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面对匈奴,惨胜的汉朝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15)120

大家好,说起汉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匈奴存在时,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头号劲敌。早在战国中后期,匈奴就曾与中国北方的赵国爆发过剧烈的冲突,当时赵国不仅要集中精力应付秦国的步步紧逼,还要分出大量的力量抵抗匈奴的南侵,粗略估计,赵国常年驻守在北方边境的兵力至少有15万。

最后,赵国名将李牧率领十五万精兵埋伏了匈奴单于的主力,杀死十多万名匈奴士兵,那场战争吓破了匈奴人的胆,从此赵国边境再也看不见匈奴人的影子了。

秦朝时也有类似的情况,匈奴人乘着秦朝统一六国无暇北顾之机,蚕食了秦国北方的河套地区。秦始皇先抓紧办好了统一的正事,秦朝统一后不久,秦始皇就令名将蒙恬带领三十余万精兵攻击匈奴,秦军杀死了匈奴十多万人,把匈奴吓得“不敢南下牧马、弯弓抱怨”,秦朝也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北方的边患。

再往后到秦朝末年和楚汉时期,中原经历了八年的内乱,匈奴人又乘机回到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等汉朝统一天下后,那时的匈奴就和之前的不一样了,一代雄主冒顿单于消灭了东胡、大月氏、乌孙等强国,匈奴一跃成为北方的霸主。再到后来,西逃的乌孙、康居、西域三十余国这些中亚的国家,以及北亚的丁零、中国东北方的乌孙、鲜卑等部落,全都向匈奴人俯首称臣。在当时的世界,恐怕很难找到势力范围比得上匈奴的强国。

面对匈奴,惨胜的汉朝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汉朝建立时,疆域小得可怜,这小得可怜的疆域又有一大半不属于天子,而是属于名义上听命于天子的诸侯王。刘邦可能还不知道北方发生了什么,所以高帝十年匈奴南侵代王信向匈奴投降后,不知天高地厚的刘邦凑齐了32万大军北征,那架势是要重现李牧和蒙恬的壮举,他也想通过一场决战把匈奴人打怕,然后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问题。

事情的结果我们耳熟能详,刘邦被匈奴四十余万精兵围困在白登山上,最后刘邦认怂了,用不体面的方式和匈奴和谈成功。冒顿单于洗刷了祖先们的耻辱,刘邦则是开启了汉朝的耻辱,此后吕雉、汉文帝、汉景帝等汉朝君主面对匈奴人无礼的挑衅时,也只能忍气吞声,当不记仇的“老好人”。

汉武帝即位后熬了六年,最后一位主和派人物窦太后才去世,两年后,汉武帝听从大行王恢之谋,在马邑伏击匈奴单于的主力,想要一雪平城之耻。可惜一位叛徒向单于汇报了汉朝的计划,结果马邑之谋劳师动众却没有半点收获,从此百年汉匈战争宣告爆发。

匈奴和中原的冲突主要在于两点:一、匈奴生存的地方自然环境恶劣,生存资源稀缺,若某年自己生产的生存物资不够的话,匈奴人为了生存,就要在当年秋天对周边的其他国家展开掠夺,抢到足够的粮食以度过要人命的冬天。中原富庶,当然是匈奴人的首要掠夺目标之一。匈奴人改不了掠夺的习惯,就注定要与中原王朝成为敌人。

面对匈奴,惨胜的汉朝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二、河套平原共有2.5万千平方千米,这里有广阔且肥美的草原。匈奴控制河套地区后,不仅实力大增,还获得了战略上的极大优势。他们向南掠夺更加方便了,还对关中构成了威胁,所以中原王朝一直都想夺走河套地区。

匈奴掠夺汉朝边境,让边境很多无辜的百姓丧命,朝廷无力保护百姓,让汉武帝脸上无光,他必须要与匈奴开战。汉武帝在位五十多年,与匈奴打了四十多年的仗,汉朝和匈奴两败俱伤,匈奴整个民族都陷入了凋零,而汉朝也损失了一半的户口。

汉武帝中后期,匈奴远逃到环境极其恶劣的沙漠以北苟且偷生,汉朝也是“户口损半,海内虚耗”的局面。

汉朝为何有这么多损失呢?因为打仗需要耗费巨量的人力物力,而汉朝一直维持的低税制度(三十税一)不足以支撑战争的开销。所以汉武帝需要通过盐铁官营、卖官鬻爵(武功爵)、苛捐杂税(算及车船)等措施从民间掠夺财富,这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很多百姓为了生存就触犯了法律,导致犯罪率飙升。

汉武帝又重用陈汤等酷吏制定了极其严格的法律,百姓更加无以为生。再加上卖官鬻爵导致大量奸邪之人成为官吏的原因,百姓更成了砧板上的鱼肉。武帝末年,半个天下都陷入了动乱之中,东方各地的百姓揭竿而起,多者数万少者数千,郡守们无法平乱,更不敢向朝廷汇报,动乱就一直持续了下去,直到汉武帝颁布《罪己诏》,动乱才平息了下来。

匈奴为何就凋零了呢?因为匈奴的人和牲畜都选择在春夏繁衍,这样可以避免在难以生存的冬天还有妇女和牲畜挺着大肚子的局面。而汉武帝每次出兵,几乎都选择在春天和夏天,汉军来袭,怀孕的人和牲畜为了逃命只能选择堕胎。汉军每此攻打匈奴必长驱直入,导致匈奴的人和牲畜都没有繁衍的环境,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几十年。

汉武帝打匈奴是亏了还是赚了呢?其实是血亏的。

面对匈奴,惨胜的汉朝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攻打匈奴的本意,是为了制止匈奴继续掠夺边境,到后来演变为要灭了匈奴这个国家。而匈奴没有被灭,他们为了报复汉朝还展开了更严重的掠夺,更多百姓无辜丧命。匈奴一直延续到了东汉中期,而匈奴灭亡后,鲜卑又崛起了,鲜卑人给中原带来的祸乱比匈奴严重百倍万倍,因为匈奴人只想抢劫,而鲜卑人则是想入主中原。

可即便是血亏,这场仗也是不得不打的。

边境的百姓饱受匈奴的毒害,作为天子,汉武帝能选择无视吗?匈奴人桀骜不驯,汉朝每年给他们巨量的生存物质,他们还是要掠夺边境,能不用战争教训他们吗?

如果直接把边境空置出来,不让百姓居住以避免匈奴南侵时的伤亡,那和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有什么两样?若匈奴人抛弃家乡跑到汉朝空置出来的边境生活,汉朝又该怎么办?

有时候,战争是不得不打的。可实际上,战争总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31360.html

“面对匈奴,惨胜的汉朝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的相关文章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韩琦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韩琦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在铜雀台的射箭比赛中,曹魏武将中箭术最好的人是谁?

在铜雀台的射箭比赛中,曹魏武将中箭术最好的人是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建安十五年春,邺城铜雀台建成,曹操设宴庆贺,并在铜雀台举行射箭比赛,曹操手下武将分成两队,曹氏宗族穿红袍,外姓武将穿绿袍。射箭比赛过程非常精彩,谁的箭法最厉害呢?是夏侯渊吗?还是徐晃?曹操规定,射中箭垛红心者,赐给锦袍一件,射不中的,罚水一杯。锦...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约291年 — 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下至...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唐睿宗李旦,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诸多古代帝王中,有一位独具特色的皇帝常常被人们忽视了,他就是唐睿宗李旦,一位史上看似最懦弱、窝囊,但也最精明的皇帝。翻阅唐睿宗的一生履历,我们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就是这位皇帝两次登基,又两次主动退位。从履历...

曹丕篡位将汉献帝赶下台后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曹丕篡位将汉献帝赶下台后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后,为何要对他优待,没有对他斩尽杀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在称帝和不称帝的选择中长期徘徊,到死也没有称帝。但是这不是他良心发现,不想称帝,而是把称帝的使命留给了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接替他成为魏王的曹丕就接受了汉献帝的...

隋唐十八路反王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这十八个人吗

隋唐十八路反王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有这十八个人吗

对隋唐时期的十八路反王是怎么回事?他们的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中并没有隋末“十八路反王”之说,不过有趣的是,但凡乱世,总会有“十八路反王”的类似版本出现。比如东汉末年的讨董卓“关东联军”,秦末的“反秦联盟”等等,都被冠以“十八路反王”。严格来讲,只有项...

历史上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是谁?她的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上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是谁?她的一生有何贡献?

努尔哈赤是明末清初的一代枭雄,他创立了后金政权,为后来大清的建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清朝的奠基人,离不开十三副铠甲起兵的努尔哈赤。可是能让努尔哈赤有勇气起兵的底气,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妻子,这个女人对于清朝有着莫大的贡献,可是有关她的历史,却少得可怜。(一)努尔哈赤的原配18岁的佟佳氏,嫁给了19岁的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