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度真的很公平吗 科举是不是寒门的唯一希望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科举制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科举制兴起于隋朝时期,但是真正到达完善还是在唐朝,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科举考试的公正。正常来说除了当时朝代所排斥的工商业从事者,但凡是有着应举能力的都可以参与科举,并且从自己当地所处的地方报考。而这一点有区别于过去的任何选官制度,不用像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不用像是魏晋时期的九品正中,只需要报名即可。
科举考试
当然也正是因为参与条件的轻松,所以能够成功通过科考的条件则是非常严格。考生必须是通过层层的选拔,整个过程中也是分为了三层,分别是县级考试、之后州级考试最后才是到了朝廷的大考。除此之外,就算是通过了科举考试,也不意味着就可以入得朝堂,成为了皇家的班底了,想要当官还早,科举的意义只是意味着你具备了出仕的资格。而之后想要当官,则是需要参加吏部的考试,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科举
而吏部的考试就不像是前面那么简单了,分为四个考核标准,分别是身、言、书、判。如果光是从字面的意思上去看也能明白,身的考察讲究的就是外貌特征,意思是首先要长相上过得去。之后才是考察口语谈吐,说话要利索,如果像是邓艾这样的期期艾艾,那么也是没有办法初入仕途的。之后的书则是说需要写得一手好字,要是写字是一塌糊涂,那么同样无法做官,最后则是公文判例,通俗来说就是考察决断,往往吏部会出一些疑难杂症,然后再看考生的调理和判案手段如何。
唐朝科举
所以在这四个条件下进行筛选,又会淘汰一大批人。因此真正通过了吏部考试的人都是人中龙凤,真正人才之中的人才。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通过了科举考试但是却没有通过吏部考试的人大有人在,其中还有很多是历史上名气响当当的人物。比如说写下《马说》的韩愈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现在来看韩愈绝对是大文豪级别的人物,但有趣的是他三次吏部考试失败,这仿佛就像是说了一个笑话,爱因斯坦的物理考试不及格一样。
韩愈
这也就难怪韩愈会写出“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样的千古感慨。韩愈因为没有通过吏部的考试,所以长达十年的时间仍然是白衣身份,吃饭住宿都是问题。
当然高风险往往也意味着高回报,只要是通过了科举出身并且成为唐朝宰相的比例也是逐年上升,随着科举的越发完善也是登上天子堂的人越来越多。比如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三省的比例在百分之三左右,而到了李治时期则是到达了四分之一,武则天时期更是到了一半的人数,最后晚唐时期几乎是三省之中都出自于科举里。
吏部考试
自然科举也是因为给了寒族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越来越多的贫民有了机会跨越自身的阶级,成为朝廷的公务员,甚至是能够成为权力中枢当中举足若轻的人物。就比如说在两唐书当中所记载的寒门子弟能够列传的就多达一百四十二人,而这些只是在历史上有着突出贡献的人物,还有很多是没有被记载下来的。同样这个数据的对比还不够震撼人心,但是当我们了解过门阀之中出来的高级官员只有一百二十五人,对比之下才会发现已经持平,甚至是有所超过,这其实也就是科举的魅力。
唐朝科举
所以科举制度对于唐朝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打破门阀士族的途径,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是出自于寒族就害怕未来的前途,现在有了科举至少有着奔头。虽然说这个数据对整个唐朝来说还不算很多,可是却已经是历史之中迈出的一大步。
科举皇榜
而有一个故事就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特点,在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宰相李义府就是寒门出身,也正是因为自己无权无势,所以李义府也是担心自己未来的前途,后来也是有感而发说出了“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而当时李世民在听到了之后当场回话“吾将全树借汝,岂惟一枝?”可见有了皇帝的这般许诺,让多少寒门学子受到了鼓舞,后来的事实证明李义府也的确是官运亨通成为了唐朝首辅级别的人物。
所以科举考试是当时寒门学子的一条公平途径,更是整个历史上迈出了新的一步的新篇章,可以说这就是科举考试的魅力,更是公平的一个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