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镇国公和一等公是什么官职?差距有多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在清朝镇国公”和“一等公”是什么官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对于爵位,常看中国古代史的朋友不会感到陌生。先秦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后来历代亦多有赐封。商鞅推行的“军功爵制”还被视作是秦国提升军事实力的重要举措……至最后的封建王朝清代,封爵制度已经臻于完备,与政治和社会融合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但您可知,盛名在外的镇国公和一等公,其实存在巨大差别?
一、镇国公不一定能“镇国”
镇国公,从字面上看来威风凛凛,仿佛是国之肱骨。但在清代,“镇国”其实存在于宗室王公封爵制度体系中,且并非位于前列。清代宗室封爵共有十二等:前四等分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和固山贝子。至第五等,才是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以及最后四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在这十二等爵位中,前八种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爵”,后四种只是“职”。此外宗室嫡子在父辈高寿时,还可为了尽早实现可享有的利益而获得两等“临时”的爵位:“亲王一子封世子,嗣亲王;郡王一子封长子,嗣郡王”。因而可见,“镇国”之爵在宗室王公封爵体系中,其实算是较为低等的爵位。
且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镇国”之爵也并非真正高位。前文提及的十二等宗室封爵,有四种具体的执行方式:功封、恩封、袭封和考封(推封)。前三种方式产生的大部分都是高级封爵,且直接由宗人府向帝王提请。而最后的推封,产生的多是低级封爵和世职,还要经历一系列考试。
推封的考试内容包括翻译、马射和步射三项。成绩分优、平、劣三等。三项科目皆得优者,才能参考父亲的爵位和生母的身份获得相应的爵位或世职。两优一平,降一等封授;一优两平或两优一劣,降二等封授;三平或一优一平一劣,降三等封授。其余的,包括一优两劣、两平一劣、一平两劣和全部为劣,皆不能重考,更不能获封。
且若是参考出身本就只能获封低等世职的,在考试后还被降等,那么还会被倒扣一年至三年俸禄。因而即便是和硕亲王的庶子,要获得爵位也要经过考试,且一般情况下更高也只是不入八分镇国公。
所以总的来说,“某某镇国公”在清代并非高级爵位。只不过这类爵位主要与血缘相关,获封者基本都是宗室子弟,因而与一般的面向平民的爵位还是有些差别。获封者更有可能通过亲属获得规定以外的其他利好。
二、一等公不仅是“一等公”
一等公,相对于“镇国”之爵,是主要面向非宗室群体的。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下令将一系列爵名改为满语,“五备御之总兵官”即被更名为“一等公”。但清代的“一等公”,在更多时候则不是指五备御之总兵官,而是代指清代八等二十六级爵位的更高等。
这八等二十六级爵位,要获封或晋升有多重途径。之一种,即来归、来降封赠。清初不少投降了满清的 *** 将帅旧臣,就是通过这一途径在清朝获得了新的社会地位。第二种,即军功授爵。清初八旗子弟多是通过此途径提升了社会地位。第三种,即恩赏、恩诏和承恩封爵。这一途径主要涉及追赠阵亡者及其子嗣,和对功臣、历朝圣贤的追封。第四种,即忠勤职守,业绩突出者授爵。康熙时,名臣索尼就因辅政有功而晋升一等公。
诚然,清代封爵制度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在不同时期,封爵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晋升途径存在差别,“一等公”对应的具体爵位及其地位也不尽相同。因而妥帖说来,“一等公”在清代确实是高等爵位,其获封者也多是掌握朝政实权的重要人物。至于种种细节,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镇国公”与“一等公”的比较
在了解了“镇国公”(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和“一等公”的相关制度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两个如今名气差不多的爵位,实际上到底有何差别。
首先,就赐封对象而言,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都是面向清朝宗室子弟的,而一等公可以面向所有人。因而若就出身而言,镇国公在很多时候能超过一等公。
其次,就实际影响力而言,在历代奉恩镇国公和不入八分镇国公中,对清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名臣并不多。清末的镇国公爱新觉罗·载泽已算是其中翘楚。但与李鸿章、曾国藩等一等侯相比,载泽在清廷的“存在感”也明显较低。
所以总的来说,虽然在如今的不少影视作品中“镇国公”和“一等公”好像都是左右朝政的重臣,其权势没太大差别,其名声也没太多差别。但在历史上,“镇国公”和“一等公”其实差别巨大。一等公或许立下了一等功,但镇国公不一定能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