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吃什么?揭秘他们的饮食习惯
我们今天再来说说春秋战国的饮食。新春佳节,寒冬腊月,三五好友,围坐于火锅旁,天南海北的胡侃,便是人生一大乐趣。而对于吃,中国人似乎已是脱离了那种所谓仅仅是温饱的状态,只要想吃,只要舍得花钱,多半要吃什么山珍海味也都是吃得到的。当然,不同的山珍海味,其价不同,多半寻常百姓家也要斟酌再三,但终归是知道的。而若时间倒退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寻常百姓家即便是想,也是无法想象出来天子贵族们究竟会吃什么东西的。
春秋战国以前,天子之家,所谓“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品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即便是调味品之物也有上百种,可见品类之丰盛。事实上周人其实对奢侈的饮食习惯是极度抵触的,周人说殷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他们对殷商灭亡的重要原因分析,其中就有饮食无度和过于奢侈。周人的饮食,从天子到诸侯,再到贵族,最后到庶子平民,等级之分相当森严,周人认为“上下有序, *** 不慢”,就连祭祀活动中的饮食,天子能享太牢,而庶子则只能食菜,祭祀则用鱼。
《墨子》载:“古之民未知为饮食,素食而分处”,就是说上古之时的庶子平民,平常的饮食大多吃的都是素食,认为他们“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平民们的饮食更多尚且处于底层,就是温饱果腹,以求取生存,根本还没有达到所谓美食的程度,更别说平民中会有什么吃货了。真正上古之世的吃货们,均是来自天子诸侯,至少也应是某国之贵族们。“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这些饮食器具,越是阶层往上,就越显出其纷繁复杂。
庶民平民们自己负责自己的饮食,而天子贵族们则有专门的膳食官员。天子贵族们中多有吃货,遍访天下美食,甚至让附庸之国每年上供美食,有的甚至还因为美食而产生了纠纷,导致宫廷内乱的发生。比如晋灵公因为厨子没有做好熊掌,直接就把这个厨子给杀掉肢解;还有人给郑灵公上供大鳖,郑灵公心中高兴,就邀请了朝中吃货重臣子家和子公两人共享美食,结果在宴会上因为谁先品尝的问题产生了矛盾,后来子家和子公联合起来发动内乱杀掉了郑灵公;还有就是楚成王,临死之际还跟动乱的臣子们请求想吃熊掌。
到后来春秋战国,纷争之世起,那些个没落的诸侯贵族们流落民间,与庶子平民们杂居共处,也便是将上层贵族们所享有的某些饮食习俗带到了民间,庶子平民们也便是知道了原来上层贵族们的饮食竟是如此奢侈,即便是如圣人孔子、孟子等学者们,也对贵族之家的饮食尤其艳羡。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一方面是说《韶》乐之美,但另一方面则也是在说肉食美味,孟子也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认为庶子平民们要能常常吃到肉,也就是相当幸福的事情了。
举凡春秋战国的学者们,大多对饮食之事颇有研究,比如孔子就有“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不撤姜食,不多食”,这明显就是饮食合理搭配的 *** 。而晏婴则有“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说的就是烹煮肉羹的办法,要掌握火候、掌握辅料,要克制鱼肉的腥臊味道,将辅料的香味散发出来,融合到鱼肉之内,才能吃到真正的美食。可见孔子、晏子都算得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