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廷一打仗,为何总会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呢?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打仗为何会粮食短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在中国,这句古话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刻在所有人的心中。古代的皇帝们,需要安抚百姓以维持朝代的延续,就必须得重视粮食问题。
例如从东汉开始,就已经设置了“平准仓”这种控制粮价的机构,在粮价暴跌时朝廷大量收购粮食,以扩大市场需求,借以抬高民间粮价,避免农民破产;在粮价暴涨时,朝廷开仓卖粮,以扩大市场供给,借以压低民间粮价,避免百姓买不起粮食。
各代朝廷为了百姓吃饭的问题,可谓是尽心尽力了。但是为何朝廷一打仗,就总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呢?
一、军队庞大,千里运粮,损耗巨大
中国古代打起仗来,可不像古代欧洲诸国那样只出动几万人就可了事的。
例如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大破匈奴人,开辟河套地区700里的土地。秦朝出动了35万大军,而战争结束后,这支军队并没有班师回朝,而是驻扎在边境,继续担任开荒、修驰道和修长城的任务。
在古代,不管是哪个地区,突然多出个35万人,都是负荷不起的。蒙恬的治所在上郡,以一郡之力供养这多出来的35万人,是不可能的。
供养军队的任务,大部分由朝廷负责。朝廷需要从中原地区运粮到当地,而在那个时代,千里运粮的难度是巨大的。
当年秦始皇就是从齐国(今山东省)运粮到上郡(今陕西省中北部),因为当时齐国是除关中以外天下最富庶的地区。对于秦始皇来说,调动大量人力去运粮并不是难事,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运粮队伍的巨大损耗量。
35万人要消耗的粮食是在太多了,所以给他们运粮的队伍必须足够庞大,运粮队伍由人和各种拉车的牲畜组成,例如牛、马。运粮队伍的粮食消耗量十分惊人,当时运粮的情况就是“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钟、石”都是当时的粮食计量单位)所以导致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
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就为了解决运粮问题
一石=二斛,一钟=6斛,从山东出发,近200斛粮食,由于交通水平的落后,经过路上的长期消耗,到达蒙恬军队那里就只剩下2斛了,损耗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
所以说,军队本身的消耗并没有现代人想象得那么夸张,运输部队的消耗量才是惊人的。
那么多人被征发进蒙恬的军队,又有那么多人被征发进运输部队,这些人本来都是粮食的生产者,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消耗者。这就是战争耗粮的原因。
而且不止是如此。
二、经济原因
经济学中有一条很简单的定律:供给大于需求则价格低,需求大于供给则价格高。
朝廷要打仗,就意味着她将来要向民间征购大量的军粮,而那些总能提前嗅到商机气味的粮商,就会先用高价在民间购买大量粮食。
而那些淳朴的百姓,眼光哪里有他们遥远,有些人就想着现在乘高价把粮食都卖出去,等将来粮价恢复正常了再买粮,有些百姓就连自己的口粮都给卖了。
等到朝廷开始大量征粮,必定会抬高市场上的粮价,如果战争连年不决,粮价也就会持高不跌,提前屯粮的商人们赚得飞起,而卖掉口粮的百姓就再买不起粮食了。
而且35万人走到哪里都会给当地增添不小的压力,《孙子兵法》就指出,战争连年不决,屯驻军队的地区就会物价猛涨,到时候当地百姓就要被牵连。
军队也是需要在当地买生活用品的,一个地区突然多了很多人,生产力却不能及时跟上,就会导致生活物资价格猛涨,而当地百姓的生活压力就被抬高了。
虽然会考虑到当地百姓的平常生活,但军队为了给朝廷减轻压力,也会在当地购买一定量的粮食,这也会导致当地的粮价被抬高。
朝廷为何缓解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也会提高赋税,这就造成了战争时期缺粮而百姓买不起粮食的恶性循环。
所以说,由于古代运输条件的落后,在战争时期会有大量军粮被运输部队消耗掉。军队驻扎的地区也会因为突然增多的大量人口,显得有点负担不起。
所以就造成全国很多地区粮价增长,一些贫穷的百姓就买不起粮食,所以有时就会出现粮荒。
而且运输军粮在古代本就是一大难题,就算在朝廷的调动下,后方的军粮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前线,军队也常常出现断粮的情况。要么是因为运输路线中某一地天气突变,导致运输部队无法行进,要么是因为敌方“懂兵”的将军派人切断了粮道……
所以在古代,只要一有战争,朝廷、百姓、军队都会为粮食问题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