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发动的三次战争分别是什么结局?
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一共发动了三次战争分别是什么结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燕云十六州,又叫幽云十六州,指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我们都知道,五代十国之后,幽云十六州便掌握在契丹人手里
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一共发动了三次战争,但始终未能如愿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大宋朝廷发起了之一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此时大宋王朝在位的皇帝正是宋太宗
太宗皇帝在收复北汉以后,气势高涨,挥师东进,欲一举攻下燕云十六州。六月,宋太宗亲率大军从镇州出发北上攻入辽境
只是宋军已经经过数月战争,将士疲乏,人心涣散,交战之时士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高昂,反而十分低落。加之深入辽境,战线过长,消耗过大,战争中顾此失彼,并未占到什么好处
相反的,辽军却是兵强马壮,以逸待劳,所以作战勇敢。面对宋军的进攻,南京留守韩德让顽强抵抗,等来了救援
最终,双方在南京郊外高粱河发生激战。宋军三面受敌,难以抵抗,结局便是宋太宗乘驴车南逃而归,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未能成功
辽乾亨四年秋(公元982年),辽朝景宗病逝,十二岁幼子极为,由其母萧太后摄政掌权
北宋朝廷认为此时的辽朝大局未稳,而萧太后一介女流,能有什么才能,正是一举收复燕云之地的好时机
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北宋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路由曹彬、米信率领,从雄州挺进;中路由田重进统率出飞狐口;西路以潘美为主将,杨业为副将带领宋军出雁门关,攻打云州、朔州
除此之外,宋太宗还命宋军沿海道北上趋平州、营州,截断辽军水路,最后三路大军汇合于南京城下
宋军这一次进攻,可谓气势凶猛,势必要收复燕云之地,然而大宋朝,终归是低估了萧太后的才能,为此早有准备
这一次,萧太后携辽圣宗,亲自挥师南下,鼓舞士气,并亲自部署应战。大将耶律休哥任主将,在东路拦截曹、米大军;命耶律斜轸等人迎击潘、杨军队;命勤德从平州截断宋军水路
虽然宋朝东路大将曹彬,曾率军两次占领南部重要城镇涿州,但是又两次主动放弃,使得军心不稳,将士还因此疲惫不堪,给了辽军反攻的机会
大批辽军集结在燕京城下,萧太后亲临战场欲一举反攻。最后宋军大败,杨业受埋伏被生擒,绝食而亡,一代名将的结局,让人惋惜
第二次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此后再未有主动向辽朝发起进攻,公元1004年,辽朝向大宋发起的进攻,最终以签订澶渊之盟,两国休战为结局,此后便是长达120年的和平
但是燕云十六州并未收复,宋朝廷又岂能甘心,多年来,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直到辽朝宿敌,女真人金国的崛起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使赵良嗣等与阿骨打达成协议,决定联兵攻辽。宋取辽之南京,金取辽之中京,幽燕原为汉地,应归南朝
这一次,在女真人强大的力量帮衬下,大宋朝确实成功了,然而燕云十六州,最终却还是没有拿回来,被掌控在金人手里
连辽国都不惧怕的女真人,急于扩张,宋朝军士,又岂是对手
三次战争,宋朝都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反而为此耗费了许多国力。然而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燕云十六州,也确实从未属于过宋朝
辽朝建立于907年,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和契丹达成共识,一致反后唐
石敬瑭在契丹的帮助下取得了后唐的江山,在太原登基为帝,建立后晋。而契丹帮助他的条件便是燕云十六州
于是,在公元938年,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从这时开始,燕云十六州的掌控权,便已经属于契丹
而宋朝,是公元960年才建立,所以燕云十六州对于大宋来说,只能说是未曾攻下,哪里谈得上收复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直还说宋朝从未收复过燕云十六州了,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自始皇帝一统天下之后,燕云十六州便一直属于中原王朝的统治,而大宋王朝,便是当时的中原政权
无论是辽国和金国,都是游牧民族,宋朝和他们,就相当于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燕云十六州之于宋朝,就如同现在的台湾之于中国
因为他们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无论经历了什么事,他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 *** ,就如同宋朝一心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样
而且,燕云十六州也是极具战略意义的地方。燕云十六州,乃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区
一直以来,都是易守难攻之地,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地,更是中原王朝抗击防御北边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
宋朝之所以一直被其他少数民族打的难以反抗,何尝不是与燕云十六州这道天然屏障,从未掌握在自己手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