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官员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为何想当地方官?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18)180

对清朝官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看过一个小故事,某年元宵节,雍正来到各部门检查值班情况,这一天非国定假日,古时国定假日一般只有三个:皇帝生日(万寿)、元旦和冬至。但在民间,元宵节却是相当热闹的一个节日,官员没事都早早回家了。

雍正走访了几个部门后,居然只看到了一个官员,对此,他很是有些感动,就问这位官员想要做个什么官,对方却回答:海关长。

清朝官员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为何想当地方官?

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却是主动去地方,为什么?

原因之一:收入差距太大。

京官收入远不及地方官,尤以明、清两朝最为突出。清朝差不多从雍正开始,官员就不爱在京城待着了。雍正年间出台了一项新政策,给官员补贴,发养廉银。不过呢,这项政策是向地方官员倾斜的,可以领到10倍甚至百倍于自己的年俸。

如:江苏巡抚,二品地方官,年俸不过155两,但养廉银却是高达12000两。雍正很通人性,知道尽管有各种考核和监管制度,但也难管住这些地方官不“敛财”,所以,干脆就提高收入,目的就是希望地方官员不至于过于贪婪。京官就没这福气了,户部官员才有资格拿养廉银,哪怕是尚书,也不过是双倍薪水而已。

原因之二:感觉就是混日子。

李慈铭,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他所著的《越缦堂日记》中就说了,京官有啥好,大半夜的就要爬起来上早朝,然后就是上班,上班就是坐在办公室里,没事可干,无聊透了。这时候的清朝哪有啥事,整天忙的就是签各种条约,工资不高,点卯还不能缺席,不然,连那点“微薄”的收入都没有了。

清朝官员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为何想当地方官?

原因之三:体现不了官威。

《戒庵老人漫笔》有一段对话:

地方官:“我爱京官有牙牌。”

京官:“我爱外任有排衙。”

排衙就是古代官衙中下属见长官的那个场面,鲜有官员不爱这种场面,多有官威啊,哪怕是小小的一个七品芝麻官,手下好歹也管着差役和衙吏。《归田琐记》(清代梁章钜)卷七《上衙门》中这么写:“桂林有分段编为戏出者,尤堪喷饭。”说的就是衙门的那些事。

“一曰乌合,二曰蝇聚,三曰鹊噪,四曰鹄立,五曰鹤警,六曰凫趋,七曰鱼贯,八曰鹭伏,九曰蛙坐,十曰猿献,十三曰蟹行,十四曰鸦飞,十五曰虎威,十六曰狼餐,十七曰牛眠,十八曰蚁梦。”

这是啥意思?

京官要上早朝,地方大小“官员”也一样要按时上班啊,只是地点不同,一个是紫禁城,一个是衙门,但是,性质都差不了太多。这些地方官员,不论级别大小,都会带着官帽(乌纱帽)早早赶往衙门,这就是“乌合”,还真形象。

“蝇聚”很好理解,这些官员压根都上不了台面,和京官相比,地位就和那苍蝇、蚊子差不多。人聚一块,都会先彼此寒暄,嘈杂声一片,那就是“鹊噪”;然后就是“鹄立”,“鹄立”这词出自《后汉书》,就是形容大家扯着脖子站着,等待上级的到来。

清朝官员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为何想当地方官?

这个桂林段子妙就妙在,恰到好处的借用了不同鸟兽们的特点,来形容在衙门上班的这帮人。这不是贬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官员,只不过是借这些来隐喻官员上班的一个场面。县老爷官是不大,但一样享受被人恭敬的得意。一早就有人在衙门候着自己,这很有成就感的。

堂鼓击过后,就见“五曰鹤警,六曰凫趋,七曰鱼贯,八曰鹭伏,九曰蛙坐,十曰猿献”,可以试想下,看着一帮人对着自己低头哈腰,还得面带恭敬神色听自己说道,是不是有一种掌控他人的愉悦感油然而生?其实,这只是场面上的一个必备流程罢了。

若是县老爷要视察民情,那才叫真威风呢。

前面有差役举着牌子开道,后面还跟着一帮人,有拿公文袋的,有押班次的,还有奏乐的,一路热热闹闹,好生气派。这时候,这些地方父母官还只是坐在轿子里,看不到一路百姓对他们的膜拜眼神。到了每月朔、望这两日,他们必须去孔庙、关帝庙等处拈香,这时候就要接受里三层外三层老百姓的“围观”,此时的存在感才是真正的绝对的爆棚。

这就是古代官员为何喜欢被外派的原因了。除了上述这三个原因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借各种“与民同乐”的节目吃喝玩乐,玩到极致时还能和大家一起跳舞,《山堂肆考》(明彭大翼)就写了一个故事,廪丘衙门的一场舞会上,领舞者就是县老爷。在规矩多多的古代,若是京官也敢这么做,第二天绝对会被谏官弹劾,被罢官都不在话下。

这些地方官远离京城、远离皇帝,可以尽情耍着威风,他们嘴上说着喜欢那京官的牙牌,心里没准却是想着地方上的自在,所以,那位京官才会回答雍正:“给我个地方官当当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6495.html

“清朝官员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为何想当地方官?” 的相关文章

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关羽中箭与张郃中箭的结局为何会不同?

俗话说刀剑无眼,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关羽和张郃都是汉末三国名将,勇武过人,作为大将,都要统兵作战,上阵杀敌,难免会受箭伤。在正史中,关羽曾头部中箭,但是没有死,而张郃右膝中箭,为什么却死了呢?关羽头部中箭,是在和庞德交战时,庞德射的。当时,关羽发动襄樊战...

朱棣在登基之后再也没有诞下子嗣,是因为什么?

朱棣在登基之后再也没有诞下子嗣,是因为什么?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明成祖朱棣从1402年当皇帝到1424年去世,前后经历了22年的帝王生涯。在这22年的帝王生涯里,朱棣确实没有生过一男半女。他最小的皇子朱高爔出生时间是1392年,此后便再也没有生过子女了。那么,为什么朱棣当...

张邦昌不想成为皇帝是因为什么?是害怕吗?

张邦昌不想成为皇帝是因为什么?是害怕吗?

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也是伪楚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127年1月,金国军队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军在汴京没待多长时间,他们也无意留下金国官吏和军队统治这座城市。这是因为金国崛起时间不长,本族人口少,他们无力统治许多被占领区...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是乾隆后宫里非常特殊的一个妃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庆贵妃陆氏的出身,在《清史稿》中并没有记载,只是说她是陆士隆之女。陆士隆是汉人,也并不是权高位重的官员,因此,陆氏坐定了是汉女出身。根据满清后宫祖制,皇帝的嫔妃必须从满洲八旗显贵中择选。因此汉女想在后宫占一席之地,...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曹丕在选择托孤时 最后为什么阻止不了司马懿夺权

还不知道:曹丕托孤,为什么还是没有阻止司马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看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曹丕英年早逝,40岁的时候就死了。历代皇帝死的时候,肯定会托孤,因为他的孩子曹睿才不过23岁。论狡诈,曹操乃一代奸雄,曹丕可谓得他亲爹的真传,在怀疑别人这地点上,他比他...

柴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柴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柴荣,后周第二位皇帝,曾改姓郭,继位后恢复柴姓。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显德元年(954年),32岁的柴荣成为后周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群雄割据的乱局,他立下“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大志向。此后柴荣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开疆拓土,使得后周日益富...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赵楷、李遵顼都是两宋时期的状元,他们的一生有何不同?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如果在殿试中考了第一名,就称之为“状元”。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自隋唐时期出现科举制以来,无数人为了中科举当官而前赴后继,忍受寒窗苦读。科举考试最终考核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是经过层层考核涌现出来的天才,历来受到帝王们...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