚思罗的十万大军,更兼并其众。随着吐蕃中枢政权的权威荡然无存,各地军阀纷纷起兵。 鄯州边将尚婢婢也同样起兵自立,与论恐热连年征战不休。
公元849年,唐朝剑南节度使收复维州、山南东道节度使收复扶州。公元851年,唐宣宗正式出兵,收复河湟地区的三关七州。河西大族张氏出身的传奇英雄张义潮,率领当地 *** 民众大起兵, 驱逐吐蕃守将,收复沙州、瓜州、甘州、肃州、河州、渭州等诸州,遣使告捷长安。张议潮更亲身至长安为质,献所领版籍, 受封归义军节度使。河西地区至此重归大唐版图。
公元861年, 尚婢婢死,其部将拓跋怀光向唐朝称臣,并继续与论恐热攻战。大唐归义军经年鏖战,又收复凉州,拔除吐蕃在河西的最后据点,自起兵以来,前后歼灭吐蕃军十余万, 其辖地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河西山河,宛然而旧。
公元866年, 拓跋怀光斩杀自称吐蕃国相的论恐热,将其首级传首长安。 西迁回鹘的首领仆固俊,也作为归义军麾下部将,奉命率部西征,收复吐蕃占领的轮台、西州、北庭等地。西域南部的于阗、疏勒、仲云等国,也纷纷驱逐吐蕃守军。吐蕃此前二百年对外战争的扩张所得,至此也尽数丧失。
公元869年,吐蕃康区爆发了邦金洛领导的奴隶大起义,并于公元876年,攻入了都城逻些,将吐蕃王权彻底摧毁,将除松赞干布之外所有吐蕃赞普的王陵尽数毁坏。其贵族或死或逃,一部分王族逃到海拔极高的阿里地区,建立了一个地域狭小的古格王国。
从此数百年时间里,整个 *** 高原四分五裂,“族种分散,大者数千家,小者百十家”,除了北宋时一支王室后裔唃厮啰,在青海河陇地区,建立了一个持续数十年的青唐吐蕃政权外,整整数百年时间内,都再无任何有足够影响力的政权可言。这个雪域高原空前绝后强大帝国,从松赞干布统一起,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强盛,至此彻底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