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国灭楚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4)320

秦灭六国之战奠定了秦朝的统治,为中原的大一统提供了政治基础,其中灭楚国之战动用了超过60万军队,这在当时是很夸张的,为何如此兴师动众呢?

秦国灭楚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呢?

公元前224年,韩、赵、燕、魏相继为秦所灭,秦王嬴政决定乘大胜之势,发动灭楚战争。但在动用多少兵力上,王翦与李信发生了分歧,李信认为20万秦军即可灭楚,而王翦则坚持非60万不可。最终的结果证明,王翦是正确的。那么,王翦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得出灭楚需要动用60万兵力的呢?

我们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兵力规模往往决定着战争的胜负,但也并非意味着兵力越多越好。兵力过多,不仅是对粮草等后勤保障的巨大考验,同时也容易导致协调指挥不畅而被敌人各个击破,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比比皆是。与此同时,征伐他国,也需要根据敌国情报,做出相应的 *** 。战国后期,楚国虽已衰落,但仍是地广人多的“万乘之国”,对于楚国能够调动多少兵力抵抗,秦国朝堂是有预判的。所以,李信的20万与王翦的60万分歧,并非是信口开河的数字较量,而是基于相同的情报做出的不同估计。显然,李信和秦王嬴政都认为20万秦军足以灭亡楚国。

李信的自信。早在伐燕时,李信就是王翦麾下副将,以闪击战一举击破燕军,逼杀太子丹,其作战勇猛深得秦王信任。“客兵利速战,主兵利持重”,征伐楚国这样一个大国,李信采用闪击战术是合理的,毕竟在他国境内作战,拖得太久,夜长梦多。秦王嬴政采纳了李信的谋略也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此前王贲对楚国的试探性攻击已经证明楚军战力低下,20万秦军具备灭亡楚国的实力;二是20万人的后勤消耗远远小于60万人,既然20万人可以解决问题,何必劳师动众,空耗国力。事实上,战争初期的结果,也的确符合李信的预期,面对20万秦军两路突袭,楚军猝不及防,郢都很快陷落。但之后战事却发生逆转,楚将项燕诱敌深入,发动突袭,秦军七都尉战死,李信大败而归。

秦国灭楚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呢?

王翦的老谋深算。李信战败后,秦王嬴政迅速重新启用王翦,并同意了王翦的60万伐楚谋略。与李信战术截然相反,王翦在楚国境内足足驻扎了一年之久,以致秦军士兵每日投石消遣。60万秦军远征一年,考验的不仅是秦国的粮草保障能力,更是考验国君的耐心。毕竟,60万秦军交给王翦,等于将身家性命也托付了出去,古往今来,掌握军权的将领拥兵反叛并非个例。而即使将领绝对忠诚,60万秦军一旦被敌军截断粮道,又或者遭遇惨败,秦国就有倾覆的危险。可是王翦却非常自信,在统军出征前,王翦就多次上书秦王索要田宅作为奖赏,王翦这样做,既有打消秦王顾虑的目的,同时也从侧面表明王翦有着必胜的把握,这才敢在胜负未定之前就提前索要奖赏。

王翦之所以胸有成竹,是基于对楚国弱点的敏锐洞察。与秦国中央直辖地方的郡县制不同,楚国仍保留着封君制,也就是说诺大的楚国实际上境内有诸多大大小小的领主,这些大姓宗族掌控着辖地内的经济、人口,楚军出征,往往需要将分散各处的领主军队进行汇集,同时其粮草保障也需要各领主负担。王翦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反客为主,深入楚国境内坚壁清野,不与楚军交战。在相持一年多后,楚军在向东转移之际,被秦军突袭,最终项燕战死楚国覆灭。原本在平舆与秦军对峙的楚军为什么向东而去呢?答案是没粮了。显然,楚军是被王翦用拖字诀给活活拖垮的。

知道了王翦的谋略,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王翦要动用60万秦军伐楚了。李信伐楚时,楚国出动的兵力与秦军相当,甚至可能还多于秦军。王翦伐楚时,楚军出动的兵力是40万,面对60万秦军,又是家国存亡的生死决战,楚军只出动40万兵力,显然说明这是楚军能够出动的兵力极限了。而王翦所提出的伐楚非60万人不可,是因为60万是秦军所能出动的野战兵力极限。此时代地和辽东尚有燕赵残部,中原地区尚有反叛势力在活动,齐国大军建制仍很完整,除了必要的防御性兵力,统军多年的王翦是知道秦军家底的。他在回答部下的疑问时也曾说:“大王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为了实现拖垮楚军这一既定战略,王翦需要将至少40万以上的兵力放置在楚军正面对峙,另留部分兵力作为机动袭扰。楚军兵少,集中兵力无法突破秦军防线,分兵却又容易被秦军分割歼灭,对峙一年后,终因粮草匮乏,被迫东移。王翦正是等到了这一战机,以逸待劳,完成了对楚军的歼灭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12/225911.html

“秦国灭楚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动用六十万大军呢?” 的相关文章

汉唐两朝的文官是如何晋升的?有何考核项目?

汉唐两朝的文官是如何晋升的?有何考核项目?

汉代和唐代在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代、唐代是我国行政法制史上比较重要的两个阶段。自汉朝以来,有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详实的官吏选拔管理法规。而唐代对科举制度的完善开启了我国官吏选拔管理制度的新篇章。对于汉唐两代官吏晋升制度的比...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资质太差不足以辅佐,你就自己做君主吧。”诸葛亮哭着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侍奉,到死为止。”刘备临终时,把鲁王叫过来对...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上项羽的一生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项羽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时势造英雄。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伴随着朝代的岁月更迭,很多英雄人物陆续粉墨登场。秦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非常特殊的地位。不过,由于秦始皇的残暴专治,秦...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刘裕在掌握朝中大权之后 刘裕为什么还要选择杀光司马懿后人

对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什么还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结束三国时期混乱纷争局面的,是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政权。不管司马懿当时受到多少人的讨厌,但三国时期的混乱年代实在是持续了太久,民间生活的百姓管不了谁做皇帝只知道自己希望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生产生活...

小周后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与李煜有何联系?

小周后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与李煜有何联系?

小周后,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得到后主李煜恩宠。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光义侵占小周后的事件,是在各种笔记中广为流传,却没能收入正史的一个史料。这个史料是说,小周后随李煜来到开封后,赵光义经常宣小周后进宫,数天后才出来。出来后,她便大骂李煜。骂声传到了屋外,听到的人...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曹操不愧为枭雄,不计前嫌接纳杀子仇人张绣,多年后张绣下场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说曹操一生最为后悔之事,因自己风流而害死长子曹昂,绝对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张绣作为杀死曹昂的罪魁祸首,数年后当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丝毫未提报仇之事,甚至表现得相当热情,这又是为什...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第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清朝时期大臣,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人,清朝大臣。父早逝,家境贫穷,自幼与兄助寡母耕作、采薪度日。蔡新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喜闻儒家性理天命的学说,深受堂叔蔡世远的钟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上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