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澶渊之盟是耻辱还是双赢?真的是被迫签订的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2-23)310

澶渊之盟的岁币与北宋的收入和军费相比的确是九牛一毛,还没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以宋的实力,击败还在鼎盛期的辽国困难很大。当时宋朝 *** 收入大概一个1.3亿,当时的辽国要求纳30万,并且当时还在各方边境开通商贸,有许多是回流到宋朝的,当时大概有十多万是流回到宋朝 *** 的,所以辽国只收到十几万,并且在当时观念里面这并不耻辱。

澶渊之盟是耻辱还是双赢?真的是被迫签订的吗?

在当时这个盟约是合适的,继续往北打先不说能不能打下十六州之地,就说后勤保障能不能保证都是问题。打可能后面几十年就是战乱,虽说可以强军但是于民无利,可惜的是盟约签订后大宋没有继续发现军事科技的动力只一心发展文化经济,导致后期军事一直处于弱势最后被灭国。其实如果北宋的经济与科技进一步发展,在火炮与城墙技术有巨大突破的话,没有燕云十六州也一样能抵御外敌入侵。

送岁币相当于北宋2个县一年财政收入,往来贸易,茶叶陶瓷,那点钱就回来了,可能大辽还要倒贴。打仗可不是这点钱能解决的,而且还打不过。这个条约削去了辽国的狼性,宋朝当时士大夫当道,带兵的都是文官这就是文官的胜利。但是这招只能用在同等军事等级的情况下,武将能统兵不能调兵外行指导内行。之后的金国南下连克数城直捣开封也是重文轻武的结果,士大夫哪怕叛国贪污只要不造反一律不杀,守城的又是文官投降圈钱跑路犯罪成本太低,宋朝廷还一味的效仿澶渊之盟后果可想而知。

澶渊之盟是耻辱还是双赢?真的是被迫签订的吗?

澶渊之盟更大的好处是带来了长久的和平,长远来看宋承认了金国对于北方的统治,至于经济不经济的,那个年代运输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压根就不会产生多大的大宗交易,小的更是没有。而且这些贸易带来的价值也不会充盈国库。从 *** 层面来讲每年的上交贡品带来了和平但也是巨大的压力。在农村过高的赋税会让自耕农大量的减少增加隐性户口。城市诞生一批手工业者。

官商会成为更大的受益者。大量脱产者的诞生自耕农的减少,赋税的增高只会带来通货膨胀,尤其是粮价上涨。古代交易的主要是铜钱,银子这种东西有个官方名字叫做官银,并不流通于商品贸易。宋朝由于军事制度原因总是打败仗,可是戍边这一块基本没怂过,和辽的战争互有胜负,败仗都是主动出击战线过长被拖垮的。宋夏之战很多人只记得庆历三战,殊不知三战中两战是宋朝主动出击,而且西夏也是惨胜,到了神宗父子俩的时候情势完全逆转,都快打到灵州。

靖康之变不同于吴三桂降清,吴三桂那是压倒 *** 的最后一根稻草,1127那纯粹是徽哲两位皇帝未战先怯。女真之一次打到黄河边时慑于勤王军队太多便撤军,这两位居然要勤王军队回去或者解散,只能说作死。就是这样,女真再也没有突破长江防线,南宋甚至是抵抗蒙古最久的国家;而大明,除了在李定国那里吃了几次瘪,南下简直就是王师的待遇,汉奸层出不穷,剩下的净在那里内斗,死到临头还在斗,如果宋朝当时也是这样早玩完。

北宋当时商业非常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 对贸易的限制也是少见的宽松。宋辽两国交战,不利于北宋的边境贸易,会阻碍经济外扩,而签署了盟约便可以避免大规模战役带来的贸易中断。这样看来,签约实有利于北宋的经济发展。澶渊之盟给北宋带来了百余年的和平,经济文化的繁华是中国各个时期的大帝国都比不上的,更何况即使再战,也未必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2/238079.html

“澶渊之盟是耻辱还是双赢?真的是被迫签订的吗?” 的相关文章

曹奂出身是什么 皇位又是怎么丢失的

曹奂出身是什么 皇位又是怎么丢失的

还不知道:曹奂是什么出身?他是如何丢失自己的皇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氏通过改高平陵,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此后,曹魏帝王不愿做傀儡,屡次试图铲除司马家,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愿意做司马家的傀儡,将皇位让给了司马炎。为什么曹桓...

关羽: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关羽: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刘备麾下名将,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人物生平追随刘备关羽,本...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李嗣本是什么人?他被称为威信可汗是什么意思?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嗣本是唐末五代时的前晋名将,为李克用帐下十三太保之一,在帮助李克用及李存勖父子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下大功。那李嗣本是如何为前晋效力的,为何又号称“威信可汗”呢一,跟随李克用李嗣本原本姓张,出身武将世家,为铜冶镇牙将张...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曾为刘禅撰写投降书

郤正(?-278年),本名郤纂,字令先,司州河南郡偃师县人,三国蜀汉至西晋时期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好学,广读古籍。弱冠即善写文章,为蜀汉朝廷征为秘书吏,官至秘书令。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攻伐蜀汉,后主刘禅投降,郤正为之撰写投降书。后随刘禅...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时好学,善于作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吴末帝孙皓即位后...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在东吴是什么地位?最后的结局如何?

徐盛,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以勇武而闻名。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黄武三年(224年),魏文帝曹丕以孙权不肯送儿子为质为由,大举伐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南征,准备一举荡平江东,结果他还没有与吴军交战,就被吴将徐盛修筑的百里围墙吓退。那徐盛为何能吓退曹丕呢一,投靠孙权徐盛早年因为躲避战...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程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