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邯郸之战时,秦国为什么会败给赵国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1)190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邯郸之战。

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后,好评不断,该剧虽然是以秦始皇嬴政为主线,但却横跨秦国四大君王,他们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对于《大秦赋》来说,前四集以宏大的战争场景和典型的士兵服饰拉开了序幕,秦昭襄王嬴稷的的晚年也随之登场。

邯郸之战时,秦国为什么会败给赵国呢?

对于《大秦赋》来说,开篇就是堪称战国历史转折点的邯郸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吕不韦帮助嬴政的父亲嬴异人成功逃回秦国,后者最终成为秦庄襄王。对于邯郸之战来说,是和长平之战连在一起的。虽然《大秦赋》没有展现长平之战,但是,大家都知道在这场战役中,白起击败了赵括,让赵国一下子就损失了40多万大军。

因此,如果说长平之战前,秦国和赵国还是旗鼓相当的话,那么,非常明显的是,在长平之战后,秦强赵弱的格局可以说难以改变了。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刚刚在长平之战中损失40多万大军的赵国,反而能够在邯郸之战中转败为胜。那么,问题来了,《大秦赋》开篇的邯郸之战:秦强赵弱,为何秦国会败给赵国呢?

一、长平之战后,秦军没有立即进攻赵国,给了赵国喘息之机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国再次平定了上党郡,然后兵分两路,以此进攻赵国。这让赵国和韩国都感到紧张,于是就派人离间秦国宰相范雎和大将白起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雎结下仇怨。在公元前260年结束长平之战后,如果让白起立即发动邯郸之战的话。那么,秦军确实有机会一鼓作气,提前数十年攻破赵国都城邯郸。可惜,范雎的阻碍,让白起没能趁势追击。

二、长平之战中,秦军虽然取胜,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邯郸之战时,秦国为什么会败给赵国呢?

公元前259年,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对于赵孝成王来说,在获得半年的喘息之机了,立即拒绝给秦国割地。得知自己被赵国戏耍之后,秦昭襄王非常愤怒,所以在公元前259年发起了邯郸之战。对于邯郸之战来说,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到了公元前258年,王陵攻邯郸不太顺利,秦昭襄王又增加兵力,结果王陵损失五校(一校约为8000人)秦军。

不久之后,白起病愈,秦昭襄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因此,按照白起的说法,在长平之战中,秦军也付出了30万人伤亡的代价。在长平之战中,秦军总共投入了60万大军,这才将赵国的40多万大军包围和消灭。正是因为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让邯郸之战中,秦军将士疲惫不堪,从而最终吃到了败仗。

三、邯郸之战中,赵国上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在邯郸之战中,赵将廉颇率赵军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鼓励赵国上下抵挡秦军。对此,在笔者看来,重用廉颇这位老将,无疑是赵孝成王在邯郸之战中最正确的决定。在长平之战中,廉颇已经证明自己可以通过防守来阻挡秦军。当然,很可能是长平之战的战场不在赵国腹地,后勤粮草运送比较困难,这让赵孝成王选择了赵括。不过,等到邯郸之战,赵军在廉颇的指挥下,凭借着坚固的城池,完全能够抵挡秦军一波接一波的冲击。

邯郸之战时,秦国为什么会败给赵国呢?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正是因为秦军的日益攻打,让嬴异人在邯郸的日子非常不好过。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嬴异人成功逃出了赵国都城邯郸。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嬴异人不逃走的话,赵国必然会迁怒于这位来自于秦国的公子。而根据史料的记载,在嬴异人和吕不韦逃走之后,赵姬和嬴政母子就在邯郸城躲了起来,这才保全了性命。

四、楚国和魏国及时出兵支援,让赵国最终获得胜利

当邯郸之战进行到公元前258年的时候,邯郸城内粮食耗尽,赵孝成王被迫向魏、楚两国求救。赵孝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平原君赵胜奉命出使楚国。在毛遂等人的劝说下,楚考烈王同意出兵支援赵国。对于楚国来说,大约派出了10万大军,由春申君黄歇衰落。而在魏国这一边,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率领8万精兵赶赴邯郸。因此,这意味着大约有20万援军加入到赵国一方,这成为打破平衡的重要力量。

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魏、楚两国大军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魏国、赵国、楚国这三国大军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王龁率残部逃回汾城,秦将郑安平所部两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元前257年的时候,秦军已经攻打邯郸两年之久了,尽管秦军将士能征善战,但是,经过两年还是无法攻破邯郸,这无疑让秦军士气低落了。在此背景下,魏国和楚国的精锐之师突然来到邯郸,自然让秦军腹背受敌,从而吃到了败仗。

五、邯郸之战的影响

邯郸之战时,秦国为什么会败给赵国呢?

最后, 邯郸之战,是秦国一家独大的战略格局形成后,关东诸侯合纵抗秦取得的之一次大胜。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秦昭襄王在赵国内部团结、外部合纵抗秦形势已成的情况下,单纯从兵力对比出发,认为秦强赵弱,坚持攻赵,在战略上已属失策;而在初战失利城时,秦昭襄王仍一再增兵继续强攻,置魏、楚援军于不顾,在具体战术了上亦欠稳妥。此外,秦昭襄王在邯郸之战期间赐死白起,更是自断臂膀,也让秦国将士的斗志受到了负面的影响,所以,非常明显的是,邯郸之战的胜利,直接推迟了秦灭六国的进程。

在长平之战后,山东六国都被秦国大军所震慑,白起的威名更是让天下人都为之胆寒。但是,秦昭襄王最终没能一鼓作气,将山东六国中最棘手的赵国消灭,这导致赵国可以在接下来数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发挥着抗衡秦国的作用。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秦昭襄王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这才有了秦始皇嬴政表现的大舞台。如果秦昭襄王真的打赢了邯郸之战,那么,秦朝建立的时间也会明显提前,自然也就不会有嬴政一统六国的故事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2/227013.html

“邯郸之战时,秦国为什么会败给赵国呢?” 的相关文章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九子夺嫡最后是雍正上位 雍正皇位真的来路不正吗

九子夺嫡最后是雍正上位 雍正皇位真的来路不正吗

还不知道: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九子夺嫡,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康熙更看重皇十四子?历史大剧";雍正王朝";应该不少人都看过,而雍正作为皇帝非常的成功,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历过激烈的夺嫡斗争,最终击败其他皇子登上...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 ,周瑜逝世于巴丘,庞统为其吊丧至东吴,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结交而还。南郡借给刘备后,从事署理...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隆科多为雍正立下大功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隆科多为雍正登基立下大功,为何会落得个被抄家圈禁而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22年,康熙临终之际,隆科多被任命为顾命大臣。雍正能顺利登基,隆科多功不可没,也因其拥戴有功,隆科多在雍正朝一度位极人臣。但没过几年,他就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告发,落得个抄...

清朝公主在嫁人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子嗣

清朝公主在嫁人之后 她们为何大多数都没有子嗣

为何大多数清朝公主都没有子嗣?死后入殓时发现悲惨真相。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现代社会最近的王朝。作为一个由关外满族统治的大一统中原王朝,清朝在许多方面都有它的独特性,比如服饰发型、皇室规矩等等。此外,清朝...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李隆基上位太平公主有功 李隆基上位后为何处死她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兵,他当上皇帝后,为何马上就处死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封建制度之下,天下的最大权力,自然都在皇帝的手中。而为了坐上皇帝这个位置,或者说能够掌控住皇帝,宫廷之中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在唐朝,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了。在武则...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字子直,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嘉禾年间,与其舅陆瑁一起被礼请至建业做官。吴大帝孙权授予骑都尉。后来任吴郡西部都尉,和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战役后,被授予奋威将军,兼任京下督。几年之后,和哥哥顾谭、张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