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朝贡是什么意思?朝贡是什么时候由来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03)160

朝贡是一种独特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方式,一国通过朝贡的方式以藩属国自居,为了获得大国的保护,达到两者之间的和平关系。

那么远在国家理念并不完善的先秦时代,朝贡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1 部落时期的朝贡

朝贡的起始就是来源于大部落对小部落的掠夺。一般来说,掠夺分为三种方式。

之一种叫军事征服,大部落攻打对抗自己的小部落,战败的部落成为奴隶被吸收进大部落;第二种就是朝贡,大部落选择不吞并小部落,但后者要上交部分生产物以自保,而且如果发生战争,小部落还要为大部落贡献兵源;第三种就是以上两种的综合。

夏、商两朝虽然可以称为朝代,但政治关系还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弱小部落为了获得政治、军事上的安定,往往与多个部落进行联盟。其中更大的部落便是联盟中心,夏部落如此,商部落也是如此。

朝贡是什么意思?朝贡是什么时候由来的?

部落联盟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缺点,政治平衡取决于实力,而不是礼法。如果联盟中一个小部落突然成长起来超过了“老大”,那么结局必将是取而代之。商部落如此,周部落也是如此。

02 周朝的分封

周朝之后,中国从部落联盟制变成了分封制,以前的小部落变成诸侯国。

在夏、商两朝,小部落都是通过进献生产物和士兵来保证自身的安全。但到了周朝,诸侯国发现自己已经无法轻易对“大部落”取而代之了。

因为周朝制定了一系列的周礼,确保了周天子的正统性和神圣性,“天下之主”源自于“天命所归”,这个位子不是谁想坐都能坐的。

而且周朝是当时东亚地区唯一拥有先进文化的国家,青铜制造、文字和农耕,哪一项都引领着这个区域的发展走势。诸侯国想要发展,就必须融入进周王朝制定的体系中。即使出现了犬戎之乱这种灭国的事情,前者也无法顺利统治中原大地。因为正统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不过这不是我们独有的,在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地方,埃及、巴比伦都选择了这种思想方式,来确立征服者的合法性与唯一性。

朝贡是什么意思?朝贡是什么时候由来的?

那么这个时期,诸侯国还需要朝贡吗?

当然。

虽然史书并没有明确说各诸侯与周王朝之前的朝贡次数和数量。但周天子的“朝观之礼”、“巡狩之礼”、“聘问之礼”都是非常明确的朝贡关系,是周天子统治各诸侯的机制之一。

03 春秋战国

随着诸侯国一代一代的繁衍,他们与周王朝亲密的血缘关系逐渐淡化,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周王朝的武力逐渐式微,造成春秋时期大家不再严格遵守之前的君臣伦理制度。

诸侯国之所以能够逐渐强大,主要得益于发生在那个时期的农业革命。铁制农具的诞生和新一代农耕理论,让原本为天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周王朝逐渐失去了地位。

更糟糕的深远影响在于,原本以氏族为单位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逐渐瓦解,诸侯开始逐渐脱离周王朝的控制,开始谋求自我发展。

诸侯国成为独立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处在中原地区的“国际社会”。那么身处当时中国内部最分割的时代,朝贡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

根据《左传》的解释,那个时候的朝贡物质输入减少,更多的是“ *** ”,比如会盟和朝聘。

会盟很好理解,从齐桓公开始,大家聚在一起商讨一个领头人出来。领头人也被称为“霸主”,他从诸侯国君中产生,在一些事务上替代了周天子的职权。

霸主的责任更大,但不需要小国为保护自己而向霸主贡献生产物和兵源。

朝聘就更加直接了,“朝”的意思是诸侯拜谒天子。但到了后来,各国国君之间也开始“朝”,小国为了保护自己,主动向大国“朝”,这样表达一个臣服、藩属的意思。

那么有人会问:明清时期,藩属国还要向中原王朝进贡呢,那么春秋战国为什么反而减少物质进贡呢?

04 春秋无义战

首先,由于农业革命导致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长平之战,赵国为何要替换廉颇?因为赵国与秦国打不起消耗战,只能速胜。

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尚且如此,何况春秋时期只有一两座城池的小国了。他们也想朝贡,可是给不起。

其次,是大国不需要。由于周朝分封的都是功臣和亲戚,大家打断骨头连着筋。如果一个大国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吞并小国,会引发外交危机,陷入舆论上的孤立。

因此大国不需要周边小国为自己进贡,只要服从自己,认自己当老大就可以了。

最后,是小国的顽强抵抗。从春秋灭国战中可以看出,小国虽然力量薄弱,但强敌临门也敢拿出“螳臂当车”的勇气。很多大国在歼灭小国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收益比。

有的时候小国没灭成,反倒引起别的国家攻打自己。因此,看似小国臣服于大国,其实大国想灭小国也要做出万全的准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1/229358.html

“朝贡是什么意思?朝贡是什么时候由来的?” 的相关文章

郭待封:唐朝名将郭孝恪次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郭待封:唐朝名将郭孝恪次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郭待封,唐初名将郭孝恪次子,唐高宗时,得裴行俭提拔升官至左豹韬卫将军。咸亨中,与薛仁贵率兵讨吐蕃,于大非川之战战败,减死除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显庆四年(659年)二月,高宗亲策试举人,900人中只有郭待封、张九龄5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万人敌

张飞(?-221年),字益德(一作翼德),幽州涿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黄巾起义爆发后,张飞与关羽加入刘备的义勇军辗转各地。三人同吃同睡情同手足。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操惧其勇...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周瑜死后他的孩子是什么下场?

周瑜,东汉末年名将, 算是世家子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性度恢廓”的文武全才,并非如《三国演义》里所描写的那样小肚鸡肠。周瑜辅佐孙策扫平江东六郡,赤壁之战击败曹操,江陵之战逼走曹仁,绝对算得上一代英才,只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6岁...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能够获胜 李世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能够成功赢得玄武门之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最为强大的几个朝代之一,它疆域辽阔,文化繁荣,诞生了诸多流传青史的文人骚客,四海之内仪礼浩荡,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让骚扰中原几千年的匈奴、突厥真心臣服,跪拜在天子脚下,唐朝...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刘邦是秦末不可多得的枭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统治者,对于和自己竞争最终失败的人,都会有意贬损他,污化他。对其子孙后代,都会着意打击。比如李世民打败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后,不但杀掉他们的儿子,而且对他们进行了着意地贬损。在史书上,李建成变成了一个...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东汉末年将领,他为何被孙权流放?

孙辅,字国仪,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将领,孙坚长兄孙羌次子,豫章太守、都亭侯孙贲之弟,孙策和孙权的堂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辅襁褓中父母双亡,由兄长孙贲抚养长大。初以扬武校尉之职辅助孙策平三郡。建安二年(197年),孙策征讨丹杨等七县,派孙辅驻守历阳抵御袁术,...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