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出身经历?这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25)26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常言道: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处事,那就要先了解他的人生经历。一个人的经历影响着也改变着这个人。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在众多皇帝中,无疑是最为百姓着想的一个。而他的治国理念也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关。朱元璋也是在年少时吃过最多苦的一位皇帝。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其贫困的家庭,按照元朝的贵贱分化(蒙古人、色目人、 *** 、南人),朱元璋作为南人,所以他的家庭也处于社会的更底层,以至于朱元璋在早期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只有编号,因在家族中排行第八,故名朱重八。他在年幼的时候以为地主家放牛为生,生活十分的艰苦。

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出身经历?这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了什么影响?

那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蝗灾和瘟疫,元朝 *** 动乱不断,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本就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好不容易等到朝廷拨款赈灾,百姓们以为能得到救助,结果赈灾物资经过层层下发之后,到老百姓手里就什么也没有了。

在这种情况下,元朝的各级官员仍然贪腐严重,不顾国家的安危,眼睁睁看着百姓们流离失所。不但如此,得到好处的元朝各级官员,照例向皇帝上书,感谢天恩浩荡,元朝皇帝更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赈灾物资就这么算是发放了,各级官员乐开了花儿,朱元璋一家可笑不出来。不到半个月,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以及母亲先后去世,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甚至,连一口棺材的钱都没钱可买。土地更是被地主霸占,无土可埋。最后只好找了几件破衣服包裹好尸体,将父母安葬在了邻居家的土地上。

朱元璋在走投无路之下,就去投奔了皇觉寺,剃度做了和尚。然而没过多久,当地开始闹饥荒,寺里得不到施舍,住持只好打发和尚们四处化缘维持生计。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边走边乞讨,在外流浪了三年,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出身经历?这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到后来,朱元璋便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并且一路走来,当上了皇帝。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又怎会忘记以前的贫困,所以在他治国理念中,也会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的生活考虑。

朱元璋早期的遭遇,造成他对于贪官可谓是恨之入骨,所以在其执政期间,极力打击官员的贪腐行为,更是颁布法规:凡有官员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必斩。在贪污这个问题上,朱元璋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容忍。所以在明初时期,朱元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贪官污吏。

在朱元璋专门编撰的法律中,圆领衣服一件、靴两双、书四本、等这样的赃物尽列其中,在朱元璋眼里只要是贪污一粒米都算是贪污犯,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待治理 *** 的决心。

在元朝后期,大批百姓无地可种,形成了大批流民,给社会增加了不少不稳定因素。通过起义一路走来的朱元璋深知其中的危害,所以在其执政时期,通过几次较大的人口迁移,来填充荒芜之地,将百姓彻底固定在土地之上,而且还有严格的里甲制度与巡检司路口检查,避免人口的流动。

更是推行了“赋役黄册”、“鱼鳞册”和里甲制度,削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矛盾。以此来确保百姓的土地不被兼并。这也是因为朱元璋年少时受到过地主阶级的迫害,深知百姓的不容易。

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出身经历?这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历元朝末期几十年战乱的折腾,人口数量急剧减少,大量田地出现荒芜现象,经济出现大滑坡。所以初建立的明朝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经济稳定了,社会才得以安定。

所以朱元璋为了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免费为百姓提供耕牛和种子,在每个村内选拔出德高望重的老者指导种粮,尽其所能的帮助百姓。他年少之时也体会到百姓之苦,也知道一个国家的根基便是百姓。所以在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的同时还尽可能降低或者免去百姓的税收。明朝的税收只有百分之四左右,是历代王朝中更低。

税收低了,国家的经济来源就会受到影响,于是朱元璋为了能够维持国家能够正常运转,将官员的工资尽可能的压缩,这样便维持了收入的平衡,但是也导致了后来明朝官员的贪腐现象严重。

小时候没少挨饿的朱元璋,可以说是吃够了贫穷的苦。更是下达了一条这样的规定,朱家人不得找工作,只能在家里被国家养着。这些规定也给朱家和明朝带来了巨大的祸患和负担,后来朱家人达到百万人多,百万的无业游民就这么被国家养着,相当于一个省的收入都要投入其中,百姓的负担只会越来越重。本是为后人着想的朱元璋,反倒因这条规定害了后人。

因为朱元璋从小家庭贫苦,几乎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他知道读书人的可怕之处,所以为了控制读书人的思想,严格要求考试只在“四书五经”中出题,他还把“四书五经”中不符合皇权至上的统统删除掉,把科举制度改成了禁锢人思想的“八股取士”。

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出身经历?这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了什么影响?

由于朱元璋小时家中很穷,读书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当他能够读书时,已经是他参加到起义军之时了,因此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正因为如此,使他在读书少方面有些自卑,又因为他当过和尚,心里非常不愿意听到,例如“光”“秃”“僧”等词语,因此洪武年间,朱元璋开始了长达13年的文字狱,造成很多无辜百姓和文人被杀。

朱元璋年少时的经历,让他明白了百姓的疾苦,让他明白了官员的腐败。可能他在处理方式上有些极端,但他一定是一位肯为百姓负责,敢杀敢做的好皇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1/222583.html

“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出身经历?这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了什么影响?” 的相关文章

孔道辅:北宋时期大臣,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孔道辅:北宋时期大臣,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孔勖(孔勗)之子,孔子四十五代孙,北宋大臣。生于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卒于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终年55岁。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孔道辅(987~1040),初名延鲁,字原鲁,孔子的第45世孙,自幼聪明好学,25岁...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刘备在入川时带上庞统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入川,为何留下诸葛亮,而带庞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11年,刘备在张松的接应下,率领军师庞统,大将黄忠,魏延以及关平,刘封二小将入川。入川之战是刘备实力发展的跳跃性战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败强大的曹操后,刘备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因为...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甘露...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潘皇后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潘淑(?-252年),会稽句章人,是吴大帝孙权的皇后,吴少帝孙亮的母亲。和孙权是中国历代帝后中年龄差距较大的一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潘淑少时与姐姐俱没入织室,后得宠幸拜为夫人,其容貌和宠爱流传到后世,世称神女、江东绝色。太元元年(251年)、立为皇后。神凤元...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对刘邦这个真“小人”为何最终能夺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饱受争议,他赢得了大汉天下,打败了霸王项羽,又是开国太祖,应该是名满天下,流芳千古。但在史书,戏剧,诗歌,甚至是民间话本中,都是混混,无赖,小人得志的负面形象。刘邦到底是被世...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刘备临死前明明有遗言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马谡去守街亭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不顾刘备临终遗言,执意让马谡守街亭?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良弟谡,字幼常,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

赤壁之战有郭嘉就不会败北 曹操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存在

赤壁之战有郭嘉就不会败北 曹操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凭什么说:倘若郭奉孝在,赤壁之战定不会败北,有何原因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赤壁战败后,曹操带着残余分子返回南郡,终于有时间休息了。曹操在宴会上突然哭了起来,说道:“如果奉孝若在这里,这场战斗将如何被打败?”曹操认为,如果郭嘉在那里,他绝对不会...

周瑜如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

周瑜如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如果周瑜让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而不是十万支箭,结果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瑜并不是真的想要弓,而是想要诸葛亮的命,不然也不会提出这个完全不合理,也无法完成的任务,毕竟造弓可不是造箭,完全不是在一个等量级别上的要求。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无论是造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