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春秋时期的宴席之道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06)140

不同的时代,人们会穿不同的衣服,但终归是色彩艳丽的,自春秋战国到今天,元宵即为佳节,良辰美景不可错过,这似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礼仪之道,从来就没有被人们忘记过。元宵佳节有美食,人们相聚成欢,堆着满脸的笑容,唱新歌,吃汤圆,这也即为中国人的宴席之道。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跟中国人的宴席之道有关,更也是跟中国人的服饰之道有关,不管是参加什么庙会,还是参加什么宴席,穿衣服要是穿错了,会惹来 *** 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太平御览》中说过一段往事,说孔子周游蔡国投宿客栈之时,因为孔子之屐“与凡人屐异”,结果晚上睡觉的时候木屐被偷了。这个故事说的是孔子穿的木屐跟常人不同,结果被人视作珍奇之物偷了。当然还有个说法,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我们中国人就发明了所谓木屐了。木屐之鞋,只有在庄重的时候才会穿,而孔子注重礼制,所以即便出行在外,也是穿着木屐的。

揭秘:春秋时期的宴席之道是怎样的?

那时候的人们虽然要穿鞋子出行,可是仍然认为鞋子沾染污垢,不是干净的东西,即便进屋也是要脱了鞋子才能进的。《礼记》有 “脱屦于户内者,一人而已矣”,能穿着鞋子进屋子的,也只有年老长辈一人而已。“户外有二屦。。。。有后入者,阖而勿遂,毋践屦”,就是后来进屋子的人也要注意门口的鞋子,不能踩到了,即所谓“毋践屦”。大凡那时候的人们在元宵佳节举行聚会活动,总会隆装出席,木屐自然也是要穿上的。

那时代的人们会穿木屐,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穿,而只是少数的人。木屐是木头削制而成,穿起来其实不便于行走,所以在木屐之上则还有履,而履才是鞋的统称,一般来说普通庶民都只是穿履,贵族们才会在履底加上一层木屐,称为舄。“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天子赤舄。凡舄色皆像于裳”,舄最早的功用不过是为防潮湿而已,生活在深宫之中的周天子也会穿木屐。当元宵佳节,圆月之下,拱桥之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叮叮当当的木屐踏地之声,便会汇聚成一幅热闹的场面。

周人对礼制非常重视,做任何事情都有完整且严格的程序,也有相应的官员负责管理,祭祀的有官员,记史的有官员,管饮食的有官员,穿衣穿鞋的也有官员。春秋战国时有所谓“屦人”之职,专门负责“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缭、黄缭,青句素屦葛屦”,周人的衣食住行,全在礼制范畴之内。穿不同颜色的木屐,代表的则是不同层级的身份,周天子穿的是赤舄,说明最为贵重的木屐就是赤色木屐,而周人最为隆重的事情就是祭祀活动,因此后人才说赤舄就是周天子和权贵们参与祭祀活动才会穿的鞋子。所谓“赤舄,人君之盛履也”,可见赤舄非一般人所能穿用。而当临近重大节庆,天子贵族们则会穿着彩色的木屐,行走往来于宫殿与府衙之间。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说法。既然要穿鞋子,那时候的人穿 *** 袜子呢?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今天的这种袜子,史书有:“文王伐崇,韈系解”,韈就是袜子,看起来那时候的袜子还需要绳子系起来。在当时的观念中,韈跟鞋子一样,也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登堂入室或者参加重大宴会的时候,不仅鞋子要脱掉,就连韈也是要脱掉的。不注意这样的细节,甚至还会遭致杀身之祸。

史书载:“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褚师声子韈而登席,公怒。辞日: “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殼之,是以不敢。公愈怒……曰:必断尔足! ”卫国大夫褚师声子参加国卫出公召集的宴会,结果没有脱袜子就进了宴席,卫出公非常愤怒,以此理由要杀了褚师声子,就算后来没有杀掉声子,也把声子的封邑给剥夺了。当时卫出公尚且在齐国流亡,这场宴会就是在齐国召开的,卫出公这人显然是舍本逐末,对衣着礼制如此重视,却忘记了跟随自己流亡的臣子,都是最忠诚自己的臣子,明显就是不识时务,卫出公这个人后来一会流亡齐国,一会流亡宋国,一会又流亡越国,既不重视宴席之道,又不重视服饰之道,也算是现世报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29776.html

“揭秘:春秋时期的宴席之道是怎样的?” 的相关文章

刘太公被抓时刘邦却见死不救 刘邦真的是不孝子吗

刘太公被抓时刘邦却见死不救 刘邦真的是不孝子吗

对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抓住,刘邦却见死不救,他真的是不孝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是我国古代皇帝中白手起家的一个典型例子。他出身贫寒,最后却可以将天下收揽于怀中,要说他没有本事那是不可能的。自古开朝皇帝,无一不是人中翘楚,更不要说没有什么文化的刘邦了。刘邦没...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杨奥妃:北魏时期皇后,她与元愉的故事令人惋惜

在古代,皇后这个位置是很多女性想要得到的,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是最尊贵的女人,受人敬仰。但皇后其实并不好当,很多皇后的经历与遭遇是大家想象不到的艰难。接下来要说的文景皇后杨婉瀴,她与元愉的故事非常令人惋惜。文景皇后,本姓杨,名奥妃,字婉瀴,是东郡人。元愉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儿子,十岁时被父亲封为京...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动手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动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懿在曹操时期慢慢崛起,但是曹操知道司马懿的才能,而且曹操文武双全。只要曹操在世,司马懿不敢生异心的,曹操能够驾驭住司马懿,司马懿能够心甘情愿地为曹魏效命。曹丕即位后,能力有限,要想守好...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对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样的官?和一州的知府相比,它们哪个更大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一种官职,那就是道台,像是一方总督,这个意思大家都懂,某一片都归此官管,巡抚,简单讲就是省级最高领导人,而再往下就是知府,知府是各地区的最高...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张温一家被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张温,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汉末三国时代,虽说中原才是士族聚集之地,但江东地区也有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尤以吴郡四姓顾、陆、朱、张最为显赫。顾雍、顾谭,陆逊、陆绩、陆抗,朱桓、朱据都是三国时代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孙权为何要废黜张温,甚至牵连其家...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年羹尧死后雍正为何没有对他的家人赶尽杀绝?

年羹尧死后雍正为何没有对他的家人赶尽杀绝?

在历史上雍正也确实是一位颇有作为、影响历史的君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1725年9月,年羹尧被押往北京送审。这场审判共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年羹尧最终被开列了九十二条大罪,其中光是立斩的罪行就有三十多条。不过,雍正念在年羹尧功绩显赫,特别下旨开恩,赐他在狱中自尽。那么,年羹尧死后,雍正...

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

朱允炆削藩都失败了 朱棣削藩为什么能成功

为何朱棣削藩成功,而朱允炆却失败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历时仅仅15年的时间,四十不惑的年纪打下诺大的天下,可见朱元璋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西汉有七王之乱,西晋有八王作乱,朱元璋明知藩王制度的弊端为何...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