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是真心送刘备荆州,还是说只是试探?
刘备素以仁义聚拢人心,取信天下,“桃园三结义”、收赵云,降马超,建立自己的班底,救孔融、助陶谦,与英雄同列,奔袁袁绍,二百里来迎,依刘表,待为上宾。可以说,刘备一出场都是仁义君子的形象。《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刘表病重,想把荆州托付给他,说:';';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他拒绝了。之后,诸葛亮又劝刘备趁刘备病重夺取荆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他却说人家待他有恩,不忍心,';';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第六十回,益州刘璋因汉中张鲁危机,求救于刘备,后来刘备趁机攻占了益州。
至此,我们不仅要问,素以仁义著称的刘备是假仁假义,还是时势英雄?按理说,刘表、刘璋与刘备同为同宗,一个托付却谦让,一个求救却狠心相夺,这也不符合刘备的做人原则吧。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刘表以荆州相托他为什么让,刘璋因益州危机求救他为什么夺。
一、刘表是真心以荆州相托吗?
我看未必。之一,刘表虽待刘备为上宾,其实还是心存戒备的,要不然也不会把他安排在远离荆州的新野。安排在新野,是希望刘备成为自己对抗北方曹操的一个缓冲地带。
第二,本身黄祖是荆州独当一面的人物,他的地位仅次于刘表,黄祖是刘表最为倚重的心腹。祖死去,刘表方寸大乱,觉得北有曹操,东有孙权,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了黄祖,他才想到刘备。
第三,刘表只是希望刘备在他死后辅佐帮助他的儿子。
二、取荆州时机对吗?
之一,以当时刘备的武力去荆州不难,难在要完全收复刘表集团的将士、百姓的民心在短时间内很难。刘表当时集团内部更大的势力是蒯越、蔡瑁等人,他们即领军,也是当地的望族,刘备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如果不能取的当地士族的支持,是很难站稳脚跟的,何况当时曹操和东吴会给刘备时间吗?
第二,荆州是曹、孙、刘三家必争之地,谁先取得荆州,谁就是另外两家攻击的对象,所以如果刘备当时取了荆州,三国的进程可能会变,但刘备这方的结果可能会更坏。
第三,如果取得荆州后,曹操不攻击刘备而是直接攻打东吴,按照当时的情况,刘备可没有精力与东吴联手抗曹,最后可能是东吴灭亡。但此结果与刘备和诸葛亮初定的战略《隆中对》不符,东吴亡了,刘备也离灭亡不久。
既然人家不是真心相托,时机又不对,那不妨让一让。他这一让是一举三得,之一,博得美名,第二,更加坚定了荆州集团内部对自己友好派的信任与支持,第三,给刘璋一个信号,刘备是顾念同宗情谊的仁义君子。
三、刘备为什么要“夺益州”?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益州刘璋因汉中张鲁危机,求救于同为汉室宗亲的同宗兄弟刘备,但最终他们还是闹翻了,并且刘备夺了他的地。那么,刘备能“让荆州”,为什么要夺益州呢?
从“桃园三结义”,到平黄巾,再到投袁绍,依刘表,刘备带着兄弟、队伍,东奔西走,无不是奔着,“匡扶汉室”的理想去的,但是他太需要一块像样的根据地了,没有根据地在崇高的理想也难以实现。这也是他为什么夺益州的之一个原因,他需要一块根据地。那么他想要就能夺吗?益州刘璋性情柔弱宽容,缺乏威信谋略。对内不能很好统御属下,对外又无力应对北方曹操的威胁。恰在这个时候,听从早已投靠刘备的张松建议,引刘备入川相助,后来就顺理成章,刘备夺了益州。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益州易守难攻,加上荆州,那么以此作为根据地,退可以鼎足而立,进可以挥师北上,一统天下。有这三个原因,看来刘备夺益州是夺定了。
那么好了,你不是素以仁义著称吗?前面还“让荆州”,是仁义君子,现在怎么夺人家益州呢?是不是假仁假义呢?其实我要说这才是大仁大义,不管是“让荆州”还是“夺益州”,都是为了“匡扶汉室”,甚至一统天下这个崇高理想的,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相割据一方当个军阀什么的。反观,刘表,刘璋,既无一统天下之志,又无匡扶汉室之作为,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那 个国家崩坏,群雄逐鹿的时代,地肯定是守不住的。那么不管是“让”还是“夺”都是进退得当,顺势而为,对于刘备这样,有“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之志,又能不顾个人得失的人来说,不是英雄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