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坑害亲戚巴结权贵的诗人,最终下场是什么?

诗词文献6年前 (2019-01-04)420

作为历史长卷中熠熠生辉的文学符号,唐诗为世人展现了一个鼎盛王朝的恢弘气象。通过那些被时光浸润的文字,我们才得以领略无尽那魅力的盛唐风情。

然而在流传至今的众多唐诗中,有这样一首唐诗,精雕细琢的辞藻背后,却是一桩灭绝人伦的命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天纵英才

唐高宗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675年,这一年大唐的文化圈里发生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一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前往交趾探亲途中溺水而亡;另一件是当年的科举取士中,选拔出了一位名叫刘希夷的年轻进士。

大唐版爆文《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声名自不必说,倒是刘希夷,史料中的事迹也只有寥寥数语。

刘希夷是河南汝州人,生得相貌俊秀,擅长诗文,尤其是描写军旅闺怨,诗辞藻婉丽却又意蕴深远,在留存不多的传世之作里,以一首《代白头翁》最为著名。

坑害亲戚巴结权贵的诗人,最终下场是什么?

这首诗中的点睛之笔,便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因为其厚重的禅意,一千多年后还被曹雪芹化用到著作《红楼梦》里。

令刘希夷无法预料的是,正是因为这两句诗,最终令他年轻的生命归于黄泉。

二、舅甥恩仇

公元680年,是刘希夷中了进士后的第五个年头。

尽管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诗作,但因为大唐文人辈出,他本人还是寂寂无名。

在苦心写出《代白头翁》这首突破性的杰作后,刘希夷鼓起勇气请舅舅宋之问指教一番。

宋之问年长刘希夷6岁,与只能算作文学青年的外甥不同,宋之问此时仕途得意,已经是大唐诗界的大咖。

他接过外甥递过来的《代白头翁》,在读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原本漫不经心的的他突然眼前一亮,连连点头称赞。

就在刘希夷满怀希望时,舅舅却向他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请求:将这首诗 *** 给他。长期沉迷于舅舅偶像光环中的刘希夷,被这荒唐的请求震得眩晕,便答应了下来。

回到家中的刘希夷冷静下来,突然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以舅舅在文坛上的地位,能看得上这首《代白头翁》,可见自己这首得意之作确实非同凡响。”。

在儒家思想主导的时代,文学作品的质量关系到个人的仕途发展。想到这里,他越发后悔,便想将这首诗的著作权要回来。

当刘希夷述说自己反悔之心的时候,宋之问心生不悦。他假意敷衍了一番,然后送外甥出了门。

两人走到暗处时,突然两个黑影飞扑过来将刘希夷摁住,没多时,那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就这样窒息而死,时年不足三十岁。

两个人是宋之问府中的家奴,暗杀外甥也是出于他的授意。自从,这篇《代白头翁》的作者,只有那个誉满天下的诗人--宋之问。

因为宋之问在诗坛上的地位显著,这首诗一直被署以他的名号。只是纸里包不住火,随着后来他的斑斑劣迹被揭露,他杀人夺文的恶名也逐渐传播开来。

到元代,西域文人辛文房编著了一部《唐才子传》,将这件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终于替刘希夷赢回了才名。

可是,直到今天,《代白头翁》被编入《全唐诗》时,既出现在刘希夷的文集中,又出现在宋之文的文集里出现。

三、恶有恶报

宋之问杀死了外甥刘希夷后,愈发趋炎附势,最终迈入作死的行径。

唐高宗李治驾崩后,皇后武则天临朝称帝,改国大周,宋之问充分展现了阿谀善变的手段。

在武则天游历洛阳龙门时,命群臣作诗酬和。

宋之问送上的《龙门应制》诗风糜丽,深得武则天的欢心。此后,他经常参与武皇近臣的聚会,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男宠张易之兄弟往来密切,并由此卷入皇权斗争中。

公元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联合一批拥唐势力发动政变,诛杀了张易之兄弟,强迫武则天禅位于庐陵王李显登基,史称唐中宗。

此前因为与武氏家族来往密切,宋之问被贬至岭南,途中作了一首《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中宗即位后,李唐王朝政权摇摆不定,而宋之问也因为参与其中的政治投机,将人生变成了反复无常的闹剧:

在贬黜岭南后,宋之问积极揭发武三思的恶行,文辞出众的他被唐中宗重新启用,随后他又巴结野心勃勃的安乐公主和韦皇后,得罪了同样有野心的太平公主,随后被贬至浙江绍兴。

等到唐中宗李显被毒杀,韦皇后专权失败,唐中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登基后,他又嗅出了政治风向,准备投靠新的势力,只是这次没能如愿。

临淄王李隆基早看他不爽,在他的提议下,宋之问先被流放至广西,随后被赐死。

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宋之问一生诗作甚多,但早期的应酬之作艺术水准很低,倒是他被贬黜的那几年,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

或许,这对于终身追名逐利的他而言,应该算得上无法预料的恶作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1/229481.html

“坑害亲戚巴结权贵的诗人,最终下场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韦思谦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韦思谦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韦思谦(611年—6...

南宋名将孟宗政简介:位列黄道周所著的《广名将传》中

南宋名将孟宗政简介:位列黄道周所著的《广名将传》中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简介:致力于完成《通鉴》的勘校工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望岳》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译文及注释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

《从军行·其二》

《从军行·其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从军行·;其二》译文及注释译文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突进营垒,射杀呼延大将,独自率领残兵千骑而归。注释沙场: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碎铁衣:指身穿的盔甲都支离破碎。呼延...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译文及注释译文以前的日子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

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过什么

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过什么

中兴四大诗人的杨万里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看史书的时候,偶尔会看到贼熟悉的名字,而这个熟悉的名字给我的印象,往往与史书中大不一样。有这么一个人,年少入仕,被派到基层去当县令。当时那个天下吧,穷的厉害,百姓手里交不上税,国库还异常的空。那钱能去哪呢?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