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陈桥驿兵变时,是谁带头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07)260

唐灭亡之后,五代十国的混乱分裂局面最终由赵匡胤结束,建立了统一的宋朝。之前有史书记载,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策划了陈桥兵变,但是这些史书都是在赵光义继位之后编纂的,那么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呢?

一个皇帝死后,即位的皇帝要给前任编写传记,这种官修史书称为《实录》。因此,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就给哥哥编修了一本传记,史称《太祖实录》。

史料记载,在修完这本传记后,因为对这本《太祖实录》不满意,赵光义一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编纂,除了增加“金匮之盟”这种崭新的内容外,这个修改过程更是旷日持久。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开始修改,一直到他的儿子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这本书籍才最终修订完成。

宋朝编纂的《太祖实录》有两个版本。之一个版本,是太宗时期的原始版本,叫作《旧录》;另一个版本,是三次修改后的版本,叫作《新录》。

那么,这里问题来了,既然有“金匮之盟”这件事情,且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旧录》里没有这个内容,反而还需要《新录》来增加呢?

这个问题,不说自明。

可惜的是,由于战乱不断,如今《旧录》《新录》全都失传了,我们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幸运的是,宋朝的史学家李焘看见了,他还把这两个版本的历史文献全都记录到了自己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录里,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了迎合圣意,负责编纂《新录》的史学家们,他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对原有的《旧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和掩盖。

现在,就让我们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录,来还原那段“赵光义修书”的历史。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中神秘逝世,虽然死因不明,但是记录赵匡胤一生的《太祖实录》的编纂工作,却被提上了日程安排,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命令翰林大学士李昉、扈蒙等修编《太祖实录》,收集当时的所有史学集料,并对那些“不符合当时历史”的文献予以销毁,绝不保存。

所以,当时记录那段历史的原始文献,就全都被赵光义销毁了。

然而,即便把历史“修改”成了这样,赵光义对这次编纂的书籍,还是非常不满意。

陈桥驿兵变时,是谁带头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的?

淳化五年(994年),赵光义对宰相们说道:“太祖朝的事情,这才刚过去几天呀,你们看看《实录》中的记载,又粗糙,又简略,该写的没有写,该记的没有记,还是让史官们重新编纂吧。”

随后,赵光义润了润喉咙“语重心长”地说道:

“太祖是承受天命,最后登基称帝,这可不是耍阴谋、玩诡计的结果。他也不是曹操、司马懿那类天天处心积虑、就想篡夺皇位的奸雄,而且太祖对周室忠心耿耿,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咱们不能这么写历史。”

“特别是‘陈桥兵变’这件事情,更不能如此草率记录,应该好好收集资料,重新增补完整。”

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赵光义的这番话,虽然表面上是说文献太少,资料不全,但实际上,傻子都知道他意欲何为!

“我哥哥顺应天命,登上皇帝宝座这样的大事,怎么能少了我?这个里面,怎么能没有我的功劳?”

这,才是赵光义的真正心声。

前面介绍了,由于史料匮乏,《旧录》《新录》的丢失,当时《太祖实录》如何记载的陈桥兵变这件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以今日所见之文献,最早记录“陈桥兵变”这件事情的文献,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

在司马光这本史学笔记中,关于陈桥兵变的故事,我们在之一卷里面,已经详细阐述过了,这里不再多言,我们唯一知道的是:

在《涑水纪闻》的记录里,“陈桥兵变”时确实出现了赵光义的影子,只是不太重要而已,赵光义仅仅就一场戏,也就四个字:入白太祖。

结合上下文,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

当年,大军在陈桥驿驻扎时,所有将士哗变,大家准备造反,拥护赵匡胤为皇帝。第二天黎明时,这些将士冲到了赵匡胤的营帐门口,把当时的门卫赵光义吓了一跳,他立刻“入白太祖”,就是进入了太祖的营帐,把士兵哗变的事情告诉哥哥,请他赶紧思考对策。

可见,在这段史料记载中,赵光义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小角色,这让人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根据王禹偁的《建隆遗事》记载,更是能让赵光义愤怒得七窍生烟!

原来,这本文献是这样记载的:

陈桥兵变那一天,赵光义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发,他只是在开封留守,正陪着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后来,当听说自己的哥哥黄袍加身后,赵光义立刻骑上一匹马,出城迎接自己的哥哥去了。

陈桥驿兵变时,是谁带头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的?

上初自陈桥即帝位,进兵入城,人先报曰:“点检已作天子归矣!”时后寝未兴,闻报,安卧不答,晋王辈皆惊跃奔走出迎。

——《邵氏闻见录》卷七引《建隆遗事》

可见,如果这段史料记载是真的。赵光义压根就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他也跟这件事情没有一丁点关系。

那么,这里就要分析一下了,这本《建隆遗事》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书?它所记录的事情,又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根据史料记载,《建隆遗事》的作者叫王禹偁,生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卒于咸平四年(1001年),死时年仅48岁。

可见,这是一个出生于后周、成长于太祖朝、成名于太宗朝、卒于真宗朝的人,王禹偁亲眼见证了这段所有的历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此人的可信度。

此外,根据史料记载,在第三次编写《太祖实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领会到领导的意思,再加上自己秉笔直书的传统,结果王禹偁被冠以“背后非议、诽谤领导”的罪名,被贬到黄州去了。

在被贬期间,王禹偁愤然持笔,他书写了《建隆遗事》这本书籍,最初名为《箧中记》。“箧”指的是箱子;“箧中记”的意思就是箱子里的书,暗指难登大雅之堂的事。

由于这本书是专门记录太祖朝的,所以后人就取了太祖的之一个年号“建隆”,称这本书为《建隆遗事》了。

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自己写此书的目的,王禹偁在自己的《叙》中,说得非常直白:

“太祖英明神武,旷世无双,自受命以来,励精图治,国家欣欣向荣,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些也是我王禹偁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但是,现在有些史官在编纂历史时,他们多有忌讳,不敢真实记载,最近圣上又在大规模修改《太祖实录》,我怕这样长久下去,很多事情就会不为人知,不会流传于后世了,所以我把这些事情整理了出来,一共十几件事情,也算是为历史做了一份贡献了。”

可见,王禹偁在这个《叙》中的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比较可惜的是,对于这么一本禁书, *** 是不可能不理不睬的,没过多久,这本书就被彻底销毁。

那么,对于这本已经亡佚的《建隆遗事》,它又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根据当代宋朝研究者的考证,虽然《建隆遗事》这本书已经失传了,但是,其他书籍还是引用了不少《建隆遗事》的故事,一共有十一件之多。现代史学家们对这十一件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最后得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建隆遗事》上面介绍的内容,大体是可信的,或者更接近于当时的事实。

——顾宏义《王禹偁考》

所以,按照王禹偁的说法,赵光义压根就没有参与陈桥兵变,他甚至都没有随军出征。因此这件事情里,也没有他一丁点的政绩。

退一万步说,即使赵光义参与了陈桥兵变,其作用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因此,如果王禹偁记录的是真的,咱们就能理解赵光义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这个心情,才是赵光义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太祖实录》的真正原因。

那么,对于这位皇帝而言,他要如何篡改“陈桥兵变”这段历史,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1/230024.html

“陈桥驿兵变时,是谁带头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的?”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当初靠郭子轩起家 朱元璋后面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

朱元璋当初靠郭子轩起家 朱元璋后面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靠郭子兴起家,做了大明皇帝后,对郭子兴及后代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朱元璋大家都非常熟悉,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位汉族开国皇帝,同时又是农民起家,朱元璋身上有着非常精彩的故事。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发达之前,和当时元末义军首领郭子兴有着特殊...

荀绰:西晋末年历史学家,他留下了哪些著作?

荀绰:西晋末年历史学家,他留下了哪些著作?

荀绰(生卒年不详),字彦舒,颍川颍阴人,西晋末年历史学家,西晋荀勖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嘉末年为司空从事中郎,归于石勒,为石勒参军。撰《晋后书》15篇传于世。另著《冀州记》等。人物生平荀绰(生卒年不详),字彦舒,颍川颍阴人,西晋末年的历史学家。出生于著名...

阿巴亥最后会被殉葬,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阿巴亥最后会被殉葬,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阿巴亥的一生,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传奇且凄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清太祖努尔哈赤最为宠爱的女人,先后为努尔哈赤生下三个儿子,从“丰姿貌美,颇有机变”到领衔众福晋,阿巴亥的少女心着实不柔弱。阿巴亥,一个让一代雄主努尔哈赤二度废立大妃的女人,独占风光、...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从接手父兄基业到坐上皇位 孙权是怎么一步步坐上那个位置的

还不知道:从大汉吴侯到大魏吴王,再到最终称帝,孙权是如何一步步晋升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去世后,他打下来的江东基业就都交到了孙权的手上。在孙权的多年打拼下,孙策留下的江东六郡,最终就变成了占据扬州、荆州、交州的孙吴政权,而孙权也在公元229年登基称帝,成为...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同样都是汉武帝的妃子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籍贯益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属曹操军队,在曹操与刘备争汉中时得以投降刘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与马谡一同守街亭,之后深受诸葛亮的器重,率领蜀汉的无当飞军,多次随诸葛亮北伐。诸葛亮死后,拜前监军、镇...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乾隆生前对和珅如此宠爱 乾隆临死前为何不保护和珅

还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死后没多久,嘉庆就刺死了和珅,最终和珅在狱中自尽身亡。乾隆生前为什么不保护和珅,乾隆宠信和珅不假,但是他也明白和珅是怎么样的人,他更明白如果和珅不死,政治天秤失衡,嘉庆也难以掌握实权,嘉庆杀了和珅既可以重振朝...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明朝时期朱元璋分封了多少大臣?爵位完整传承的为何会越来越少?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明朝开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封赏功臣,其中,封爵者36人(不包括死后追封的功臣)。之后,随着明朝统一战争和对外战争的持续,朱元璋在长达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