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北宋、辽、西夏三国是怎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16)250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南”的战略决策,并最终统一中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可是,在宋王朝的北边有着刚刚崛起的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西部后来还有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起来的西夏王朝,这三个王朝一时成为新的三国鼎立。

那么,这三个王朝是如何形成鼎立的局面呢?笔者下面简单叙述一下这新三国演义形成的过程。

赵匡胤在统一了中原及南方后,还没来得及用兵北上就去世了,他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为赵光义)接位后,先后两次派出大军北上,欲夺回被“儿皇帝”石敬瑭向辽朝所献的燕云十六州,结果,两次均告失败,只是在雁门关外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杨家将故事”。

宋军连续两次的主动进攻失败,被崛起的辽朝看在眼里,而且辽军经过多年与宋军的作战,不仅熟悉了北宋的防御状况,掌握了对手的特点和弱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大捷,兵锋直扑黄河北岸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直接威胁北宋都城开封府,宋廷朝野震动。

北宋、辽、西夏三国是怎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的?

宋真宗在寇准的力劝下,决定御驾亲征并抵达澶州城,宋军官兵见天子亲征,无不振奋,碰巧又射杀了辽军主将萧挞览。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眼见辽军长途跋涉,又不适应南方的潮湿炎热气候,宋辽两国遂议和并签订了“澶渊之盟”,由此开创了宋辽两国边境百余年的和平。

西夏在建国前,割据于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的李氏政权与北宋介于战和之间,为了对抗北宋,他们还向辽国称臣并得到册封。

到李元昊横空出世时,西夏主、李元昊之父李德明为了巩固和辽朝的关系,曾多次向辽圣宗为李元昊请婚。后来辽兴宗继位,1029年,把族姐封为兴平公主嫁给了李元昊,并封李元昊为夏国公、驸马都尉,辽朝因此一直以宗主国的身份自居。

1032年,李元昊继承父位,当上了夏国王。1038年,李元昊又正式称帝建国,成为夏景宗。北宋自然不能答应一个割据的政权称帝,不仅关闭了互市,并悬赏捉拿李元昊。

从1040年到1042年,李元昊组织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并在延州(今陕西延安)的三川口之战、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六盘山的好水川之战、镇戎军西北的定川寨之战均大败宋军。当时的北宋宰相吕夷简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虽然李元昊能把宋军大的大败,但他发动战争带来的损失也是自己承受不起的:由于战争爆发,宋朝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交易场,禁止西夏所产青白盐入境,使西夏境内的粮食、绢帛、布匹、茶叶及其它生活用品奇缺,物价昂贵。

而且,李元昊也认识到自己要想真正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绝非易事,宋朝在战略上的优势是西夏望尘莫及的。基于这些原因,李元昊向宋朝试探求和。而最终促成宋夏议和的重要原因是这个时期宋、辽、夏三者关系又有了新的变化。

李元昊同辽为“甥舅之亲”,奉行倚辽抗宋之策;辽则利用宋夏对立,向宋讨价还价,从中渔利,甚至以牺牲西夏利益从宋朝得到实惠,这又引起了李元昊对辽朝的不满。

1044年,辽夏之间又发生争夺领属部落的纠纷,辽命令西夏归还山西五部人口,而李元昊据不从命,两国关系开始恶化,同时,由于李元昊和兴平公主成婚后不睦,导致了公主早亡,这些都使辽与夏的联盟开始破裂。

辽兴宗为了教训西夏,抽调了数十万大军,集结于西南边境,准备大举伐夏。李元昊感到处境孤立,为免除两面受敌,又主动宋朝讲和。

李元昊接着向辽求和不成,便示弱于辽军,辽军大举入侵西夏,结果轻敌的辽军北路萧惠部在贺兰山北被西夏击溃。接着,李元昊又回师把人疲马饥的辽军主力大败于河曲,俘获辽驸马都尉萧胡睹等近臣数十人,辽兴宗本人也“单骑突出,几不得脱”(《辽史-罗衣轻传》)。

北宋、辽、西夏三国是怎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的?

李元昊在给辽军以重创之后,又不失时机地再次向辽请和,并愿以俘虏交换被扣的西夏使臣。辽兴宗此时无力与李元昊交战,只得暂时答应讲和,辽、夏的冲突暂告一段落。

辽军回师后,辽兴宗当即决定把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升为西京,并加强西部地区的军事力量,伺机再挽回失败的面子。

1049年,辽兴宗趁李元昊去世,其幼子李谅祚初立,再次分三路大军亲征。结果除了北路军进攻西夏有所收获外,南路和中路又大败而回。1054年,辽、夏又重新达成和议。

辽军主动发起的两次对西夏作战,都是以先胜后败或小胜大败而告终。但西夏的军事实力毕竟不能与辽国相提并论,单凭辽国的军事威慑力,就足以让西夏恐惧。辽朝所重视并谋取的只是对西夏的霸权,从而能让北宋感觉到西夏在辽国面前唯命是从,并借此利用宋、夏矛盾从中获渔利。

所以,尽管辽在对夏战争中没占多少便宜甚至失利为主,但在辽、宋、夏三方整体博弈中,却是获利最多的。这一局面客观上巩固了辽夏、辽宋、宋夏的稳定关系,并由此构成了辽、宋、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本文参考文献:《大同史略》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南”的战略决策,并最终统一中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可是,在宋王朝的北边有着刚刚崛起的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西部后来还有党项人李元昊建立起来的西夏王朝,这三个王朝一时成为新的三国鼎立。

那么,这三个王朝是如何形成鼎立的局面呢?笔者下面简单叙述一下这新三国演义形成的过程。

赵匡胤在统一了中原及南方后,还没来得及用兵北上就去世了,他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为赵光义)接位后,先后两次派出大军北上,欲夺回被“儿皇帝”石敬瑭向辽朝所献的燕云十六州,结果,两次均告失败,只是在雁门关外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杨家将故事”。

宋军连续两次的主动进攻失败,被崛起的辽朝看在眼里,而且辽军经过多年与宋军的作战,不仅熟悉了北宋的防御状况,掌握了对手的特点和弱点,更重要的是把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大捷,兵锋直扑黄河北岸的重镇澶州(今河南濮阳),直接威胁北宋都城开封府,宋廷朝野震动。

宋真宗在寇准的力劝下,决定御驾亲征并抵达澶州城,宋军官兵见天子亲征,无不振奋,碰巧又射杀了辽军主将萧挞览。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眼见辽军长途跋涉,又不适应南方的潮湿炎热气候,宋辽两国遂议和并签订了“澶渊之盟”,由此开创了宋辽两国边境百余年的和平。

西夏在建国前,割据于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的李氏政权与北宋介于战和之间,为了对抗北宋,他们还向辽国称臣并得到册封。

到李元昊横空出世时,西夏主、李元昊之父李德明为了巩固和辽朝的关系,曾多次向辽圣宗为李元昊请婚。后来辽兴宗继位,1029年,把族姐封为兴平公主嫁给了李元昊,并封李元昊为夏国公、驸马都尉,辽朝因此一直以宗主国的身份自居。

1032年,李元昊继承父位,当上了夏国王。1038年,李元昊又正式称帝建国,成为夏景宗。北宋自然不能答应一个割据的政权称帝,不仅关闭了互市,并悬赏捉拿李元昊。

从1040年到1042年,李元昊组织发起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并在延州(今陕西延安)的三川口之战、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六盘山的好水川之战、镇戎军西北的定川寨之战均大败宋军。当时的北宋宰相吕夷简惊呼“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

虽然李元昊能把宋军大的大败,但他发动战争带来的损失也是自己承受不起的:由于战争爆发,宋朝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交易场,禁止西夏所产青白盐入境,使西夏境内的粮食、绢帛、布匹、茶叶及其它生活用品奇缺,物价昂贵。

而且,李元昊也认识到自己要想真正战胜地广人众的宋朝绝非易事,宋朝在战略上的优势是西夏望尘莫及的。基于这些原因,李元昊向宋朝试探求和。而最终促成宋夏议和的重要原因是这个时期宋、辽、夏三者关系又有了新的变化。

李元昊同辽为“甥舅之亲”,奉行倚辽抗宋之策;辽则利用宋夏对立,向宋讨价还价,从中渔利,甚至以牺牲西夏利益从宋朝得到实惠,这又引起了李元昊对辽朝的不满。

1044年,辽夏之间又发生争夺领属部落的纠纷,辽命令西夏归还山西五部人口,而李元昊据不从命,两国关系开始恶化,同时,由于李元昊和兴平公主成婚后不睦,导致了公主早亡,这些都使辽与夏的联盟开始破裂。

辽兴宗为了教训西夏,抽调了数十万大军,集结于西南边境,准备大举伐夏。李元昊感到处境孤立,为免除两面受敌,又主动宋朝讲和。

李元昊接着向辽求和不成,便示弱于辽军,辽军大举入侵西夏,结果轻敌的辽军北路萧惠部在贺兰山北被西夏击溃。接着,李元昊又回师把人疲马饥的辽军主力大败于河曲,俘获辽驸马都尉萧胡睹等近臣数十人,辽兴宗本人也“单骑突出,几不得脱”(《辽史-罗衣轻传》)。

李元昊在给辽军以重创之后,又不失时机地再次向辽请和,并愿以俘虏交换被扣的西夏使臣。辽兴宗此时无力与李元昊交战,只得暂时答应讲和,辽、夏的冲突暂告一段落。

辽军回师后,辽兴宗当即决定把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升为西京,并加强西部地区的军事力量,伺机再挽回失败的面子。

1049年,辽兴宗趁李元昊去世,其幼子李谅祚初立,再次分三路大军亲征。结果除了北路军进攻西夏有所收获外,南路和中路又大败而回。1054年,辽、夏又重新达成和议。

辽军主动发起的两次对西夏作战,都是以先胜后败或小胜大败而告终。但西夏的军事实力毕竟不能与辽国相提并论,单凭辽国的军事威慑力,就足以让西夏恐惧。辽朝所重视并谋取的只是对西夏的霸权,从而能让北宋感觉到西夏在辽国面前唯命是从,并借此利用宋、夏矛盾从中获渔利。

所以,尽管辽在对夏战争中没占多少便宜甚至失利为主,但在辽、宋、夏三方整体博弈中,却是获利最多的。这一局面客观上巩固了辽夏、辽宋、宋夏的稳定关系,并由此构成了辽、宋、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1/231525.html

“北宋、辽、西夏三国是怎么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的?” 的相关文章

关羽: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关羽: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追随刘备关羽,本...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生卒年不详),字国辅,梓潼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跟随广汉任安学习经学。东汉末年,担任益州从事,但不久后辞职。杜微装作耳聋,隐居于山野之中。后来诸葛亮想要任命杜微为益州主簿,杜微推辞,诸葛亮便派遣车辆去迎接杜微。二人见面后,诸...

徐夫人:吴大帝孙权第二任妻子,她有着哪些事迹?

徐夫人:吴大帝孙权第二任妻子,她有着哪些事迹?

徐夫人,吴郡富春人,吴郡豪族徐琨之女,又称徐妃。在谢夫人卒后成为讨虏将军孙权第二任妻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无宠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被废黜。除了吴主权徐夫人以外,其弟孙翊之妻亦姓徐。前者多称徐夫人或徐妃,后者则多称为徐氏。人物生平徐氏最初嫁予吴郡陆氏...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三国时期许褚与张飞有过几次交手?最后的结局如何?

三国时期许褚与张飞有过几次交手?最后的结局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许褚是曹操的爱将,武艺在诸将中是数一数二的,许褚一生恶战不少,杀敌也不少,基本也很少败绩。不管是当先锋,还是保护曹操,许褚都是勇不可挡,许褚杀的将领很多,两合斩杀吕布大将李封,一刀斩杀李傕外甥李暹和袁谭大将尹楷。许褚出道时,战平过古之恶来的典...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则是北宋167年历史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北宋诗人,你第一时间是不是想起了苏轼、欧阳修,或者是黄庭坚、司马光,如欧阳修的“新旧女婿”,苏轼的“拊掌唤鱼”,司马光砸缸等等,通过他们的一些诗和发生的一些趣事,更让我们对...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同样都是曹操器重的猛将 夏侯惇和夏侯渊谁更厉害一些

对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为曹操器重的猛将,夏侯渊和夏侯惇相比,究竟谁更厉害?对比这一点不难发现!三国中,曹操用兵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那就是非常看重出身,若是曹家儿郎,那么他们便可以成为曹操手下的统帅,比如夏侯惇...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35年。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皇帝都很留恋权力,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让出皇位。就算像乾隆皇帝那样,自己说过的话不得不执行,把皇位让给嘉庆。但他依然霸着不下来,什么事儿都会替嘉庆做主。而且像乾隆这样的,在历史上简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会霸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