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19)190

杜甫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的确很难说清楚,因为,杜甫穷困潦倒的原因太多了,要说起根本原因,反而不太好了解。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事物内因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我想还是通过内因,来寻找本质的原因。

那么,在寻找答案之前,我先把一些外因剔除,其中主要就是安史之乱。

揭秘: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场战乱不光是杜甫,就连皇帝都仓皇的逃往蜀地,所以说,这场战乱的确可以引起穷困潦倒这样一个事实。

但很显然,只要有战乱,九成以上的人都可能穷困潦倒,这并不能成为根本原因。

抛开这个外因不考虑,那么,我只能从杜甫的生平、性格、理想以及思维模式来分析。

书香门第的幸运和不幸

先说杜甫的生平。

其实,他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却也不是普通人家,他属于书香门第。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一代文坛领袖,格律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对唐朝诗歌,乃至整个中国的诗歌,都是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文学史上,不可能少了杜审言的位置。

但问题是,杜审言除了文学上的巨大贡献以外,其他方面又如何呢?

在历史上,杜审言是一个有能力的狂人,但不是一个治国理政的能人。

他的狂,体现在对自己文章的自信,甚至狂到认为苏味道看到自己文章会羞死。

这样一个狂人,当官的水平却并不高,只当过地方的小官,他凭借自己的文章,进入中央,也没有进入政治的核心。只是当成是一种词臣来对待。

这种任命,对于杜审言来说,实际上是合适的,但问题是,他还是不死心,希望通过自己文章作为跳板,最终达到治国的梦想。

但事实证明,他的政治嗅觉相当差,居然想到结交张易之兄弟,这种为文人所不齿的行为,终究害了杜审言。

并且,当张家兄弟倒台之后,杜审言也被贬谪。

这次贬谪,让杜家面临一个极大的困境,这种困境,让杜家三代人都没有起来。

他的小儿子杜闲,不过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而他的孙子杜甫,出生的时候,其实已经家道中落。

而杜甫,在这样一个当官水平很低,文学水平很高的家庭里出生,依然像是自己的祖父一般,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

而他成长的时候,正是开元盛世。在这种整个国家自由开放的风气下,他开始云游四方,到处结交还有,谈论诗文艺术,他的文学水平很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名声。

但唯独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生存技能。

开元盛世,之所以是盛世,那是因为,整个社会的风气开放,民风淳朴,很多有钱人并不在意去接济一些云游四方的诗人学子。

而且,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件十分荣耀风雅的事情。

云游的生活,让杜甫失去了紧迫感,直到一场挫折,让他醒悟过来。

君子立德,小人成事

那是天宝三年的时候,杜甫准备考取功名,这时候的杜甫太过天真,他是一个相当理想主义者。

他虽然有抱负,但终究太过天真,他不知道官场和文学是不一样的,当他没有成功中举,困在长安城,只有四处献诗,来糊口。

这种现实,终于打破了他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性格,变得沉默寡言,仿佛钻进了牛角尖。

同样是天才,李白在仕途不顺的时候,选择离开,去向更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

那么,为什么同样天才的杜甫,会郁郁寡欢?这个就必须考虑到杜甫的个人理想以及思维模式了。

杜甫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诗人,但他绝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诗人。

他的本质,是一位儒士。

他的理想,和他祖父一样,还是想要治国,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是一个受到儒家文化熏陶的人的终极理想。他可以像李白一样,云游四方,可以像李白一样吟诗作赋,但他不能像李白那样,拿得起放的下。他拿得起,却放不下。

杜甫的苦,是心怀天下的苦,杜甫的是,也是民间疾苦的反应,这是他的理想和思维方式,他虽然是个诗人,但他并不想做诗人,只想做一个兼济天下的人。

诗歌,只是他发声的工具而已。

但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就像上文说的那样,他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诗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儒者的思维方式,却不是一个官员或者一个政治家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根本区别在于,政治家会放弃很多自己曾经的骄傲,放弃很多尊严,放弃那些没有价值的幻想,放弃白莲花式的自尊。

并且,他们懂得怎么在宦海中沉浮,然后才能知道,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

杜甫却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在封建社会,或者在现在也是一样,君子立德,小人成事,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规律。

杜甫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所以,他的人品,至今都闪烁着光芒,但他不是一个小人,那就意味着,他永远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情。在杜甫死后七百多年后,明朝有一位哲学大师,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也诠释了,立德和成事的关系。所以,王阳明成功了,他做事的时候,很小人,立德的时候,很君子。而杜甫,始终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所以,即使没有安史之乱发生,他的生活也可能穷困潦倒。杜甫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的确很难说清楚,因为,杜甫穷困潦倒的原因太多了,要说起根本原因,反而不太好了解。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事物内因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我想还是通过内因,来寻找本质的原因。

那么,在寻找答案之前,我先把一些外因剔除,其中主要就是安史之乱。

这场战乱不光是杜甫,就连皇帝都仓皇的逃往蜀地,所以说,这场战乱的确可以引起穷困潦倒这样一个事实。

但很显然,只要有战乱,九成以上的人都可能穷困潦倒,这并不能成为根本原因。

抛开这个外因不考虑,那么,我只能从杜甫的生平、性格、理想以及思维模式来分析。

书香门第的幸运和不幸

先说杜甫的生平。

其实,他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人家,却也不是普通人家,他属于书香门第。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一代文坛领袖,格律的重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对唐朝诗歌,乃至整个中国的诗歌,都是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揭秘: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因此,在文学史上,不可能少了杜审言的位置。

但问题是,杜审言除了文学上的巨大贡献以外,其他方面又如何呢?

在历史上,杜审言是一个有能力的狂人,但不是一个治国理政的能人。

他的狂,体现在对自己文章的自信,甚至狂到认为苏味道看到自己文章会羞死。

这样一个狂人,当官的水平却并不高,只当过地方的小官,他凭借自己的文章,进入中央,也没有进入政治的核心。只是当成是一种词臣来对待。

这种任命,对于杜审言来说,实际上是合适的,但问题是,他还是不死心,希望通过自己文章作为跳板,最终达到治国的梦想。

但事实证明,他的政治嗅觉相当差,居然想到结交张易之兄弟,这种为文人所不齿的行为,终究害了杜审言。

并且,当张家兄弟倒台之后,杜审言也被贬谪。

这次贬谪,让杜家面临一个极大的困境,这种困境,让杜家三代人都没有起来。

他的小儿子杜闲,不过当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而他的孙子杜甫,出生的时候,其实已经家道中落。

而杜甫,在这样一个当官水平很低,文学水平很高的家庭里出生,依然像是自己的祖父一般,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学功底。

而他成长的时候,正是开元盛世。在这种整个国家自由开放的风气下,他开始云游四方,到处结交还有,谈论诗文艺术,他的文学水平很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名声。

但唯独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生存技能。

开元盛世,之所以是盛世,那是因为,整个社会的风气开放,民风淳朴,很多有钱人并不在意去接济一些云游四方的诗人学子。

而且,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件十分荣耀风雅的事情。

云游的生活,让杜甫失去了紧迫感,直到一场挫折,让他醒悟过来。

君子立德,小人成事

那是天宝三年的时候,杜甫准备考取功名,这时候的杜甫太过天真,他是一个相当理想主义者。

他虽然有抱负,但终究太过天真,他不知道官场和文学是不一样的,当他没有成功中举,困在长安城,只有四处献诗,来糊口。

这种现实,终于打破了他的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的性格,变得沉默寡言,仿佛钻进了牛角尖。

同样是天才,李白在仕途不顺的时候,选择离开,去向更广阔的天地自由翱翔。

那么,为什么同样天才的杜甫,会郁郁寡欢?这个就必须考虑到杜甫的个人理想以及思维模式了。

杜甫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诗人,但他绝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诗人。

他的本质,是一位儒士。

他的理想,和他祖父一样,还是想要治国,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是一个受到儒家文化熏陶的人的终极理想。他可以像李白一样,云游四方,可以像李白一样吟诗作赋,但他不能像李白那样,拿得起放的下。他拿得起,却放不下。

杜甫的苦,是心怀天下的苦,杜甫的是,也是民间疾苦的反应,这是他的理想和思维方式,他虽然是个诗人,但他并不想做诗人,只想做一个兼济天下的人。

诗歌,只是他发声的工具而已。

但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就像上文说的那样,他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诗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儒者的思维方式,却不是一个官员或者一个政治家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根本区别在于,政治家会放弃很多自己曾经的骄傲,放弃很多尊严,放弃那些没有价值的幻想,放弃白莲花式的自尊。

并且,他们懂得怎么在宦海中沉浮,然后才能知道,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

杜甫却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在封建社会,或者在现在也是一样,君子立德,小人成事,这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规律。

杜甫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所以,他的人品,至今都闪烁着光芒,但他不是一个小人,那就意味着,他永远不可能做成什么大事情。在杜甫死后七百多年后,明朝有一位哲学大师,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也诠释了,立德和成事的关系。所以,王阳明成功了,他做事的时候,很小人,立德的时候,很君子。而杜甫,始终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所以,即使没有安史之乱发生,他的生活也可能穷困潦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1/221466.html

“揭秘: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中,哪些人的战绩是最好的?

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中,哪些人的战绩是最好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备夺取益州之后,称汉中王,封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等五位功勋卓著的大将,分别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和翊军将军,这是正史中排名的顺序。而在演义中,排序为关张赵马黄,也被称为“五虎上将”。这里只讨论演义。刘备五虎上将,斩杀的最有名...

诸葛亮临死前真的喊庞德公救命吗 此人到底是谁

诸葛亮临死前真的喊庞德公救命吗 此人到底是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临死前大喊庞德公救我,是真的吗?庞德公又何许人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人,喜欢诸葛亮的人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鲁迅曾说:关羽之义近乎伪,诸葛之智近乎妖,民间也有谚语说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可见诸葛亮的智慧...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历史上赵云是怎么死的?与箕谷兵败有联系吗?

箕谷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汉赵云与魏国曹真发生的一场战斗。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蜀汉名将,蜀汉的开国元勋,忠勇无双,作为武将,征战一生,赵云是少有的能善终的大将之一,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然而,赵云之死,和他箕谷兵败有关吗?是因为箕谷兵败,赵...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为何会请周亚夫吃饭?背后有何政治目的?

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的一生对赵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国将相失和的时候,廉颇瞧不上蔺相如。认为蔺相如并没有什么功绩,仅凭一张嘴,一阵巧言令色,就当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还在他廉颇的前面。廉颇觉得自己为国带病作战,出生入死,最后竟然比不上一个卖买嘴皮子的。所以扬言说,...

习凿齿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习凿齿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习凿齿(317年~384年,另说325年~393年、328~413年),字彦威,襄阳人,东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习凿齿曾被权臣桓温辟为从事、西曹主簿,因反对桓温的篡逆图谋,旋降为户曹参军,后任荥阳太守,最后解组归里巷。曾力邀著名高僧释道安到...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将不过关羽、张飞。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兵马,但是,很将义气,能救人危难,有很好的名声。当时,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贼围困,太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