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为什么要废了太子刘盈?他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2-24)180

你真的了解刘邦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历史上的每个王朝都有不可避免的一个程序,就是立太子,但是立的太子却不一定能够继承帝位,在皇帝驾崩之前太子的地位都是悬而未决的,历史上许多的帝王就有想过废立太子,而且也有很多太子是在即位之前被奸人所算计导致将太子之位拱手相让。

历史上废立的例子有很多,但是不管结果如何,最后几乎都会闹得兄弟反目。汉朝的汉高祖刘邦欲太子刘盈,汉景帝刘启废了太子刘荣,汉武帝刘彻废刘据,以及其他朝代的太子废立对时代的发展的进程影响极大。

刘邦为什么要废了太子刘盈?他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刘邦想废刘盈是一个典型的废立太子的例子,他是汉朝之一位有想要废立太子的想法的皇帝。刘邦本立了嫡长子刘盈为太子,但是后来宠爱的女人也有了儿子,便想废掉刘盈,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刘邦废立太子一事是以失败告终的,这其中牵扯到了利益方以及朝中大臣,刘邦废长立幼,长是刘盈,幼是刘如意,刘盈是吕后所生,刘如意是戚夫人所生,从这里看出来刘邦对两位的宠爱程度有别。

刘邦对戚夫人宠爱到至始至终都站在戚夫人这边,一直是打着废立太子的念头的,不重视吕后,也不重视大臣的意向,可见他对戚夫人母子的宠爱程度,如果不是最后出了一个让刘邦倍感压力的事情,他恐怕也不会就此放弃废立太子之路。

灵魂伴侣戚夫人

从汉高祖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程度来看,戚夫人是真的很得刘邦的心,戚夫人之于刘邦应该是灵魂上伴侣,即使戚夫人十几岁,而刘邦已然五十多。

除了戚夫人本身容貌上乘,这得说起刘邦和戚夫人之间的共同兴趣。刘邦的起点不高,当初只是一个在街头浪荡的小混混,懂的闲杂玩意儿也不少,其中刘邦是能歌的,历史上流传了一首《大风歌》和一首《鸿鹄歌》以及像《亥下歌》之类的,都说明刘邦是一个能作词,能作曲的歌者。正好,戚夫人一身艺术本领深得刘邦喜爱,通常是刘邦唱歌而戚夫人随歌而舞,这一点比起吕后这种政治上女强人,首先给了刘邦新鲜感,继而让刘邦在吕后那里得不到宽慰的心转向戚夫人,而刘邦一旦向着戚夫人,那么对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就会偏爱,那么原本的太子刘盈,其地位就难以保住。

政治伙伴吕后

吕后相对于刘邦来说就是一个政治上的同盟,在刘邦死后吕后执政时也能看出吕后政治手段的强硬。

刘邦为什么要废了太子刘盈?他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当初吕后的父亲将吕骓下嫁给刘邦,就是因为刘邦是天人之像,吕后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与刘邦一起定天下,一起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两人也算伉俪情深,但是吕后已经年老,而且留守关中,两人长期不能见面,本身不多的感情也消磨殆尽了。

但是两个儿子肯定也是有能促使刘邦废立的地方的,在刘邦眼里,刘盈是一个仁义的人,那也就更加软弱,遇事则犹豫不决,但是刘如意就跟刘邦更像,在性格方面就更讨刘邦的喜爱,所以刘邦眼里的刘盈就是不行的那一个,立一个优秀的太子才更好。

群臣的反对

当刘邦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群臣皆不同意,至于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古时的制度不是能轻易变更的,继承流传下来的制度是最基本的,而且废立太子这件事情影响是非常大的,出于对国家大局的考量,大臣们是不可能让步废立的。

其中大臣叔孙通是以死来逼迫刘邦,让刘邦放弃废立的念头,刘邦见状只得笑说是开玩笑,但真实性可想而知,刘邦并没有放弃,万人之上的帝王是有废立太子决定权的,所以如果刘邦内心深处没有让步,那么这件事还是有希望成功。

刘邦为什么要废了太子刘盈?他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再有,刘邦的另一个大臣,周昌,他也对这件事持反对态度,而他虽然结巴可也表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周昌的反对让吕后知道后,吕后跪谢周昌,这表明吕后虽然是一个政治手腕极强的女人,她也对这件事非常上心,毕竟,关系到她儿子的帝业,以及自己皇太后的位置能有坐得稳。

可是,尽管群臣和吕后都不愿意刘邦做出废立太子的事,可最后的决定权还在刘邦手里,要让刘邦打消这个念头,还要从其他的方面对刘邦造成影响。

张良支招,出现转机!

刘邦要废立太子的想法,让吕后乱了阵脚,吕后恐慌不已只得向张良求助,而张良出的主意一次性就让刘邦打消了废立太子的念头。

秦末汉初有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隐居深山,被称为商山四皓,这四位老者是刘邦一直请不出山的高士,而张良则要吕后想办法将他们请入京城,吕后卑辞厚礼将四位老者请了过来,正好刘邦举行朝宴,文武百官都要入宴,吕后又遵循张良的意思让四位老者跟在太子刘盈的身后。

刘邦为什么要废了太子刘盈?他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果然,刘邦注意到四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跟在太子身后,就询问,得知是商山四皓时刘邦震惊不已,再问,四位老者表示要辅佐秉性仁义的太子刘盈,让他更好地治理国家。这时刘邦便知道废立太子成不了了。

这四位老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四位老者对太子的认可,更甚的是天下的民意就是要太子刘盈来治理天下,这样就表明太子已得民心,而治理国家最难得的就是民心,刘邦妥协了,最后以一首《鸿鹄歌》表达了太子羽翼丰满,横跨海洋,自己已经阻止不了了。

结语:

刘邦耗费这么多心力的太子废立事件以失败告终,在最后关头迫使刘邦妥协的是刘邦对整个国家的认识,经历过起义的他懂得顺应民意的重要性,而且他已经老了,折腾不了多久了,看见刘盈赢得了民意,自己妥协也算是一种对儿子的一种肯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2/238321.html

“刘邦为什么要废了太子刘盈?他后来为什么放弃了?” 的相关文章

李信率领20万大军灭楚失败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李信率领20万大军灭楚失败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对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信的名气其实是沾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光,他是李广的先祖,但他确实是陇西李氏崛起的关键性人物。李信生平在史书上记载得并不详细,其祖父李崇曾任陇西太守,其父曾任南郡太守。由此可见,李信有可...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字不详,祖籍长乐郡信都县,北魏王朝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辽西郡公冯朗之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北燕王室长乐冯氏。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

李世民为何要将杨氏纳入自己后宫,原因是什么

李世民为何要将杨氏纳入自己后宫,原因是什么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通过“玄武门政变”,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又逼迫他的父亲李渊退位,从而登上皇位。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做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是他娶了被自己杀死的弟弟李元吉的老婆杨氏。要知道,李世...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赵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单挑吕布,究竟谁能获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各国战乱纷起。群雄以天地为釜,兵刃为柴,血泪并煎其中。这样的时势也同样造就了一大批的英雄豪杰。 有人在动荡时局中只求安身立命,但是却有的人后在这样的纷杂局势中创下雄图霸业。三国...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太后是后宫逆袭的最典型的代表,本来作为秦惠文王一个低阶妃子(称她为“芈八子...

孙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

孙峻:三国时期东吴宗室、权臣,掌权后大肆残害宗亲

孙峻(219年-256年10月19日),字子远,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权臣,昭义中郎将孙静曾孙,定武中郎将孙暠之孙,散骑侍郎孙恭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峻年少时骁勇果敢精明强干,初任武卫都尉兼侍中,孙权病危时,与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孙亮即位之后,升...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有哪些与李贽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李贽?

李贽(1527年~1602年),汉族(一说回族 ),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举人,不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