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为什么要将溥仪赶出皇宫?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冯玉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影片《末代皇帝》,讲尽了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从出生到老死,从皇帝到平民,他的一生,起伏跌宕,总是让后人无限好奇。
而在他的一生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便是被冯玉祥赶出故宫一事,这件事情让溥仪的未来拐向了另一个方向,同时也让社会上多了一项争论——冯玉祥将溥仪赶出故宫,是对还是错?
事件实况
那是1924年的冬日,末代皇帝溥仪与宫内众人正玩着游戏,来消磨这百无聊赖的宫城时光。这时候,宫内却突然闯进一大批带着枪支弹药的兵士。
这些兵士都威风凛凛,趾高气昂,他们的到来,打破了这偌大宫城的平静,也让溥仪的侍从妻妾们忧心无比。
而这一队兵士的带队首领便是鹿钟鳞,历史上有名的“倒戈将军”冯玉祥的手下。冯玉祥此次将鹿钟鳞派来,可不是要来“朝见”这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与之相反,鹿钟鳞的任务,是要将溥仪赶出故宫去。
带着配备武器的士兵,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平和友善的拜访。当溥仪在屋子里接收到侍从传来的消息时,他便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也如他所料,鹿钟鳞通知宫内众人,说如果在二十分钟内还不搬走,那么他便会立刻采取暴力手段。
溥仪身边的人,都被这样的阵仗吓到了,溥仪的岳父荣源,被吓得跑入御花园躲起来,不敢再出现,而前来传话的侍从,也是战战兢兢,哆哆嗦嗦,脸色难看。
于是,溥仪只得答应了鹿钟鳞的要求,带着自己的侍从妻妾等人一同离开故宫,回到他的父亲那里去。
而在溥仪已经被赶出故宫之后,还曾与鹿钟鳞有过这样的对话。
鹿钟鳞说:“溥仪先生,您今后是还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
溥仪回答:“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
溥仪或许是在当时被胁迫的情况下早已懂得了韬光养晦的道理,又或是他真的感到了这皇帝头衔的无趣,他还对那一众士兵说道:“我本来早就不想要那个优待条件,这回把它废止了,正合我的意思,所以我完全赞成你们的话。当皇帝并不自由,现在我可得到自由了。”
这样的言语让兵士们都刮目相看,而溥仪出宫一事,也变成了铁板定钉的一件事。
而后,便是清室善后委员会接手故宫,再后来,便是故宫博物院的成立。
激烈的争论
冯玉祥派出鹿钟鳞,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以暴力胁迫,用权力威逼,他用的手段完全说不得光彩。
这样的不光彩的手段,难免会招来时人的批评,而胡适,便是当时最出众的一个。
当听说溥仪被赶出故宫,胡适灵敏地感知到了这件事当中的不平之处,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他立刻致信给外交总长王正廷。
信中,他首先表明了自己并不赞成民国仍旧保留帝号,但接着,他便表达了自己对于 *** 的 *** 。他认为,清室的优待条款,本就是当初辛亥革命签订条约上的约定,而此时溥仪一行人为弱势,冯玉祥他一个军阀,让士兵用暴力的手段逼迫溥仪出宫,实在是一件恃强凌弱,令人不齿的行为。
之后,胡适还提出了几条自己觉得可行的解决办法,一同寄去。
这封带有一点为清室辩护的信,被刊登在了第二天的晨报之上,这一刊登,可就不得了了。人们本来都觉得将溥仪驱逐出宫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可现在,这样的意见,直叫人不能接受。
于是,便又有了很多人前来反驳他的观点。比如说,我们鲁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
他觉得,胡适或是受了太多西方人的影响,而这些西方人又是不怎么了解当时中国的国情的。即便将溥仪赶出故宫一事从某些方面看多有不仁义,但以中国这多年封建历史的情况来说,这件事又是自然且正当的。
周作人将自己的观点写成信给胡适,而胡适依旧坚持自己的意见。
除开周作人,反对胡适观点的,还有李书华和李书同,他们俩曾在法国留学。他们对于胡适的观点感到难以置信,只觉得作为一个新文化的领袖,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简直让他们觉得胡适的根本思想都不正确了。他们只觉得,在民主共和的中华民国,本就不该有所谓皇帝的存在。现在溥仪被赶出故宫,简直是一件大快人心,推动民主化进程的大好事。
而针对胡适暴力行径为人不齿这一观点,他们也给出了自己的驳论。
总体来说,双方的争论,都不赞成皇室帝号,但无论是谁的观点,也都有他们自己的理解与论据。
总结
冯玉祥将溥仪赶出故宫,这件事情究竟是对是错呢?
笔者的想法是,对。
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正误的判断,或许更应该从它所带来的结果与影响来看。溥仪出了故宫,故宫便成为了这宝贵的历史博物馆;溥仪也有一个自己的去处,他的未来也如他所说,有了更多自由,不至于被锁在一方狭小天地,浑噩度日;而冯玉祥,他驱逐溥仪,想要在故宫得到的东西也能得到;最后,对于整个中国,驱逐溥仪,一定意义上让中国完完全全没有皇帝一称,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对于此四方面,都还挺好。
只是,暴力胁迫、肆意更改契约的手段,确实不为人所提倡便是了。