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帝拒绝参加太上皇的葬礼,结果悲剧了
我国历史上的南宋一朝,是一个只知歌舞升平,不思北进收取失地的王朝,几位皇帝均乏善可陈,其中,有一位皇帝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被大臣们弹劾,原因竟然是他拒不参加其父亲、太上皇宋孝宗的葬礼,他就是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赵惇是宋孝宗赵昚(shèn)的第三子。1189年,金世宗完颜雍去世,21岁的孙子完颜璟即位,按照金宋两国的“隆兴和议”,南宋的皇帝要向金朝的皇帝自称皇侄,而已年逾花甲的赵昚不愿向比自己小40多岁的金章宗称侄,便效仿宋高宗赵构一样,禅让帝位给了太子赵惇,自己也当上了太上皇。
宋光宗赵惇
赵惇即位后,太子妃李氏即成为皇后,而这位李皇后,虽贵为一国之母,却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她在当太子妃的时候,就经常因搬弄是非,被宋高宗、宋孝宗多次训诫她。李氏却听不进规劝,反而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当这位李氏升格为皇后,更是常常在赵惇耳边吹风,挑拨赵惇与太上皇赵昚的父子关系。赵惇被李皇后挑拨的次数太多了,也就渐渐地疏远了太上皇,并不再迈进太上皇居住的重华宫一步。
而宋朝的士大夫们自开国以来,一直就有着敢于当庭进谏天子的传统,他们看到赵惇很长时间不去问候太上皇,便纷纷进谏,都说这样下去有违伦理,有亏于孝道,作为天子更有失于天下之望。
可惜百官的进言也抵不过李皇后枕边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赵惇一直借口有疾推脱,不肯前去探望太上皇。两宫之间的矛盾,竟然开始发展成为君臣之间的难题,而“皇上怕老婆”也成为了当时临安街头巷尾有趣的笑料。
宋孝宗独自居住在重华宫望穿秋水,长时间不见赵惇来探望,心中十分悲伤,他寝食难安,竟日渐成疾。赵惇一直不理群臣的劝谏,只是与李皇后日夜游玩,万不得已时,才派自己的次子、当时的嘉王赵扩前去探病。尽管如此,太上皇仍是感动不已。
1194年六月,宋孝宗度过了五年的太上皇岁月,孤独地病逝。按说,人事万事休,所有的嫌隙也应如烟云消散。但作为人子的赵惇却仍然称疾而拒不出席父亲的葬礼。这一下,更使得群臣激愤,于是开始与皇太后商议,准备逼赵惇禅位。
第二天,百官齐集,举行仪式,大臣赵汝愚率百官来到宋孝宗灵柩前,向垂帘而坐的吴太后上奏,请立嘉王赵扩为皇太子,又替吴太后拟定一篇懿旨,请吴太后过目。
吴太后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皇帝因身体有病,不能亲执丧礼,曾有御笔,自欲退闲,皇子嘉王可即帝位,尊皇帝为太上皇,皇后为太上皇后。”
吴太后看完说就按这个方案办理吧。随后,大臣们急忙找来嘉王赵扩,然后给他披上黄袍(宋朝就喜欢黄埔加身),虽然赵扩百般推让,但最终还是接受了百官的朝贺,成为了新的皇帝——宋宁宗。
此时的赵惇一直蒙在鼓里,直到第二天,新登基的宋宁宗带领群臣来参拜他,方才知道,气的赵惇大发脾气:“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事先也不报告我,就作这样的决定。但既然是我儿受禅,也不用再说别的了。”
这样,赵惇又成为了太上皇,退居泰安宫居住。这时,赵惇才感到后悔,也亲身体会到了父亲当初的处境。他回忆起以前的岁月,开始借酒浇愁,并在酒精的麻醉下于6年后忧郁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