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患疽而死的人物有哪些?疽是一种怎样的病症?
很多人都不了解“疽”,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古代的人大都不长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发达。无论是看古代小说比如《红楼梦》,还是古装剧比如《甄嬛传》,里面不乏各种贵人、 *** 因得风寒或者肺痨等疾病去世,但这些在古代的大夫看来束手无策的疾病,放在现代也没那么可怕。今天笔者想解读的疾病来自古语“疽发背而亡”。
“疽发背而亡”
“疽发背而亡”的意思就是得了疽病,民间常称“搭背”,不治身亡,“疽搭背”可视作这种病的名字。那“疽”是一种怎样的病症呢?到底有多么难医治?
“疽”在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指气血为毒邪所阻滞,而发于肌肉筋骨间的疮肿,这些脓疮深而重。站在现在的角度看这种病症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他们没有科学技术去研制抗生素类的药,所以患疽是很难医治的。
现中医讲疽分为有头疽和无头疽,史料是在宋朝之后才有“有头疽”的记载。
有头疽生长于肌肤间,以局部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脓头,红肿热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亦相继增多,溃烂后状如莲蓬蜂窝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无头疽是多种发生在骨骼与关节间的化脓性疾病的统称,它们漫肿色白,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并能形成瘘管。
想必在听完这些描述后,读者脑海中已浮现出画面了,总的来说是奇丑无比,严重的还会让人看了心理不适。这种病难治是难治,但也不是没有法子,古有医方内治和外治两种调理 *** ,但在古代患上这种病可怕的不一定是疾病本身,而是它被赋予的深层次含义。
“疽发背而亡”与中国传统
在笔者描述了“疽”发病的症状后,想必读者现在脑海中还依稀尚存画面。正是因为这种并发症过于恐怖,所以古时人们便认为有人患此病,一定是在接受上天的惩罚,即所谓的“遭天谴”。这一含义遵守了儒家理学的天道观念。
“疽发背而亡”这五个字也不是随便使用的,若有人在死后被冠上这五个字,说明他在生前大概也不是一个好人,或者说不是一个受欢迎、受尊重的人。中国传统文化信奉“死者为大”,人们对死去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比在生前宽容些。
假如某个人因患此病而亡,并非臭名昭著之徒,也非行止恶劣之辈,死就死了,不会特别指出此人是“疽发背而死”的。但如果有人最后死于“疽”,还将“疽”的所患部位,说得具体又明确,“发”于“背”这种死,在人们眼中是不同于一般的死于非命,比较可耻,暗指遭到了报应。所以最后患上“疽”而死的人,在生命结束之际都是非常凄凉的,大家都不愿意搭理生前作恶多端的人。在这层含义上,又由引申出“诅咒”之意。
除了上面提及的“遭受天谴”之意,“疽发背而亡”还有着其它意蕴。“疽”在古代发病率极高,很多著名人物都死于疽,所以它也表达出人们的忧患意识,“疽发背而亡”至明清之际成为遗民的一种隐晦死法,含蓄地表达了历史人物的情感,流露出史家的褒贬倾向,并渲染出浓厚的悲剧意蕴。
在叙事类文学中,叙述生死乃是大事,执笔者在历史人物去世后写悼文多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其的评价,古代因病去世是司空见惯的,但为了叙事的简洁性,具体死因是不会交代的,但是文献记载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出现众多“疽发背而亡”的记载这种记载始于《史记》,众所周知范增就是患疽而死亡的。自此之后 ,史书提到人物之死时频繁出现这一病因,几乎代代有之。那历史上究竟有哪些人物是患疽而去世的呢?
患“疽”而死的历史人物
《史记》记载到: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后人猜测范增在被项羽怀疑后心气拂郁于内,积不得解,最终患疽,不得治而亡。
明朝开国之一功臣徐达也是得此病去世的,《明史》记载:十七年,太阴犯上将,帝心恶之。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历史上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在政治上备受打击,心情郁结,开元二十六年夏,孟浩然患背疽,卧于襄阳,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除去这些,仅仅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为例,有张守琏、李洧、朱穆、盖勋、刘焉、刘表薛存庆、曹休、阎宝、龙敏、和凝、韩令坤、张澹、卞衮、明镐、刘羲叟、张嵘、周克明等等。或许他们不为你我熟知,但的的确确是患疽背而亡。
写在最后
古代人多患疽的原因除了医疗技术水平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卫生问题。在古代,无论是在住宿方面还是在饮食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卫生隐患,这也是古人常患病寿命不长的原因。
“疽发背而亡”从最初的一种疾病引申出如此丰富的含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这也最终导致执笔者在叙事时多用“疽发背而亡”,从而留下如此多的相关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