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何眼看着武则天祸害李氏的人呢?
唐太宗李世民与众多贞观名臣缔造了唐朝初期的兴盛,影响长达百余年。尽管李世民并非一个完人,但贞观打下的精神遗产还是影响到继承者,这就是素来被认为文弱平庸的高宗李治。
李治继位前几年年号永徽,全继承贞观遗风,号称永徽之治,主要是贞观旧臣辅佐,而且继续东西开拓。当时朝堂大臣就是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于志宁几个,外加张行成、许敬宗、高季辅等,另外还有一些元老武将和宗室,贞观时期一流人才虽然有一半都老死,但至少还有三分之一左右,也包括后期涌现一些新秀,依然堪称鼎盛。
众所周知,武氏是在李世民时期入宫,为一个小小才人。才人,是安排宫中宴会和休息,处理宫中蚕丝纺织等杂事的后宫低级嫔妃,见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尤其后者在武氏才人期间记录了一个关于驯狮子骢的故事,这几乎是武才人少女时期唯一的事迹。
武氏原本比李治要大四岁,他们在太宗晚年应该见过和认识,印象肯定还不错,考虑李治的身份地位和为人品质,两人当时应该还并没有越轨。这一点推测是为了说明,当李治登位以后,在祭奠太宗的忌日,在感业寺重遇武氏,才能很快点燃李治对武氏的感情,孝服满后就很快接武氏重返宫廷。
这一段事迹只能推测,因为关于武氏为尼姑,何时被李治接回宫廷,全无史料记载,是唐朝历史上的一大疑团。不管如何,李治登位以后不久,再次接武氏回到宫中,两人关系就变得十分亲密。而武氏为了迅速上位,在宫中使诈争宠的事迹主要出自《新唐书》,主持负责的欧阳修是之一流文学家,具体编撰的宋祁是一个删改史料的老手,有些事迹充满小说风格,记载不一定可信。如武氏用害死刚出生的亲女来促使李治下决心废后,这一幕就主要是《新唐书》,而《旧唐书》只记载武氏之女忽然夭折,虽然的确可疑,但不好武断地说这就是武氏的狠辣手段。
李治原本的皇后王氏是太原名门出身,祖父是北魏末年西魏初年的大将王思政。王氏家族有一个叔祖母是李渊的同母妹妹同安公主,生下儿子也是唐朝名将王方翼。舅父柳奭也在永徽年间出任宰相,当时称得上家世显赫。
与王家这门亲事是李世民安排的,王皇后的相貌应该不差,《旧唐书》直接称“后有美色”,《新唐书》称:“以后婉淑,白太宗以为晋王妃”,显然不论相貌还是性格都是靠谱的。王皇后与李治的关系不能说就很坏,但不算亲密,最糟糕的是一直没有生育。
尤其《新唐书》把武氏如何对待王皇后的种种残酷写得活灵活现,先以厌胜媚术的名义废皇后,史书认为李治原本心有怜悯,曾去探望王皇后和萧淑妃,武氏不依不饶,将两个女人以非常恶毒的手段害死。
今天已经无法考证这些宫闱秘事的真伪,《新唐书》添加许多小说笔法是肯定,这正是继承《史记》对塑造吕后形象的传统,同样延续到《资治通鉴》的许多角度,因为这两部史书总体都站在李唐立场,对武则天作为一代女主充满批评。若顺着这个思路,反过来从另一方面说,既然王皇后和萧淑妃等人下场如此凄凉,史书中极力维护的李治态度是否也存在很大的形象漏洞?
唐高宗李治既然一向心地仁厚宽容,为何会如此容忍武氏为祸宫廷?包括后来众所周知对宗室和大臣,甚至对自家子女的迫害?
事实上,李治绝不是毫无主见的人。好比为了武氏立后,宫中和朝中鸡犬不宁。对于舅父长孙无忌,他是太宗李世民一生的亲密好友,更是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凌烟阁功臣位列之一。
在武氏这件事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站同一阵线,而于志宁、李绩两位则明哲保身。李治亲自数次前往舅父府上恳求,武氏也先礼后兵,出动母亲杨氏登门拜会,加上投靠武氏的许敬宗多次劝说,长孙无忌坚决不同意。这时,许敬宗顺着杆子向上爬意图取代长孙无忌,利用他顽固蛮横这一点,向武氏和李治流露长孙无忌目中无人,凌驾皇帝之上,暗中有异心,武氏因此非常欣赏许敬宗的“灵活机智”。
显庆四年(659),长孙无忌被举报,李治因为不久前发生房遗爱的事情,心情十分不快,只想把长孙无忌免职流放黔州,子女流放岭南,但交代沿途州府要保护长孙无忌。半年后,李治原本还抱着怀疑态度让李绩、许敬宗复审,许敬宗却让心腹中书舍人袁公瑜去黔州,直接将其逼着自缢。
另一个老臣褚遂良结局只能说稍好,起初被赶出京城,外放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还有一个都督职务。没多久再迁官桂州(今广西桂林市),甚至到爱州(今越南北部的清化市),褚遂良一再往偏远地区安置,曾在途中给高宗写信追溯自己生平,希望打动皇帝。这位唐代最著名书法家之一,于显庆三年或四年病故(659年左右),年六十三岁。
终于,李治让武氏做了皇后,渐渐地,她不断参与到处理事务,当时唐朝声望还维持太宗时期的辉煌,单纯的天可汗让雄心勃勃武氏很是不满,所以,她让李治设法更改一个可以让皇后也享有的荣誉,这就是天皇、天后的二圣头衔。
高宗李治原本在位长达三十四年,在位时间就在整个唐代皇帝中都名列前茅,仅次于孙子李隆基。客观上不能认为李治把所有的事情都让武氏大包大揽,这中间最微妙的一点就是,究竟这两口子之间在朝廷事务上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假如李治不是毫无能力的皇帝,为什么会让皇后武则天插手到政务之中?
当时高宗、武后从治理效果而言,代表一种唐朝声望的最顶峰,高宗时期基本解决了东面高句丽和西突厥等隋唐以来的老大难问题,另外以大量羁縻州府来实现对边疆塞外地区的管理。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军事人才,应该就是历史上不但名声不显著,后来通过两部隋唐小说被描绘成反派的苏定方。尽管小说推崇的薛仁贵也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论功绩,则远远比不了苏定方。
苏定方出生于隋朝末年冀州武邑人(今河北衡水市武邑县),本名苏烈,是以字来称呼而叫苏定方。少年时随父亲苏邕加入过窦建德刘黑闼的义军。李世民平定河北以后,苏定方就投奔唐军。但是,在太宗贞观时期,当时功臣很多,苏定方虽然也有过一些行动,好比追随李靖打击颉利可汗,参加著名的阴山战役,苏定方在堵截行动中也有功劳。
他真正独挡一面,受到重用还是在高宗时期,不过已经日益年老,但永徽六年援救新罗,大败高句丽;随程知节西征鹰娑川(今新疆开都河上游裕勒都斯河谷);显庆二年(657)征讨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大获全功,回来以后,李治非常激动,在太宗昭陵举行的盛大献俘虏仪式,似乎彰显他身边也有了一位值得夸耀的猛将。
既然李治能够凭以自己意志通过打击一批人坚决扶持武氏为后,又提拔重用苏定方这样的大将,说明在公在私两个方面,李治都能够从容处置,应该是基本事实。
笔者认为,李治不是一个完全不管事的无能之辈,但是,李治也的确不是一个多牛叉的人物,史书严格说也没有太多的冤枉,他就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守成之主,仅此而已。他很想做好,不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和他能够做到何等程度,实在是两码事。
首先,一个要命的问题,李治的身体健康有问题。在两个太子先后出事以后,李治为什么会冒天下大不韪,非要让武氏 *** 事务?确有不得已的原因,身体不争气,得了一个至今还比较神秘的风疾病:史书描绘症状“风眩头重,目不视物”。
其次,要说武则天巴不得李治早点死,又过于想当然。武氏身为皇后期间,要想揽权恰恰不能让李治死。一旦皇帝死,论理论法,就要传位给儿子,她的儿子不是小孩子,武氏是否能够出面辅佐,参与到何等程度都是需要经历一番波折的。
历史已经证明,就算把当上皇帝的老三李哲、老四李旦给拉下龙椅,她的根基长期不大稳,何况李治还在位的时候?恰恰皇帝宠信是对她有利的一面,正是给了她准备的时间。
随着武氏儿子李弘和李贤不断受到意外中止朝廷事务的处理,没有人能够帮助皇帝,这就是一个非常微妙,推动武氏能够揽事的幕后原因。
按说这个因素不一定是一种必然,不排除有武氏刻意营造的主观因素存在,武后能够顺利出面,不是因为她很有才,多谋善断这么简单。这样一个原本身在后宫女人为什么就能顺利走到台前,同时还需要朝廷制度上一定的推波助澜,否则为什么历史上只有一个武则天?再没有另外一个女主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
古代社会到了隋唐,之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隋唐是一重要转折,就是皇家与朝廷的职能逐渐有所区分。同时,不再像魏晋南北朝那样任由门阀家族垄断官吏阶层,这就是当时科举制度出现的意义,选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按照发展来说,皇帝需要处理的公务是越来越明细繁杂,单依靠皇帝一个人英明睿智是万万不行的。之前隋文帝就相当勤勉了,连宫中用什么样式丝绸、用多少火烛这种小事都要自己负责决断,年纪大了以后,隋文帝开始偷懒,因为实在太累。
到李世民选拔三省官员得力,他只抓大事,主要用三省讨论方案,最后皇帝拍板,更多的奏疏就在尚书省阶段就基本阅览,拿出决断方案了,这就为皇帝理政节省不少时间。
李治原本继承太宗遗风,起初能够处理重要奏疏。后来还培养李弘、李贤两个太子,在巡游期间监国理事,随着他们长大都处理的比较好。当李治身体健康有问题以后,也可以相对轻松一些。
影视剧中的许敬宗形象
随着希望武后能够辅佐他,他们对三省做了一些调整。之前长孙无忌原本是检校中书令,同时领尚书省事。原尚书省更高职务尚书令因尊奉李世民,整个唐代基本空缺。尚书左右仆射在高宗、武后时逐步架空职责,换成武后信得过的人,例如许敬宗投靠以后,龙朔二年(662)职官改制,他出任尚书右仆射加光禄大夫,而尚书省平常处理文书的职员主要为尚书左右丞。
唐朝前期,尚书仆射职位是正二品,侍中、中书令为正三品,地位相差非常明显。在玄宗《开元令》颁布前,连吏部尚书职位都排在侍中、中书令之前。所以,当时改变三省旧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分化职权,便于皇帝控制平衡。
龙朔二年调整百官职司,门下为东台,中书为西台,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这正是武后辅佐高宗处理事务以后,为了简便事务,提高效率,对三省和宰相体系进行的处置。
门下和中书的地位在不断加强,各有职事逐渐完善,到高宗临死前永淳二年(682),武后另一亲信裴炎由侍中出任中书令,他基本成为代皇帝诏命(这基本是为武后代言)的御笔,就把政事堂从门下省改设在中书省。
所以,武则天身为一个后宫的皇后究竟怎样能够平衡外朝官员?要认为她像皇帝一样抛头露面毕竟不是一种常态,何况她为了贤惠恩爱的形象至少还要时刻留心照顾身体日益差劲的李治。
正是当时对三省制度进行了有意识地变化,通过分化尚书省职权,避免宰相体系一家独大,同时促使皇家与朝廷逐步分离,既遏制一些宗室元老又能够平衡牵制。武则天再通过扶持科举出身的中下层官员,再选用心腹出任高级长官,这样就渐渐控制了整个朝局,直到时机成熟以武周正式取代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