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建立后刘邦论功行赏 萧何为什么能成为之一功臣
你真的了解萧何之一功臣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刘邦与项羽经过四年楚汉相争,最后取得胜利,建立汉朝,平定天下后,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功臣分封问题,若分封不公的话,会引起内乱,功臣争功夺利的斗争是很激烈的,张良给刘邦出计策先封最忌恨的雍齿为什方侯,才平息了功臣们的不满,都平静下来等待刘邦的定功行封,可见定天下后封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萧何剧照
张良、萧何、韩信是兴汉三杰,在建立汉朝时功绩更大,刘邦在封赏功臣时,其实还有八个异姓王要排除在外,分别是: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燕王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这八个异姓王都有封国,有地方政权与军队,不同于普通功臣,只有长沙王吴芮主动交出军队,解除对中央威胁得以善终!在分封功臣排名时,其实主要是封“侯”这个级别,众人皆以为曹参战功最盛,应该排之一,而刘邦动怒了,坚持萧何功臣之一,为什么呢?
其实在刘邦眼里大汉建立张良居功至伟,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刘邦唯称张良“子房”,其他人都是直呼其名,所以让张良自择富裕的齐地三万户为食邑,张良则居功不自傲,只要求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一万户,刘邦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不争功做表率,因此封张良为留侯,一万户!这就给了刘邦封侯的很大空间,让萧何为之一功臣,食邑八千户,又把自己的两千户拿出来给萧何补足一万户,加上封曹参平阳侯有一万六千三百户,实际上汉初只有张良、萧何、曹参三个万户侯,张良是谦让两万户,萧何是刘邦给凑足一万户,可见实际上张良在刘邦心里是有特殊地位的!
张良剧照
既然张良不争功,韩信是王不在普通功臣之内,那么必须是萧何位居功臣之一位,但是群臣争功一年多不能决定,群臣都以为曹参等武将披坚执锐,攻城掠地,有大功,曹参战功最多,应排之一,萧何不过是舞文弄墨,因此不服!刘邦大怒,他说萧何如打猎时指挥的人,众将只是被指挥的猎狗,而且众将都是一个人追随我,萧何则是举全族数十人追随!众将不敢言语,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出来给刘邦解围,他提出:“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柰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之一,曹参次之。”。
意思是萧何供应粮草,帮助刘邦在危难中重整旗鼓,比曹参的战功更重要,押运粮草,关乎军队存亡的大事,正是由于萧何在后方居中调度,才保证了前方的战事顺利。实际上刘、项争夺天下,项羽的确缺乏一个萧何一样的人,刘邦拥有萧何,所以多次战败后,萧何都在后方能组织人马、粮草源源不断的补充,而项羽则没有根据地,人马、粮草越大越少,最终必然失败!
刘邦剧照
从私人感情上说,刘邦和萧何都是沛县人,两人从很早就是朋友。刘邦发迹之前是一个不良青年,多次被当时的公安部门叫去教育,每次都是在县上工作的萧何为他掩护解围。刘邦当了亭长后,萧何更是多方关照,不仅在他出差时多送钱,甚至在沛县县令宴请吕公时,公开袒护一个子儿都没拿、却口中喊着“贺钱万”的刘邦,间接地成全了刘邦与吕雉的婚姻。这种患难之交的情感,使得萧何在刘邦心里是朋友也是亲人,这种感情无法替代。萧何对刘邦忠心不二,虽然他举荐了韩信,当韩信危胁到刘邦的统治时,萧何与吕后设计杀掉韩信,刘邦自然明白于心!
在打天下的时候,韩信、曹参、彭越、英布等人的军事才能是刘邦最需要的,但是夺得天下后,武将的地位必须降下来,因为此时皇帝的工作重心是必须转移到治理天下这个方向,萧何曾经是秦朝官员,本来有机会到秦帝国中央 *** 工作的,他通晓法令,为刘邦料理日常政务、军务,起初刘邦攻占咸阳后,诸将都去争夺金银财宝,只有萧何先去收进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因此刘邦得以知晓天下地理山川,重要关隘,人口数量等等全国军政情况,这也是楚汉相争,刘邦能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萧何劝刘邦安抚民心,制定了著名的“约法三章”,在楚汉战争和建立西汉以后,他重新整顿旧法条文,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律令和赋税制度,对天下民生恢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只有萧何才能胜任治理国家的之一任丞相,从治国的角度看,刘邦必须立萧何功绩之一,这样才有利于他的权威顺利施政!所以萧何死后,继任的曹参对萧何治事方针一无变更,一切都遵循萧何制定的政策来办,所谓“萧规曹随”,让西汉快速从战争废墟中发展壮大起来!
综上所述,抛开张良谦让,萧何从战争时保障后方根据地,源源不断提供兵马、粮草有不世之功,先入藏有秦帝国山川地图、律令、户籍人口等奠定治理天下基础,建立大一统王朝的需要,让萧何当首任丞相,刘邦封萧何功臣之一是更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